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浅谈电视新闻直播与新媒体的融合 下载:74 浏览:376

刘琦 《新闻传播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人们对新闻事件更加关注。融媒体加速了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地方电视台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主要研究融媒体时代地方电视台在新闻事件发生时进行直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的主要措施,为地方电视台开展新闻事件直播提供一些参考。

练好“四力”是年轻记者的紧要事 下载:70 浏览:374

陈虹 《新闻传播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年轻记者是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年轻记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宣传思想工作的效果。文中结合实际情况,从"四力"出发,对年轻记者综合素质的提升提出了几点建议。

让主旋律报道释放更强正能量——以采访2018感动中国人物马旭为例 下载:74 浏览:385

柳春迪 《新闻传播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如今,主旋律报道已经成为电视等主流媒体报道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如何做好主旋律报道,是如今各级主流媒体面临的第一大课题。传统的主旋律报道形式单一,叙述平淡,缺乏情感共鸣,很难获得观众的认可。让主旋律报道更有看点,更具备传播效果,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新闻事件演变中应如何应用好文本可视化方法 下载:74 浏览:397

张洪 《新闻传播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新闻事业呈现出创新发展的轨道,文本可视化作为一种新闻模式,已经广泛应用于新闻领域,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有一些新闻工作者对此缺乏足够认识,有必要对新闻事件演变中如何更好地应用文本可视化方法进行研究。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分析文本可视化在新闻事件演变中的应用价值基础上,重点就如何更有效、更科学、更系统的应用文本可视化方法提出对策。

新闻事件演变中应如何应用好文本可视化方法 下载:68 浏览:394

张洪 《新闻传播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新闻事业呈现出创新发展的轨道,文本可视化作为一种新闻模式,已经广泛应用于新闻领域,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有一些新闻工作者对此缺乏足够认识,有必要对新闻事件演变中如何更好地应用文本可视化方法进行研究。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分析文本可视化在新闻事件演变中的应用价值基础上,重点就如何更有效、更科学、更系统的应用文本可视化方法提出对策。

电视纪录片的叙事方法探析 下载:72 浏览:405

申江伟 《新闻传播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叙事结构和叙事特点决定着一部纪录片的主题表达、节奏和整体风格。近年来,影视作品和纪录片的叙事手法推陈出新,呈现千变万化之势。但是作为纪录片创作从业者,基本的叙事法和进阶叙事法,需要熟稔于胸。由简入繁、从易到难,在不断的对比、总结、实践中,才能逐渐找到令世人惊艳的叙事法门。

基于离散仿真的钢结构工程施工碳排放计量研究 下载:26 浏览:227

付菲菲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2期

摘要:
施工过程碳排放是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施工碳排放的优化控制可带来较大的减排效应。通过对施工过程的动态碳排放特性分析,构建了基于离散事件仿真的施工碳排放计量模型和方法,选用某展馆钢结构桁架拼吊装工程进行实例分析,设计了3种施工方案情景,共36种机械配置方案,分别进行离散仿真模拟,从碳排放、成本、进度3个目标分别进行了统计和情景对比分析,实现了施工碳排放的准确测评以及低碳约束下施工方案的优选,是对传统碳排放计量方法的补充和完善。

建设项目大中型事故管理:从致因理论到阶段性模型的转变 下载:76 浏览:467

严小丽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2期

摘要:
研究了建设项目大中型事故模型从致因理论到阶段性模型的转变。首先分析建设项目大中型事故基于"过程性"的特点,进而在综述现有事故致因理论和阶段性模型的基础上,探讨建设项目大中型事故管理从致因理论向阶段性模型转变的必然性,巩固已建立的建设项目大中型事故阶段性模型,并对阶段性模型在大中型事故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阶段性模型可以有效解决建设项目大中型事故的实时控制问题,从致因理论向阶段性模型的转变是加强事故进程管理的必然要求。

媒体视角下的美国种族现状——基于2016年下半年以来的典型事件 下载:77 浏览:378

谢晓霞 《新闻传播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本文以作者2016年下半年在美访学期间,以媒体同步了解的典型事件为例,包括密西西比州"婴儿热死车上"、夏洛特市黑人父亲被警察误杀引发骚乱、佐治亚州华裔妇女枪击非裔歹徒及费城等地华裔大游行等事件,分析在后种族、全媒体时代,美国种族问题的呈现方式及原因:新媒体的加入使拟态环境有所不同;肤色不同并非都事关政治,可能只是个人危机公关;在白人主导的社会,少数族裔之间的矛盾不可忽视。

《战狼2》主旋律叙事的艺术创新与审美表现 下载:69 浏览:387

叶燕琪 《新闻传播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电影的主旋律叙事指的是文本内容依附于社会主流价值体系,通过迎合和引导受众的价值观来构筑起"想象的共同体",目的是温婉地实现意识形态的艺术表达。《战狼2》作为国产军事题材影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所采用的叙事倾向就是坚持主旋律叙事。这使它在现时的语境中能够激励起受众的民族情绪与家国意识,赢得意识形态话语的支持,获得独特的传播路径。主旋律叙事作为《战狼2》典型的艺术特征,也为它收获了独特的艺术创新和审美表现,具体表现为将个人英雄主义涌向了集体主义而区别于美国式纯粹的个人英雄主义,和实现受众对电影文本外在力量审美特性的直观感知。

“黄帝四面”及其故事变异 下载:25 浏览:297

吴晓东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黄帝四面"是一个失去了背后故事的俗语。古人靠观测太阳制定历法,并认为太阳在二分二至这四个节点的时候正好处于东、南、西、北四极,黄帝的原型是太阳,太阳这一运行规律便被称为黄帝四面。这里的"面"不是名词"脸面",而是动词"莅临",即黄帝莅临四极。黄帝四面还以舜巡四岳、舜征四凶、尧治天下以及羲与和驻守四极等其他的故事呈现。

傣族神话叙事与佛教艺术——以佛寺经画与剪纸为例 下载:29 浏览:300

屈永仙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傣族佛寺内有许多经画,主题有佛祖史记、佛经故事、民间神话故事、民众生产生活景象等等;也有各种剪纸、佛幡,是民众礼佛活动中的赕品,是功德善举的方式。无论是经画还是剪纸、佛幡,它们都是南传佛教的符号,是以视觉形象阐释神话叙事的载体。傣族佛寺艺术的创作者来自普通百姓,作品记录了民众的生产生活和传统习俗,蕴藏着本土文化和信仰。这些佛教艺术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如教化普罗大众、美化环境、传播大众审美以及传承多元文化等等。

办好机关企事业内刊的几点思考——以温州市委组织部《温州党建》为例 下载:68 浏览:353

高胡阳 《新闻传播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内刊是一个领域或者一个行业的内部刊物,既有综合类刊物的基本特点,如连续性、规范性等,又具有专业性。从专业性的延伸来看,尤其是机关刊物,不仅涉及到专业内容,也涉及到稿件来源、发行渠道、审核把关等环节。笔者以中共温州市委组织部《温州党建》刊物为例,简单谈一谈办机关企事业内刊时遇到的困难以及化解办法。

论时事新闻的著作权保护问题 下载:66 浏览:396

王悦莹 《新闻传播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在媒体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时事新闻需要更加有效的法律保护。目前,我国《著作权法》中对时事新闻的定义以及相关规定仍较为模糊,导致在实际运用时出现诸多争议,因而许多媒体得以将此作为屏障,进行剽窃、抄袭、非法转载等侵权行为,严重扰乱新闻的传播秩序。因此,对属于"单纯事实消息"的新闻报道与具有"独创性"的新闻作品进行区分以及有关时事新闻的合理使用制度具体如何适用,是当前我国《著作权法》针对于新闻保护所面临的核心问题。

在世界语境中讲好中国故事——以敦煌题材的舞蹈创作为例 下载:30 浏览:303

慕羽1,2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敦煌题材的舞剧不胜枚举,但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部以此为题材创作的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40年来一直受到文化界的整体关注,此种现象并不多见。敦煌题材的舞蹈创作如何能在世界语境中讲好中国故事呢?敦煌好故事,既是"千年生命"的敦煌文化故事,也有当今敦煌"供养人"的故事。"讲好敦煌故事"并非指狭义的"情节叙事",而是广义的"文化叙事",涉及话语技巧和叙述行为,体现在舞蹈创作上,则可以涵盖"重建"并探索敦煌乐舞的剧场形态,创作叙事性民族舞剧,以及进行当代审美的舞蹈剧场或跨界总体艺术尝试等。

情节叙事方式在博物馆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下载:87 浏览:432

唐正严 《中国设计》 2018年3期

摘要:
国内博物馆的快速发展常常会导致博物馆的千篇一律现象较为严重,并且在对于感性与理性的把握上常常失衡,情节叙事的方式在博物馆空间中的运用能够解决这一现象的发生,本文用情节叙事的具体方法及其基本要素剖析如何在博物馆空间中的实际运用,如何能够更好地设计博物馆的空间。

视觉叙事:舞台美术的叙事系统构建 下载:295 浏览:308

狄野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舞台美术是戏剧等演出的重要叙事元素,其独有的多类型、多层次的设计形式与语义结构构成了演出叙事文本与艺术话语的丰富性和延展性。舞台美术叙事过程是以"创作者、媒介、作品和观众"的四个核心要素构建起来的立体传播系统。这一系统模式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舞台美术叙事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纪实性电视专题节目叙事策略研究 下载:70 浏览:389

李雪 《新闻传播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在逐渐完善的传媒市场之中,电视节目属于重要的竞争主体,虽然会受到很多新媒体的挤压,但是电视节目仍旧保有其发展优势。借助电视节目,可以运用图像与声音,更好地对媒体信息进行传递。电视节目的种类比较多,其中纪实类的电视节目在节目体系中占有较大比重。一般纪实性的新闻节目会以专题的形式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但是纪实类的电视节目存活的难度较高,主要是因为这类节目受到内容的限制,很难将趣味性进行展现,还会具有一定的严肃性,但可以从叙事策略方面对这类节目进行改进。

叙事逻辑与行为动机——新世纪印度反腐败电影的美学分析 下载:65 浏览:409

杜忠锋 王文武 《中国艺术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印度电影具有强烈的反映社会现实的特点。印度反腐题材影片经历了从"暴露腐败现象"到"严厉打击腐败行为"的过程。印度电影中腐败主体和方式层出不穷,同时,反腐败主体的打击行为和力度也越来越大。印度反腐电影的叙事逻辑依循布雷蒙的叙事理论,其反腐主体的动机充分体现出印度的国家意识形态。

后疫情时代城市分级诊疗体系:改革方向与治理策略 下载:29 浏览:214

张录法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0年12期

摘要:
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事关医改的成败,虽经多年的改革仍存在很多的突出问题,其严重性和紧迫性在新冠疫情下更加彰显。本文首先分析了分级诊疗体系的价值基础,阐释了理想分级诊疗体系的运作模式,进而阐释了分级诊疗体系中涉及的主体及其核心利益诉求;然后,基于利益相关者框架分析了当前分级诊疗体系主要问题的形成机理;探究了新冠疫情对分级诊疗体系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从短期和中长期两个阶段,从不同利益主体视角提出了后疫情时代分级诊疗切实奏效的综合策略。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