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高等教育法》实施二十周年:成就、问题与改进 下载:49 浏览:510

段斌斌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0年2期

摘要:
《高等教育法》实施二十来,教育事业发展、学生权利保障、内外治理结构与依章办学等法律规定基本得以落地,但省级教育统筹、教师权利保障、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与评估信息公开等条款仍未得到有效实施。总结成就与揭示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落实法律规定。面向未来,要进一步贯彻落实《高等教育法》,应合理配置权责、修法落实并举、细化配套规定、创新监管方式,以理顺高等学校内外治理结构、破解教师权益救济的制度困局、激励举办者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督促评估信息依法公开接受监督。

基于正义 建构共识——对大学生道德教育中道德相对主义的回应 下载:54 浏览:469

洪明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9年2期

摘要:
目前的大学生道德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着道德相对主义思想和观点。道德相对主义对人们现实的道德生活造成了困扰,也对大学道德教育提出了挑战。大学道德教育应该对道德相对主义作出回应,在方法论层面,要引导学生认识具有绝对意义的道德价值原则;在方法层面,要培养大学生以正义为前提的道德判断能力。具体可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引导学生将正义化为道德意义上的"定言命令",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基于正义建构共识性道德规范。

信息时代哲学教育教学创新研究——以“哲学、文化与人生智慧”慕课为例 下载:74 浏览:509

欧阳康1,2,3 赵贝斯特1 张梦3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0年1期

摘要:
"哲学、文化与人生智慧"慕课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平台的技术优势,秉持以哲学思维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强调具有问题意识与对话意识的教学方法,重视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是信息时代哲学教育教学创新的有益尝试。信息时代哲学教育教学创新应吸收新兴科技与教育教学模式的优长,充分遵循哲学学科特征,全面把握哲学教育的功能与使命,自觉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入哲学教育教学过程。

护士长变革型领导力自评量表的研制及信效度检验 下载:11 浏览:413

汪晖 张梦霞 尹世玉 杨纯子 胡凯利 王冰花 2020年2期

摘要:
研制护士长变革型领导力自评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形成量表初稿。对湖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10名护士长进行预测试,采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进行量表条目筛选。对湖北省18所三级甲等医院的922名护士长进行正式测试,采用SPSS和AMOS软件对问卷进行信度分析及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护士长变革型领导力自评量表包含4个维度25个条目,解释了总变异量的61.092%,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40,分半信度系数为0.895;护士长变革型领导力自评量表一阶多因子模型的适配度指标分别为:卡方/自由度为23.251,拟合优度指数为0.919,修正的拟合优度指数为0.902,比较拟合指数为0.910,Tucker-Lewis指标为0.900,近似误差平方根为0.049。结论护士长变革型领导力自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价我国护士长的变革型领导力。

老年患者医用胶粘剂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 下载:3 浏览:279

郭卫婷1 王文君1 曹英娟2 米元元3 吕晓燕4 白雪5 杨静5 2020年1期

摘要:
检索、评价并整合国内外关于老年患者医用胶粘剂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方法系统检索British Medical Journal最佳临床实践、UpToDate、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网、苏格兰学院间指南网、中国指南网、Cochrane Library、PubMed、荷兰医学文献数据库、美国输液护理学会网站、国际皮肤撕裂伤专家咨询组网站、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台湾学术文献数据库中所有关于预防医用胶粘剂相关性皮肤损伤的证据,包括指南、专家共识、最佳实践、系统评价、证据总结及原始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5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完成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并结合专业人士的判断,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及总结。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其中3篇指南,1篇证据总结,3项专家共识,3项随机对照试验,1篇队列研究。总结的最佳证据涵盖皮肤评估、皮肤保护、操作准备、操作手法、观察及维护、监管及培训6个方面,共20条证据。结论护理人员应规范医用胶粘剂粘贴及移除的手法,并准确识别高危人群,采取皮肤保护措施。证据应用过程中应结合临床情境,选择有针对性的最佳证据,以降低老年患者医用胶粘剂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

“微课”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下载:48 浏览:497

阳纯仁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及移动学习终端的快速发展,"微课"以内容简洁和可移动学习等优势得到了许多教学者的青睐。然而,"微课"在实践上存在教学内容不够完整、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教学过程缺乏监督等问题。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认知负荷理论和掌握学习理论,可见"微课"在理论上也存在诸多缺陷,这些现实困境都阻碍着"微课"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需要将"微课"与传统课堂相结合,促进"微课"系列化,提升"微课"的制作质量。

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联合肾功能指标评估肾移植患者预后的价值 下载:81 浏览:504

王利民 王平 刘善凤 乾珍 王琳 《国际检验医学》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RET)相关参数联合肾功能指标在肾移植术后肾功能恢复早期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5例接受肾移植手术的尿毒症患者(肾移植组)与52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其术前及术后1 d、3 d、7 d、14 d、28 d、56 d的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幼稚网织红细胞百分比(IRF%)及血尿素氮(BUN)、肌酐(Cr)、胱抑素C(CysC)。结果除BUN外,肾移植组各项指标术后1 d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移植组RET%、RET#术后7 d最低,术后14 d开始升高,术后28 d、56 d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F%术后7 d开始升高,术后14 d、28 d、56 d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移植组BUN、Cr、Cys C术后呈下降趋势,与术后1 d相比,术后3 d Cr、Cys C开始显著下降,术后7 d BUN开始显著下降(P<0.05)。肾移植组各项指标术后56 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28 d、56 d组间比较IRF%、Cys 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 5,P=0.000 2)。术后1 d RET%、RET#与BUN呈显著负相关(r=-0.591,P=0.001;r=-0.588,P=0.002);术后14 d RET%与BUN、Cr、CysC均呈显著负相关(r=-0.620,P=0.001;r=-0.414,P=0.035;r=-0.711,P<0.001),RET#与BUN、CysC均呈显著负相关(r=-0.597,P=0.001;r=-0.656,P=0.001);术后28 d RET#与BUN、Cr、Cys C均呈显著负相关(r=-0.450,P=0.021;r=-0.424,P=0.031;r=-0.473,P=0.020);术后56dRET%与BUN呈显著正相关(r=0.496,P=0.010)。术后不同时间IRF%与BUN、Cr、Cys C均无相关性。结论 RET相关参数联合肾功能指标检测可用于肾移植患者术后造血功能状态变化及肾功能恢复情况的监测。

从血管形成角度探究四物汤改善卵巢功能的机制 下载:39 浏览:241

周凡茹 谈秀娟 刘霞 李凡 张明敏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11期

摘要:
卵巢生理功能的重要环节是卵泡的生长发育和排卵,以及随后的黄体形成和退化,与此过程关系密切的是周期性的血管形成。在卵巢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最主要的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其在生殖内分泌的作用方式及机制受到重视。四物汤作为中医妇科领域补血活血的经典方剂,其调经助孕的疗效得到了大量临床应用的支持,通过讨论VEGF主导的血管形成及其在卵巢血管功能发挥中的主要作用,结合现代四物汤相关药理效应物质分析,探讨四物汤基于血管形成在改善卵巢功能,实现调经助孕方面的可能机制。

白介素-4抑制HMGB1介导的小胶质细胞NLRP3炎症复合体形成的机制研究 下载:84 浏览:520

​尧小龙1,2 蒋倩1 丁卫1 岳鹏杰1 赵旻1 刘胜文1 张华楸1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探讨白介素-4(IL-4)抑制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介导的小胶质细胞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复合体形成的相关机制。方法培养提取原代小胶质细胞,设置梯度浓度HMGB1(100、200、400 ng/mL)作用3h,通过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HMGB1对NLRP3炎症复合体及下游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改变的影响。再分别采用NF-κB抑制剂BAY 11-7082和IL-4加入HMGB1实验组,观察NLRP3炎症复合体各组分和NF-κB表达的改变。结果 HMGB1可以促进小胶质细胞NLRP3炎症复合体NLRP3中各个组分的合成和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效应。HMGB1这种效应可以被NF-κB抑制剂BAY 11-7082所抑制,表现为与400ng/mLHMGB1组比较,400ng/mL HMGB1+BAY组细胞NLRP3、ASC、Caspase-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4也能显著下调HMGB1诱导的NLRP3炎症复合体形成,表现为与400 ng/mL HMGB1组比较,400 ng/mL HMGB1+IL-4组细胞NLRP3、ASC、Caspase-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IL-4也可以同时抑制小胶质细胞NF-κB的活性。结论 HMGB1通过激活NF-κB促进小胶质细胞NLRP3炎症复合体的表达;IL-4通过负调控NF-κB活性抑制HMGB1介导的NLRP3炎症复合体形成。

全员育人落实的制度障碍及突破 下载:83 浏览:385

刘长海1 徐菲2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6期

摘要:
作为学校德育体系横向贯通的通俗说法,全员育人指学校德育主体和德育载体各负其责、有机配合,形成德育共同体,合力培育学生的良好品德。在很多地方,全员育人没有得到落实,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的情况时有发生。当前我国学校管理科层制化、应试教育制度化、知性德育制度化等问题不利于全员育人的落实。全员育人的落实,要求学校创新学生行为管理与指导责任制度,落实核心素养评价,创新德育评价。

疏血通对脑梗死小鼠侧支循环形成及脑血管储备能力的影响 下载:88 浏览:536

​杨佳1 邱占东2 邓刚2 方瑜3 李大勇3 张苏明2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探讨疏血通对脑梗死小鼠侧支循环形成及脑血管储备能力的影响。方法将58只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n=6)、疏血通组(n=26)及对照组(n=26),后2组用血管电凝法构建小鼠远端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dMCAO),造模后30 min分别经腹腔给予疏血通注射液(1.5 mL/kg)和等量生理盐水,每12小时给药1次,连续3d。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评估脑梗死后1 d时小鼠梗死灶体积;采用粘条去除实验评估小鼠脑梗死前及脑梗死后第1、3、7、14、21、28天的感觉运动功能;采用激光散斑衬比成像系统监测脑梗死前及脑梗死后第1、3、7天脑血流变化及侧支循环形成情况(以标准化区域脑血流值(SrCBF)为评估指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脑梗死后第7天侧脑室下区和梗死灶周边区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BrdU/人层黏连蛋白(Laminin)双标阳性细胞数目、微血管密度;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脑梗死后第1天总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髓过氧化物酶(MPO)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疏血通组小鼠脑梗死后第1天的梗死体积明显缩小;脑梗死后第3天、第7天SrCBF值显著增高;脑梗死后第7天侧脑室下区和梗死周边区BrdU、BrdU/vWF及BrdU/Laminin双标阳性细胞数目、小血管密度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学实验表明,2组小鼠接触及移除黏附物能力逐渐恢复,脑梗死后第1天起疏血通组接触时间及移除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后第1天,与对照组比较,疏血通组小鼠梗死灶周边组织p-AKT及VEGF的表达均显著增高,MPO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能够促进小鼠脑梗死后侧支循环形成,增强脑血管储备能力。

护理领导力研究热点的共词聚类分析 下载:12 浏览:244

张梦霞1 汪晖1 杨纯子2 胡凯利1 2018年4期

摘要:
分析Pub Med数据库中1997年—2016年护理领导力的研究热点,对比分析护理领导力的热点变化和发展趋势。方法以Pub Med收录的护理领导力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1997年—2006年、2007年—2016年2部分,使用Bicomb软件和g CLUTO软件对其进行文献计量及聚类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482篇,护理领导力研究的文献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国,且发文量逐年增加。通过双向聚类分析,1997年—2006年研究主题分为4类:患者安全与护理领导风格、护理领导力教育与培训、临床护理领导模式、护理质量管理;2007年—2016年研究主题分为4类:患者安全与护士心理研究、临床护理领导理论、临床护理实践与能力培养、护士领导角色研究。结论护理领导力的研究逐渐趋向成熟,研究对象由护理管理者过渡为护士,研究方向呈现多元化。我国应加强护理领导力在临床护理领域中的应用,开发具有专科特色的领导力模型及培训体系。

中国南方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Brighton分层诊断:基于四年期间1 358例住院患者的回顾性分析 下载:98 浏览:529

​柳胤1 楼敏2 邵蓓3 罗璨4 纪芳5 代红源6 李晓裔7 胡波8 秦超9 徐浚10 刘书平1 姚嘉嘉1 关景霞1 肖哲曼1 卢祖能1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分析中国南方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Brighton标准分层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4年期间,淮河以南14个省/市共69家医院GBS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Brighton病例定义标准进行诊断的肯定性分级(1级最高、4级最低)。结果最终共收集GBS患者1 358例,包括脑神经变异型51例、Miler-Fisher综合征157例、肢体无力为主的经典GBS患者1 150例。在经典GBS患者中,49.57%(570/1 150)有前驱事件,其中呼吸道感染占71.23%(406/570);83.74%(963/1 150)以无力为首发症状;99.21%(1 124/1 133)在4周内无力的严重程度达高峰;无力达高峰时患者的Hughes GBS残障评分为(3.15±1.16)分,99.56%(1 128/1 133)的患者无力呈对称性;95.39%(1 097/1 150)腱反射消失或减弱;在完成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的患者中,80.58%(772/958)脑脊液呈蛋白细胞分离;在完成电生理检查的患者中,脱髓鞘性GBS占48.14%(401/833),轴突性GBS占18.01%(150/833)。在所有经典GBS患者中,Brighton分层诊断为1级的患者占44.09%(507/1 150)、2级占45.74%(526/1 150)、3级占7.57%(87/1 150)、4级占2.61%(30/1 150);其中,在临床资料完善的729例GBS患者中,上述比例分别为69.55%(507/729)、28.67%(209/729)、0%(0/729)、1.78%(13/729)。结论中国南方GBS患者以脱髓鞘为主要的亚型,而轴突亚型的比例明显低于中国北方;Brighton标准对GBS诊断的敏感度较高,脑脊液和电生理检查对提高诊断分级十分重要。

晚期肿瘤患者及家属对预先指示态度的一致性研究 下载:14 浏览:519

周雯1 毛靖1 闻曲2 陈凤菊3 倪平1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调查并分析肿瘤患者及其家属对预先指示及生命支持治疗(life-sustaining treatments,LSTs)态度的一致性。方法便利抽取武汉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配对患者及家属242对,采用预先指示态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及家属对预先指示及LSTs的态度。结果向患者解释预先指示后,51.65%的肿瘤患者愿意制订预先指示,如果患者制订了预先指示,大部分家属(89.26%)表示愿意遵循患者的意愿。肿瘤患者及其家属对预先指示态度均为愿意占48.35%、均为不愿意占1.65%,Kappa值为0.05(P>0.05),一致性一般。肿瘤患者及家属对6项LSTs(心肺复苏、机械通气、鼻饲、输血、手术、血液透析)的态度均为愿意占16.94%38.84%;均为不愿意占1.65%4.96%,均没考虑过为9.92%17.77%,Kappa值为0.09~0.18(P<0.05),一致性较弱。结论肿瘤患者及家属对预先指示的态度无差异,均表现为积极的接受态度;家属对LSTs的选择不能完全代表患者的意愿。

电针对肥胖大鼠脂肪组织白细胞介素6基因启动子区H3K9乙酰化水平的影响 下载:80 浏览:487

黄琪1,2 梁凤霞1 陈瑞3 彭苗1 李伦1 李金骁3 《当代中医药》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肥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70只大鼠随机选10只作为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建立肥胖模型。将达到肥胖标准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假电针组,每组10只。电针组取"足三里""中脘""关元""丰隆"穴,连接电针治疗,每周3次,共治疗8周。假电针组取电针组穴位旁约5mm处浅刺并夹持电极,不予通电。正常组和模型组于相同时间内给予抓取固定。记录各组大鼠干预第0、2、4、6、8周时的体重,计算Lee′s指数;实验结束后检测脂肪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蛋白及mRNA表达,并检验IL-6基因启动子区H3K9乙酰化(H3K9ac)程度以及SIRT1和H3K9ac的共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第0、2、4、6、8周Lee′s指数均显著升高,第8周模型组大鼠脂肪组织中SIRT1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IL-6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IL-6基因启动子区H3K9ac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第6、8周大鼠体重和Lee′s指数均明显下降,脂肪组织中SIRT1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IL-6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IL-6基因启动子区H3K9ac水平下降(P<0.05),而假电针组与模型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SIRT1和H3K9ac在脂肪组织细胞核中均存在共表达。结论电针能够有效降低肥胖大鼠体重及Lee′s指数,其机制可能与激活脂肪组织中SIRT1表达,降低IL-6基因启动子区H3K9乙酰化程度有关。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析 KIF23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意义及双旋复花内酯甲的干预研究 下载:68 浏览:42

王文龙1,2 孔庆志3 卢宏达3 刘殿雷2 余涛1,3 鲁明骞4 雷章3 吴洪斌3 《中国中医药》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阐明KIF23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并进一步探究双旋复花内酯甲对乳腺癌细胞中KIF23基因的干预作用。方法:从Oncomine和GEO数据库中提取并挖掘关于乳腺癌中KIF23基因表达的数据,并探讨其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最后,进一步分析Japonicone A对乳腺癌细胞中KIF23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对Oncomine数据库中搜集9项KIF23基因有表达差异的乳腺癌和癌旁正常组织数据集在线分析,结果表明KIF23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训一学意义(P<0.05)。同时,在线生存分析结果表明KIF23基因低表达患者的预后相对更好(P<0.05)。最后,分析GEO数据库中的数据集GSE85871发现双旋复花内酯甲可使乳腺癌细胞KIF23基因表达下调(P<0.01)。结论:KIF23基因在乳腺癌中高表达,且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这也许是双旋复花内酯甲干预乳腺癌细胞的一个新靶点。

针刺联合三阶梯药物止痛法治疗癌性疼痛40例临床观察 下载:87 浏览:513

惠建荣1,2 张楠3 李熳4 庞苗苗5 赵娴1 裴建6 傅勤慧6 刘保延7 王院春2 《当代中医药》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三阶梯药物止痛法治疗癌性疼痛(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理学确诊的住院癌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癌痛三阶梯止痛治疗指南用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阿是穴(在疼痛范围内≤2个穴位)、合谷穴(双侧)、大椎穴、大杼穴(双侧)、阳陵泉穴(双侧)、太冲穴(双侧),每日针刺1次,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NRS)、镇痛起效和缓解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情况、首日与全程等效吗啡消耗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NR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镇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镇痛缓解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82. 5%,对照组为57. 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治疗全程等效吗啡消耗量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出现恶心、呕吐、乏力、便秘及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针刺联合三阶梯药物止痛疗法较单纯三阶梯药物止痛法能提高癌性疼痛的疗效,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并可减少吗啡用量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肺痹、肺痿与放射性肺损伤相关性分析 下载:95 浏览:501

李重1,2,3 雷章1,3 卢宏达1,3 孔庆志1,3 《中国中医药》 2018年5期

摘要:
放射性肺损伤包括早期放射性肺炎和晚期放射性肺纤维化,是间质性肺疾病中的一种。通过追溯肺痹和肺痿病名,分析其病因病机和治法方药,并结合现代文献,认为肺痹和肺痿相当于放射性肺损伤的早期和晚期的不同病理阶段,这有助于中医理论准确指导放射性肺损伤的治疗。

甲烷气氛中激光-感应复合加热制备碳包覆纳米铝粉 下载:59 浏览:451

郭连贵1 宋武林2 张小塔3 谢长生4 胡木林5 《纳米技术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在甲烷气氛中采用激光-感应复合加热法制备了碳包覆纳米铝粉.使用XRD、TEM、HRTEM对碳包覆纳米铝粉进行物相、形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胶囊粒径范围为8~40 nm,平均粒径28nm,纳米铝粒子表面包覆了3~4层石墨碳.对碳包覆纳米铝粉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

胶体化学法合成InP量子点 下载:78 浏览:417

吴启明 张道礼 张建兵 陈胜 《纳米技术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采用InCl3·4H2O为铟源,P(Si(CH3)3)3为磷源,TOPO为包覆剂,十二烷胺为表面活性剂,通过胶体化学法合成InP量子点.使用TEM对量子点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利用荧光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了其光学性质.所合成的量子点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表面性能,随着粒径的减小,表现出较好的量子效应.量子点表面性能的好坏是影响其光学性能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