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对其视力情况、眼底血管造影积分影响分析 下载:118 浏览:1202

徐瑜玲 《中国眼科杂志》 2023年2期

摘要:
目的 探究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患者视力情况、眼底血管造影积分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2月-2019年5月10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以简单随机化法分组,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激光光凝治疗,分析2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8.00%,P<0.05;2组治疗后的视力水平均高于治疗前,眼底血管造影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眼底血管造影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接受激光光凝治疗,可较好促进其视力水平的提高,改善其眼底血管造影积分,意义重大。

眼底激光+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及并发症率研究 下载:142 浏览:1438

徐瑜玲 《中国眼科杂志》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研究眼底激光+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及并发症率。方法:本次纳入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6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实施眼底激光治疗,观察组34例实施眼底激光+羟苯磺酸钙治疗。将两组的视力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最佳矫正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眼底激光+羟苯磺酸钙治疗的效果良好且安全性高,有助于视力水平的提高。

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200 浏览:2922

​羊暑艳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目的:观察糖尿病并发症患者产生的周围神经病变通过硫辛酸与依帕司他联合使用的效果。方法:随机入选我院收治于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开始/结束)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采用依帕司他治疗干预为前者、采用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干预为后者,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传导速度对比,观察组对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中,予以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效果明确,可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作者神经传导速度,值得推广。

超广角眼底成像检查在周边视网膜病变临床应用 下载:196 浏览:1987

何玉霞 《中国眼科杂志》 2022年11期

摘要:
目的:评价超广角眼底成像检查在周边视网膜病变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从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这100名患者先接受散瞳后直接(间接)眼底镜检查,一周后再接受超广角眼底成像检查。记录两次检查结果以及检查所用时间,使用kappa检验方法检查两组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通过超广角眼底成像检查发现周边视网膜格子样变性改变患者60例,视网膜裂孔病变30例,视网膜周边血管病变4例,视网膜脱离6例,检出率100%;通过散瞳后直接(间接)眼底镜检查发现周边视网膜格子样变性改变患者58例,视网膜裂孔病变30例,视网膜周边血管病变4例,视网膜脱离6例,检出率98%。两种检查结果对周边视网膜病变的检出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值0.8~1.0)。结论:超广角眼底成像检查在检查周边视网膜病变中有着耗时短、病人配合程度高的优点,具有广阔的临床使用前景。

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下载:199 浏览:2015

王蓄杨 许卓珺(通讯作者) 《中国眼科杂志》 2022年10期

摘要: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每组的样本容量均为50例。对照组施行单纯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研究组施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视力恢复状况、脱离视网膜复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视力恢复状况、脱离视网膜复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而言,均有所改善,且数据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视力,促进脱离视网膜复位,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存在着较大的临床推广以及应用价值。

中药熏洗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护理干预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下载:285 浏览:2988

黄彬彬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其能够对患者的自主神经、运动神经以及感觉神经产生累及,其中感觉神经症状比较常见,患者会出现四肢发凉以及疼痛等症状表现,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能够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关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尚没有完全清楚,被广大学者所广泛接受有代谢学说、血管学说以及多元论等。在中医视角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痿症”、“痹症”等范畴,糖尿病导致机体消渴日久,在血行瘀滞、气血亏虚、脉络瘀滞的情况下,导致患者在感觉异常并且肢体麻木,并且产生疼痛不适的感觉。现代医学只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采取口服药物治疗,虽然能够发挥出一点效果,但药物不仅会让患者治疗负担增加,同时也容易造成患者肾和肝的损害。而中医认为,通络止痛以及活血化瘀是缓解患者症状的关键。中药熏洗疗法是指在药物煎成汤后,通过外用形式将药物趁热在患者皮肤以及患部进行浸浴以及熏蒸淋洗,中药熏洗是中医重要传统疗法,药液能够通过热力对毛细血管进行扩张,促进淋巴液和血液的回流,让机体新陈代谢得到改善。同时通过药液直接浸泡,能够产生直接治疗作用,让药物疗效得到完整保留。此次研究对中药熏洗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为例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辅助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进展型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 下载:280 浏览:2828

刘鑫 《中国眼科杂志》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辅助玻璃体切除术对进展型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开展治疗,分析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6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进展型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并需要开展对症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进行随机分组,对60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则为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辅助玻璃体切除术,分析应用成果。结果:从治疗上看,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水平明显改善,在治疗后第六周为(142.63±31.05)pg/ml,对照组为(158.55±29.36)pg/ml,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视力状况调查上,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结论:采用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辅助玻璃体切除术能够更好地为患者的病情提供改善治疗,有助于视力提升,降低眼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可以推广应用。

施图伦滴眼液联合微热量超短波治疗早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研究 下载:263 浏览:2663

刘芬兰 《中国眼科杂志》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施图伦滴眼液联合微热量超短波治疗早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8年3月104例早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微热量超短波治疗,观察组采用施图伦滴眼液联合微热量超短波治疗。比较两组早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治疗效果;黄斑区水肿消失时间、中心凹反光恢复时间、渗出吸收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视力水平。结果:观察组早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黄斑区水肿消失时间、中心凹反光恢复时间、渗出吸收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视力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视力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施图伦滴眼液联合微热量超短波治疗早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加速黄斑区水肿消失和渗出吸收,加速中心凹反光恢复,改善视力,值得推广。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眼科护理干预 下载:281 浏览:2837

房智颖 《中国眼科杂志》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眼科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性视网膜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接受治疗的34例糖尿病性视网膜患者为主,收治时间为2018年2月-2019年2月,将其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眼科护理两种干预手段,分别作用于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实施眼科护理的观察组患者视力水平由常规护理组的(0.46±0.11)分上升至(0.89±0.23)分,向两组患者开展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患者共16人表示满意,总体满意度为94.12%,与对照组(70.59%)相比较,组间差值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将眼科护理干预应用于患者的心理、眼部、饮食等方面中,可提高患者的视力水平,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较高,治疗依从性良好,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快速好转,在临床治疗中发挥出了较大的作用。

化痰消瘀汤剂对胃癌前病变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作用分析 下载:277 浏览:3304

赵怀玉 《肿瘤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目的:讨论化痰消瘀汤剂对胃癌前病变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作用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接诊收治的46例胃癌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统计推断法划分为2组,每组患者各23例,组别名称为对照组与治疗组,给予对照组患者的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的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化痰消瘀汤剂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经过治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CA724、CEA、CA199、CA125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胃癌前病变患者化痰消瘀汤剂进行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治疗效果显著,应用价值极大,值得大力推广。

白内障合并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超乳术后的视网膜观察 下载:283 浏览:2857

刘森 《中国眼科杂志》 2021年8期

摘要:
目的 探讨白内障合并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超乳术后视网膜的远期改变。方法 选取2017年01月-2019年05月我院收治的60例白内障合并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乳手术治疗。记录并对比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视网膜病变情况。结果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相较于术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加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患者转为视网膜激光治疗,部分患者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玻璃体注药治疗。结论 白内障合并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超乳术后具有远期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且视网膜病变情况加重,应于术前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预防或术后密切随诊必要时接受视网膜激光或玻璃体抗VEGF注药术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临床特点及相关性探讨 下载:302 浏览:3083

吴洪才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临床特点及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8月进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的患者88例作为对象,利用中医的检查方法判断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使用西医的检查方法观察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结果:在中医观察的结果中发现,出现麻木现象的患者有78例,占比88.6%,出现疼痛现象的患者有65例,占比73.9%,出现疲惫现象的患者有85例,占比96.6%以及出现发凉现象的患者有72例,占比81.8%,总发生率为85.2%。在西医观察的结果中发现,在空腹状态下血糖指数在4.4至 6.1mmol L、餐后2h血糖指数在4.4~至8.0mmol L 8例,占比9.09%。空腹状态下血糖指数在6.1~至7.0mmol L、餐后2h血糖指数在8.0~至10.0mmol L 14例,占比15.9%。控制水平差空腹状态下血糖指数大于 8.0mmol L,餐后2h血糖指数大于10.0mmol L 66例,占比75%。结论: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来说,无论是其临床症状,还是血糖控制情况,都与中西医的检查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值得推广应用。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使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 下载:301 浏览:3099

​丁云丽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 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使用补阳还五汤(BHD)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比对组,每组各47名患者。比对组给予基础治疗配合弥可保片治疗,实验组则给予基础治疗配合BHD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将两组的FBG、2HPG、HbAlc、腓总(MNCV、SNCV)、正中(MNCV、SNCV)水平及疗效进行比对观察。结果 两组指标FBG、2HPG、HbAlc、腓总(MNCV、SNCV)、正中(MNCV、SNCV)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BG、2HPG、HbAlc指标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两组间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腓总(MNCV、SNCV)、正中(MNCV、SNCV)实验组与比对组均较治疗前提高,且实验组较比对组提高显著(P<0.05)。结论 BHD可使受损神经修复,且使得机体血糖水平改善,可有效治疗DPN。

浅谈不同型别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 下载:281 浏览:2923

王席度 马世俊 王瑞瑞 《肿瘤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型别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癌患者和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各70例作为研究对象,为两类患者均实施HPV检测,判断不同类型的HPV感染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感染率。结果:根据研究,宫颈癌患者的HPV感染率明显高于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两组患者的HPV感染率对比差异较大且统计学有意义(P〈0.05),宫颈癌高危型患者的HPV感染率相比低危型患者的HPV感染率更高,因此病情不同程度的宫颈癌的HPV感染率对比具有差异,同时与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HPV感染率对比也有极大的差异,数据对比实施统计学分析后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高危型的HPV感染率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因此临床要加强对宫颈癌患者开展尽早的检查和诊断,提高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机体康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下载:95 浏览:1004

杨莹 杨永晶 《国际护理学》 2024年3期

摘要:
本文从心理,饮食,运动,中药内治,中药外治,以及皮肤护理等方面,阐述了中西医结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护理。对患者进行减重,使血糖和血脂趋于正常,增加周边末梢的血流量,加快神经功能的恢复是十分必要的。

分析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 下载:253 浏览:5267

陈雪乾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接受的72例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实施分组,对照组(n=36)实施的是血液催透析治疗,实验组(n=36)实施的是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两组案例治疗后对具体的数据分析和总结。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是94.4%和72.2%,数据分析后实验组的优势更为明显。实验组的胫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等指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实施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可以促进患者的恢复,改善临床不良症状,有助于恢复患者的感觉神经功能,值得采纳和实施。

中药浴足方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 神经病变100例临床观察 下载:264 浏览:3273

周安平 夏大麟 王建学 陈和金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浴足方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100例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甲钴胺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浴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TCSS)量表评分与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V)与运动传导速度(MNCV)。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TCS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SNCV、MNCV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浴足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分析 下载:286 浏览:3399

袁兴容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时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3-2020.3期间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总计88例,按照入院后的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其神经传导速度,促进恢复,建议应用。

人性化护理方法在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老年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91 浏览:934

卓亚梅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人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人性化护理方案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便利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期间入院治疗的157例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除了常规护理外额外施加人性化护理,干预前后,采用VAS、膝关节功能评定表(Knee Injury and Osteoarthritis Outcome Score,KOOS)、满意度调查表(Satisfaction Survey Questionnaire,SSQ)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VAS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人性化护理,老年病人的膝关节退行性病患者的疼痛、生活质量、满意度得到了较好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术中护理与配合研究 下载:120 浏览:1563

马瑜 毛永飞 《国际护理学》 2023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护理与配合。方法:选取88例在介入治疗中伴有多支血管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4例。结果:观察组介入治疗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传统治疗方式(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P< O.05),介入手术的操作时间及术后的康复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对于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介入治疗和全面护理模式,对其进行护理配合,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