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中医理论分析黄芪片、保妇康栓在治疗HPV感染中的作用 下载:54 浏览:680

贺梅 王琪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期

摘要:
HPV(Human papilloma virus)感染普遍存在于全球范围内,根据癌变程度危险程度的不同,分高危型与低危型,感染后常见临床症状为房事出血、白带量多、阴道不规则流血,经规范化抗病毒等治疗后一部分人群可转阴,但仍有复发及重复感染的可能,给患者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对于HPV的预防与规范化治疗极其重要。本文将从中医方面分析中成药黄芪片、保妇康栓联合人干扰素a-2b在治疗HPV病毒感染中发挥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 下载:54 浏览:713

韦郑凯 兰昊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期

摘要: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100例。采用标准化数值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临床相关指标(PaCO2、Raw、体征缓解时间、治疗时间、呼吸频率、Gaw、PCT、PaO2、CRP)。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临床相关指标改善(P<0.05),治疗效果高(P<0.05),不良反应没有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

动态增强MRI与CT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下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下载:51 浏览:666

刘咏梅 梁景红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期

摘要:
分析在诊断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下原发性肝癌时,应用动态增强MRI与动态增强CT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39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了动态增强MRI检查和动态增强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病灶包膜边缘强化表现、影像学表现及大小肝癌病灶检测出率。结果:(1)本次研究中的39例患者共检出52个病灶,其中有16例为小肝癌,检出19个病灶,23例为大肝癌,检出33个病灶。(2)动态增强MRI检查显示病灶包膜完整环状强化率高于动态增强CT检查(P<0.05);两种检查方式显著病灶包膜无明显变化和不完全环状强化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3)动态增强MRI检查动脉期高信号率高于动态增强CT检查(P<0.05),两种检查方式门脉期和延迟期影像学表现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4)动态增强MRI对小肝癌病灶的检出率高于动态增强CT(P<0.05),两种检查方式对大肝癌病灶的检出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比较而言,动态增强MRI诊断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下原发性肝癌的价值优于动态增强CT,尤其在诊断小肝癌方面更具优势。

不同治疗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麻痹的治疗效果对比 下载:50 浏览:676

鲁振环 张涛 赖家骏 李定云 梁志平 朱晓峰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期

摘要:
观察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麻痹的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将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我科手术后肠麻痹患者随机分为4组,4组分别为:胃复安治疗组、芒硝治疗组、中药热奄包治疗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20例,共80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观察4组患者肠功能恢复情况(首次出现肠鸣音时间、肠鸣音频次、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胃复安治疗组、芒硝治疗组、中药热奄包治疗组治疗后的首次出现肠鸣音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空白对照组,肠鸣音频次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炎性因子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胃动素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高龄患者或合并腹膜炎的患者,相比之下中药热奄包治疗组疗效更好,首次出现肠鸣音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更短,肠鸣音频次更高。结论:胃复安治疗、芒硝治疗、中药热奄包治疗均可以有效改善腹部手术术后肠麻痹患者症状,促进胃肠胃功能恢复。针对高龄患者或合并腹膜炎的患者,相比之下中药热奄包治疗组疗效更好,临床使用时可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合并室性早搏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55 浏览:680

汪海燕1 王健宇2 孟凡鹏2 赵鹏2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期

摘要:
探讨联合使用胺碘酮和美托洛尔对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合并室性早搏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与单独使用胺碘酮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HFrEF合并室性早搏患者患者9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46)与对照组(n=46)。实验组患者每日给予胺碘酮,初始剂量400-600mg/d,1周后减量至200mg/d维持,维持时间≤8周。同时联合使用美托洛尔,初始剂量25mg/d,1周后增量至50mg/d长期维持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胺碘酮,剂量及方法同实验组。随访2个月,入组后第2周、5周、8周常规行Holter复查,第8周复查心脏彩超,化验肝功能、甲状腺功能。结果:实验组室性早搏治疗有效率在第2周(69.6% vs 56.5%,P<0.05)、第5周(71.1% vs 52.3%,P<0.05)、第8周(79.1% vs 58.1%,P<0.05)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心动过缓病例,肝功能不全例数、甲功异常例数、LVEF、左室舒末期内径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HFrEF合并室性早搏患者,联合应用胺碘酮和美托洛尔较胺碘酮单药治疗,短期内控制室性早搏疗效更佳,且并未增加潜在风险。

PCR荧光探针法联合DNA微阵列芯片法检测在肺结核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下载:49 浏览:681

杜彦霖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期

摘要:
探究PCR荧光探针法联合DNA微阵列芯片法检测在肺结核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肺结核患者为观察组,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痰涂片抗酸染色、血清结核抗体及PCR荧光探针法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再采用DNA微阵列芯片法将PCR荧光探针法检出结核分枝杆菌的痰液进行结核耐药性检测,比较三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PCR荧光探针法诊断肺结核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准确度高于涂片抗酸染色、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DNA微阵列芯片法检出利福平敏感18例,耐药6例;异烟肼敏感22例,耐药7例;双重耐药3例。结论:PCR荧光探针法联合DNA微阵列芯片法在检测肺结核时能够提高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率,且检测速度快速,为肺结核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荧光RT-PCR方法对乙型流感病毒爆发的诊断价值研究 下载:42 浏览:671

邵小燕 李继轩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0期

摘要:
荧光RT-PCR技术应用于乙型流感患者快速诊断中的效果,分析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将实验时间段设置在2023年9月至2023年12月,在该时段将我院中疑似乙型流感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实验对象,本次研究共计录入患者192名。研究人员针对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获取后,分别采用革兰染色镜检、抗原检测以及PCR检测研究人员针对三种方式的检出准确度以及诊断时间进行记录,分析三种诊断方式的差异。结果在研究结果中显示相较于其他两种诊断方式来说,PCR的检验时间明显更短,三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RT-PCR技术在乙型流感的快速诊断中显示出显著的优势,尤其是在检验时间上,相比于传统的革兰染色镜检和抗原检测方法,其速度更快,能够在短时间内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这一特点对于流感病毒爆发期间的快速响应和疾病管理尤为重要。虽然三种诊断方法在准确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但荧光RT-PCR在时间效率上的优势使其成为一种更适合应对公共卫生紧急情况的诊断工具。因此,建议在乙型流感疫情期间,优先考虑使用荧光RT-PCR技术,以加快病例识别和隔离措施的实施,从而有效控制疾病传播。

人工智能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探讨 下载:298 浏览:3869

陆凯 《人工智能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人工智能其实没有特别详细的定义,但从其本质上来讲就是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依托,进行深入的系统编程,并进一步研发出可以参与到人们生产生活中的机器,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们生产生活的负担。随着社会的更迭,电气自动化所涉及到的范围越来越广,事实上,因为智能技术深层次的进步,有许多的工作内容不适合人们再去干预,而人工智能技术的方便性、可靠性、智能性等诸多显著特点在实际环境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