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皮肤性病学课程思政研究探索 下载:326 浏览:2370

李丽1 刘菊菊1 曹礼荣1 曾蓉1 鲁昌宇2 吴世平2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高职医学院校肩负面向基层培养医务工作者的教育使命,课程思政实施情况关乎健康中国战略未来。皮肤性病学课程在课程知识和思政教育的融入上也有不同程度脱节,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环节,是我们急需思索的。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研究 下载:352 浏览:2511

田恬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9期

摘要:
思政工作的开展,是中国共产党团结中华民族上下一心的重要法宝,也是新中国建立及发展的基础。思政工作不仅能够在统一思想认识上发挥作用,还能在社会发展上稳定基础。就高校思政教育活动的开展而言,基于现阶段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化,已经面临新时代下新问题的冲击。本文聚焦于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活动的育人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多维度、多层面、全范围的剖析,通过对时代发展趋势的分析及科技发展的应用成果,提出笔者的看法与建议,助力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性的提升。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下载:361 浏览:2595

​马丹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为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育人效果,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转变,协同育人机制成为教师转变教育思想的重要助力。为了培育出更具多元化思维与综合能力的优秀大学生,教师需通过对课程思政内涵的深入挖掘,结合教育实际,发挥思政课程的作用,在二者高效融合中,既能通过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为学生打造更好的学习与成长环境,又能加强其职业道德、思维品质与专业素质,使具有综合能力的优秀学生,成为新时代下符合各行业领域发展要求的专业化技能人才。

小学思政课与劳动教育融合育人途径探索 下载:274 浏览:2765

蔡淑君 《中国教育探索》 2021年9期

摘要:
小学劳动教育工作的开展关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面对新的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小学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要注重融入创新的观念以及创新的教学方式。主要就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加以阐述,然后探究劳动教育的优化措施。

心理育人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探析 下载:96 浏览:1772

蒋葵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6期

摘要:
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的社会心态是大学生面向未来生活的保障,能够乐观积极地面向生活中各类挫折,强大自身内心发展。大学生积极的社会心态表现为精神内在力量,对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有积极意义。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是社会的合理需求,也是当下素质教育发展中务必重视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引导学生社会情绪发展,定义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观,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有积极的教育价值。本文从当前大学生心理发展问题现状出发,对大学生社会心理健康问题展开分析,积极推进大学生社会心理健康发展。

基于"三全育人"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研究 下载:284 浏览:2867

吕妍妍 《中国教育探索》 2021年5期

摘要:
“三全育人”是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题中之义。高校“三全育人”思政大格局的构建需要紧紧围绕“育人”这个根本主动挖掘“三全育人”模式的教育潜在价值,建构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本文基于“三全育人”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路径进行分析探讨。

协同育人视域下高校社会实践路径思考 下载:114 浏览:1726

刘雨莲 岳文婷 李欣遥 陈雅奇 陈向辉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3年10期

摘要:
聚焦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新形势,协同育人理念为高校更好开展社会实践提供了参考。鉴于协同育人所具有的协同性、开放性、实践性、针对性,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协同育人是社会实践育人目标实现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实践方式方法追求创新的内在需要。以协同育人理念为指导,对于高校社会实践路径的探索和创新应从三方面协同加强:政府聚力推动,构建实践育人大平台;高校着力落实,搭建人才培养大舞台;个人奋力进取,铸就成才成才大格局。

初三化学中的思政教育设计、探索与实践 下载:284 浏览:2860

岳凤霞 《中国教育探索》 2021年3期

摘要:
本论文主要针对如何发挥初三化学课程的思政教育作用,通过对课程教学目标、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内容设计等方面的系统分析,探讨如何在初三化学课程教学中引入思政元素,实现课程基础知识点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统一的全面育人。

基于国学经典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思政教育探索 下载:458 浏览:3481

​李国会 王玉玲 王红芬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依据“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特点,提出教育学生“会做人,能做事”和老师以身作则、修身为本的课程思政教学的德育目标,选取国学经典为思政内容,挖掘课程思政的融入点。探讨课程思政的教育方法,以达到有机融合、润物细无声的目的。举出相应的教学案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思政目标具体呈现。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大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当代“环保”青年。

实践育人视域下高等院校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下载:226 浏览:2392

谢佳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1期

摘要:
在高校,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能力等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实践育人视角,探讨了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和不足,提出加强高校社会实践育人作用的一系列有效途径,通过紧贴时代、健全体系、搭建平台、加大宣传等方法和渠道真正激发实践育人的育人功能,为培养远大理想信念、敢于拼搏奋斗的新时代青年打下夯实基础。

“三全育人”视角下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工业技师学院为例 下载:266 浏览:2659

吕春作 李璐璐 张同同 《中国教育探索》 2021年2期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当前,山东工业技师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立足技工院校实际,践行育人使命,积极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探索形成了一条有技工院校特色的思政育人之路。

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育人路径研究---以长江大学农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为例 下载:123 浏览:1360

侯聪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3年7期

摘要:
实践育人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需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大学生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本文以长江大学农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为例,探索实践育人模式,针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为其他高校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课程思政 下载:179 浏览:2520

杨秀梅 《国际护理学》 2021年4期

摘要:
英语,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在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方面“大有作为”。英语教师首先要从自身做起,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充分挖掘英语课本中的思政元素,将其自然而然融入到英语语言知识的讲解之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点的同时也接受精神上的熏陶和洗礼。从而做到教书育人两不误。

校企协同育人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研究 下载:66 浏览:1073

吉艳 《电子商务进展》 2024年8期

摘要:
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的飞速发展,跨境电商人才缺口巨大。文章从校企协同育人角度深入挖掘商务英语专业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可持续”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从构建校企协同育人运作机制、制定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确立合理的课程体系、完善跨境电商方向的师资力量等角度出发提出有效建议,提出了在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希望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

打造学校、家庭、社会衔接的协同育人机制 下载:140 浏览:1368

赵凯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3年6期

摘要: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教育必须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同步进行,并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注重学生道德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为此,对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有效策略的探索,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命题,需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体系。本文就打造学校、家庭、社会衔接的协同育人机制策略进行阐述。

以“墨”育人开展小学书法特色课程 下载:462 浏览:3564

​李育文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我国汉字书法艺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举世公认。它维系着中华民族之根,传承中华文化意识,激发民族自豪感。书法教学担负了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使命,是德育的宝贵资源。本校开设特色书法课程,以“墨”育人,助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新时代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联合育人机制改革研究 下载:127 浏览:1641

陆韶华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3年6期

摘要:
教育是国家的未来,也是每个家庭的重要事业。在新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建立起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即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联合育人机制。本文旨在探讨新时代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联合育人机制改革的必要性,以小学语文书法教学为例进行研究,以期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于协同育人理念的高职数学“课程思政”初探 下载:462 浏览:3620

何闰丰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课程思政,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政治文化素养以及学习能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然而,当下高职数学的教学时没有结合数学教材渗透课程思政,影响了“课程思政”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心智开发以及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对此,笔者综合分析高职数学教学的现状,结合实际情况来落实“课程思政”,加强教学的改革以及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下的农村小学后进生转化策略研究 下载:174 浏览:1843

沈润邦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3年4期

摘要:
现阶段,后进生已成为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后进生转化的重要性,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育人合力,促进后进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探讨 下载:204 浏览:1849

廖珊珊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2年10期

摘要:
资助育人是高职院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方式,也是新时代“三全育人”的十大育人路径之一,是教育扶贫的重要内容和关键举措。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从以物质为主的“保障性资助”向以物质保障为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的“发展性资助”转变。为此,应通过转变理念、优化方式、创新机制等方法,建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路径。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