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高职院校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探讨 下载:143 浏览:1594
摘要:
生物化学作为医学的一门最基本学科,然而课程内容抽象难懂,概念多,内容多,代谢途径错综复杂。因此,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让这门课不再沉闷,怎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文章通过对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生物化学的研究,指出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应采用各种方法,提高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效率,以促进生物化学的发展。
护理伦理与法律法规课程中思政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下载:63 浏览:859
摘要:
通过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结合课程内容进行讲解和传授,同时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网络教育资源以及教师资源的开发,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政素质和法律素养。本文分析了思政教育资源的重要性,包括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课程思政教育的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以及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素养等方面。最后,本文提出了建议和对策,以进一步推动思政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肢骨折肢体肿胀的原因分析及中医护理效果观察 下载:128 浏览:1389
摘要:
目的:对四肢骨折肢体肿胀的原因和中医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研究对象50例,均为我院2019年5月到2020年5月之间收治的四肢骨折肢体肿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分析患者发生四肢骨折肢体肿胀的原因并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2%,观察组的护理意度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四肢骨折肿胀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四肢骨折肿胀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中医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理想,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和借鉴价值。
大学生家政服务与管理课程与美育的结合研究 下载:254 浏览:3636
摘要:
本文探讨了在大学生家政服务与管理课程中引入美育的必要性及其实现方式。通过构建“一线-两段-三机构”的教学模式,将家政课程中融入岭南与侨乡的文化基因与传统审美,推动学生在知识、能力、价值观方面的全面提升。研究表明,美育的引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还增强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满足了现代社会对高质量家政服务的需求,并有助于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临床护理综合实训》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思考 下载:136 浏览:1324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护士的个人道德素质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的道德素养直接影响医院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学校应该加强临床护理过程中学生的思素质,加强学生的思政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职业习惯以及职业精神,对学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不仅能够提升护理教育质量,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临床需要。本文就现阶段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思政对《临床护理综合实训》课程的重要性以及《临床护理综合实训》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思考等方面内容进行阐述,希望提供给读者有价值的信息。
无隙衔接助产护理对初产妇自我效能及满意度的影响 下载:96 浏览:875
摘要:
简要评估无隙衔接助产护理是否符合初产妇护理要求。方法:在某一时间段(2023年09月-2024年09月)对本院109例初产妇予以确定,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4,常规助产护理)和观察组(n=55,无隙衔接助产护理),从自我效能、满意度2个方面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自我效能评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初产妇中应用无缝衔接助产护理,效果显著,利于增强初产妇的自我效能,其对护理工作认可度高,可推广。
多元化护理对妊娠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的影响 下载:94 浏览:909
摘要:
探讨多元化护理对妊娠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是否有效。方法:本次实验的时间轴线为2023年08月-2024年08月,于该时间段内对到本院就诊的105例妊娠糖尿病孕妇的病例信息予以确定,采用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n=52,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53,多元化护理),从血糖控制、低血糖情况方面比较。结果:经护理,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值均更低;观察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符合妊娠糖尿病孕妇诉求,利于血糖控制,还能够预防低血糖,可推广。
中医适宜技术对混合痔术后患者护理满意度研究 下载:219 浏览:886
摘要:
目的:分析中医适宜技术对混合痔术后患者护理满意度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9月在我院进行混合痔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组,分为对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技术(中药熏蒸)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护理后不同时间点NRS疼痛评分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的护理后不同时间点NRS疼痛评分相比,研究组NRS疼痛评分明显下降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满意程度(P<0.05)。结论:通过中医适宜技术对混合痔患者的术后疼痛进行护理,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程度,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降低水肿、肛门胀痛,加快伤口愈合,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基于课赛融合的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下载:25 浏览:850
摘要: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学生的重要核心课程,对学生的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起着关键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灌输,缺乏互动和实践环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因此,教师采用课赛融合的方式,将课堂教学与竞赛活动相结合,通过引入竞赛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本文就基于课赛融合的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改革展开研究和讨论,以期促进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综合设计性实验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356 浏览:3354
摘要:
研究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意义。方法:选择2016级及2017级学生,共计482名,观察组为2016级学生,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综合设计性实验,对照组为2017级学生,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应用传统实验教学。结果: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明显改善了操作考核成绩、期末考核成绩、教学效果,P<0.05。结论: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综合设计性实验,效果理想。
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53 浏览:742
摘要:
探讨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新生儿科入院的66例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33例)采用股静脉穿刺进行采血,试验组(33例)采用外周动脉采血,观察两种采血方式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新生儿穿刺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且穿刺后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两组研究对象数据间差异有显著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实施外周动脉采血,可以更好地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新生儿穿刺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缓解穿刺对新生儿造成的疼痛。
新生儿科护理采取优质护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下载:53 浏览:834
摘要:
目的探究新生儿科护理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04-2023.12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护理单元收治新生儿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划分组别;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情况、新生儿科护理质量分数、家长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时间、患儿病症有效缓解耗时、患儿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环境质量、护理操作、专业性、衣着整齐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长认知满意度、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P<0.05)。结论在新生儿科护理工作中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理想;显著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新生儿科护理质量;加速患儿康复。
PDCA循环对新生儿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49 浏览:753
摘要:
目的研究新生儿科护理工作质量管理方法,分析PDCA模式在此过程中应用,为今后的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性意见。方法 选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患儿88例。以数学随机列表法,将其分成两个组别。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者为对照组(44例);实施PDCA循环模式护理管理者为观察组(44例)。对两组护理效果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新生儿护理后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家长对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加理想(P<0.05)。结论 新生儿科护理工作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可帮助新生儿营养状态,减少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使家长满意度提高。
新生儿手术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的研究 下载:46 浏览:755
摘要:
探析护理标识用于新生儿手术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于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纳入需要手术的新生儿70例,平均分为2组,每组各35例。比较常规护理、基于护理标识的手术室风险护理实施后,患儿的护理结局。结果:实验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短(P<0.05);实验组家长评价新生儿的住院环境与护理专业技能评分较高(P<0.05)。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压力评分相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5);实验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手术期间,采用基于护理标识的风险管理,能有效缩短新生儿的手术与住院时间,提高家长对新生儿的护理专业性和住院环境的满意度,降低护理人员的护理压力,为新生儿能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