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MEMS电阻式压力传感器的设计 下载:402 浏览:413

杜志1 贺建波2 《传感器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岩土工程中电阻式压力传感器。借助于微机械工艺(MEMS)在高弹性体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内部嵌入微流孔,并填充新型液态金属(eGaIn)作为传感器的核心区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压力传感器,采用软光刻技术微流孔尺寸可以达到μm级,精度更高;采用无毒,导电性好的新型材料液态金属,其适用性更广。

基于MEMS电阻式压力传感器的设计 下载:402 浏览:414

杜志1 贺建波2 《传感器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岩土工程中电阻式压力传感器。借助于微机械工艺(MEMS)在高弹性体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内部嵌入微流孔,并填充新型液态金属(eGaIn)作为传感器的核心区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压力传感器,采用软光刻技术微流孔尺寸可以达到μm级,精度更高;采用无毒,导电性好的新型材料液态金属,其适用性更广。

基于虚拟仪器的激光探测装置测试仪的设计 下载:14 浏览:402

贺伟 冯天源 《传感器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针对激光探测装置在生产测试中测试仪器复杂、显示通道不足、装订时序难以把控等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的激光探测装置测试仪。该虚拟仪器的硬件部分以同步数据采集系统为核心,软件部分由LabVIEW作为开发平台。实践证明:该虚拟仪器满足测试需要、操作简单、装订时序可控。相比传统人工测试,效率和可控性得到了明显提升,具有使用价值。

基于真空冷冻干燥法ZnO纳米粉体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研究 下载:14 浏览:421

赵晨曦 范贺良 彭文然 王俊凯 《传感器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为了探索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对制备ZnO气敏材料的应用价值,采用此方法制备了PVA-Zn(CH3COO)2·2H2O泡沫板状前驱体,再分别以不同温度煅烧前驱体制备了ZnO纳米粉体,并将产物制成旁热式气敏元件。对产物进行XRD、SEM和TG-DSC表征并详细探讨了产物的气敏性能,结果表明纳米ZnO粉体的粒径随着煅烧温度的降低显著缩小,气敏性能显著升高。在500℃煅烧冷冻干燥前驱体得到的ZnO粉体平均粒径为40~100 nm,在工作温度为440℃时对300 ppm乙醇的灵敏度可达51.43。

不同秸秆移除率下免耕时长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下载:27 浏览:485

王阳1 贺宇欣1,2 苟思1,2 刘淑珍1 杨居聪1 《土壤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土壤风力侵蚀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土壤主要退化因素之一,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耕地采用免耕技术(NT)可以减少经济投入,减少能源消耗从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同时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增加土壤团聚体的团聚效应,增加土壤抗侵蚀能力。虽然免耕可以使得农田土壤抗风蚀能力有显著提高,但是免耕年限长短与土壤抗风蚀能力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充分研究。通过研究不同免耕年限下土壤的可侵蚀比(EF)、几何平均质量直径(GMD)、破碎力(BF)、干团聚体稳定性及表面糙率等,探讨免耕年限对土壤抗风蚀能力的影响,并且综合这五项指标对美国堪萨斯州的两块相邻的土地(Garden City与Scott City)进行对比。试验发现:当秸秆移除率为50%时,免耕年限较长的Scott City(17年免耕)的五项指标普遍优于Garden City(5年免耕),尤其是在GMD和糙率上,都远远优于Garden City。当秸秆移除率为100%或者0%时,五项指标中两处土壤的性质各有优劣,这些差异与气候、环境以及土壤类型等因素有关。从试验中发现,土壤的抗风蚀能力与免耕年限呈正相关关系。

井研—犍为地区筇竹寺组页岩气保存条件研究 下载:53 浏览:430

谢丹 韩书勇 周伟韬 袁玥 任街平 贺洪强 《天然气进展》 2018年7期

摘要:
在分析井研—犍为地区页岩气保存条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研究区筇竹寺组页岩气保存条件的主要因素。首先,明确了断裂作用对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影响:断裂作用形成的微裂缝对页岩气藏起改善储层渗滤条件的作用,而强烈的断裂作用所形成的断层及宏观裂缝则对页岩气藏起破环作用。研究区远离褶皱冲断带,褶皱变形强度较弱,断层规模小、相对不发育,未破坏页岩气的保存,并且断层、裂缝系统对储集条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次,明确了顶、底板条件对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影响:良好的顶、底板可以形成封闭系统,可完好地封存页岩气。研究区含气页岩段顶板发育完整,岩性致密且具有较好的屏蔽作用,底板由于存在风化壳,相对较为薄弱。最后,明确了地层压力对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影响:大断裂较为发育的地区地层压力下降明显,吸附气含量较低,为保存条件较差的地区,反之较好。研究区筇竹寺组页岩地层为异常高压,页岩气层封闭性较好。

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天然气营销模式探讨 下载:45 浏览:481

贺志明 文翔宇 邱文 叶畅吴 杨洁 《天然气进展》 2018年5期

摘要:
随着天然气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为响应天然气市场变化、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天然气市场竞争、客戶管理的新要求,亟待探索适宜天然气营销的新模式。为此,探索了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营销模式:以客户为中心,采取有效的营销策略,整合资源、市场、管网和人才,建立与地方政府、客户、社会、资源方的互动机制,达到客户目标、政府目标、社会目标的一致性,实现客户价值、政府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同时,完成公司自身的营销目标,实现企业自身价值。提出了转变观念,建立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营销理念;创新客户管理,帮助客户实现价值,形成利益共同体;创新服务方式方法,努力为政府和社会创造价值,建立良好的营销环境;强化市场研究,主动推进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等措施。

基于Wasserstein距离分层注意力模型的跨域情感分类 下载:64 浏览:375

杜永萍 贺萌 赵晓铮 《人工智能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跨领域情感分类任务旨在利用已知情感标签的源域数据对缺乏标记数据的目标域进行情感倾向性分析.文中提出基于Wasserstein距离的分层注意力模型,结合Attention机制,采用分层模型进行特征提取,将Wasserstein距离作为域差异度量方式,通过对抗式训练自动捕获领域共享特征.进一步构造辅助任务捕获与共享特征共现的领域独有特征,结合两种特征表示完成跨域情感分类任务.在亚马逊评论等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文中模型仅利用领域共享特征就达到较高的正确率,在不同的跨领域对之间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LNG接收站外输管网充压和泄压的动态模拟计算 下载:76 浏览:455

贾保印1 胡本源2 贺永利2 宋媛玲1 许洋1 田海星2 《石油科学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以LNG接收站外输管网为研究对象,应用动态流程模拟软件HYSYS Dynamic,建立外输管网充压和泄压过程的动态计算模型,分别计算天然气外输管网充压过程中管道内储存气体质量、操作压力随着充压时间、充压天然气小时流量及天然气管道初始压力的变化趋势;并研究事故或检维修工况天然气管道泄压阶段天然气操作压力、操作温度和泄放质量流量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动态模型可仿真模拟天然气管道的充压和泄压过程,较为准确地计算充压时间、泄压时间、最大泄放质量流量及泄放设施的流量系数。

配电网一二次融合开关二次部分的可靠性测试 下载:64 浏览:379

马建伟1 毕猛强2 贺翔1 徐铭铭1 朱剑鹏3 赵海洋3 《电路系统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通过搭建高电压温度环境箱和雷电压冲击测试平台模拟一次设备工况环境,从温度和电磁干扰两个方面进行二次部分的试验测试和数据分析。试验发现温度会导致二次部分功耗、电压、电流等电气量发生明显变化,雷电冲击造成高于1 kV的干扰电压会导致二次部分出现误动和死机等故障现象。测试结果可为配电网一二次融合成套设备的性能检测及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大连贺家圈黄土粒度所指示的物源特征 下载:57 浏览:454

郑树森 李永化 魏东岚 《地理研究进展》 2020年2期

摘要:
基于大连长兴岛的一套完整的晚更新世黄土剖面(贺家圈剖面),应用端元分析模型,对所采集的21个沉积样品的粒度数据进行分析。结论认为:从贺家圈剖面沉积物粒级组分中可以分离出3个代表不同沉积动力以及改造作用的沉积端元组分。并结合地球化学元素的对比分析,初步认为:端元1可能代表了剖面原始的粒度沉积组分,主峰为近源沉积,次峰为远源沉积;端元2可能代表了沉积物在沉积之后受到的淋溶作用和残积作用;端元3可能代表的是沉积物沉积之后受到的化学风化作用。

邢台沙河市冬季大气污染特征与潜在源区分析 下载:90 浏览:466

刘晓咏1 王自发3 王大玮2 向伟玲2 潘小乐2 刘航2 田雨3 张瑜4 王刘铭2 李杰2 苏方成5 贺泓1 《气候变化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为了解邢台沙河市冬季大气污染特征,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沙河市区3个省控站点(司法局、市政府、宣传中心)的逐时监测数据,分析了沙河市主要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潜在源区。污染物浓度特征分析表明:整个冬季司法局、市政府和宣传中心站点的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118.0μg/m3、121μg/m3和135μg/m3。在大气自然活动和人为污染排放的共同作用下,PM10、PM2.5、SO2、NO2和CO均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整个冬季沙河市的ρ(PM2.5)/ρ(PM10)、ρ(SO2)/ρ(NO2)均值分别为0.57和1.05(ρ为各物质的浓度)。且随着污染加重,ρ(PM2.5)/ρ(PM10)、ρ(SO2)/ρ(NO2)均明显升高,表明燃煤贡献增加;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表明:位于3个站点东北处的玻璃企业产生的污染物可能对监测站点造成了一定影响。污染物空间差异分析表明,区域污染范围越大、强度越高,大气污染的空间差异性越小;潜在源分析表明:沙河市PM2.5的强潜在源区分布在其周边区域,随着PM2.5浓度增加,强潜在源区呈缩小趋势。沙河市东南部的本地源对PM2.5浓度有主要贡献,而此处正是玻璃企业的聚集地。

林业有害生物航空防治工作的分析与对策 下载:53 浏览:376

韩凤英1 白海军2 郑英华3 蒋贺喜格4 闫海明3 《林业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本文分析了目前林业有害生物飞机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结合近几年飞机防治工作经验,从飞机防治前期准备、防治作业中的监管、无人机防治操作、飞机防治药剂的选用、规范化管理、维护保养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CC-Link总线技术在液晶屏清洗系统中的应用 下载:10 浏览:417

裴一飞1 张志杰1,2 贺海亮3 宋世光4 李岩峰1,2 《传感器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液晶屏(LCD)生产现场环境恶劣复杂,针对超声波干式清洗机各项工艺参数和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实时性要求以及调度过程的集中控制问题,提出采用开放型CC-Link(control&communicationLink)总线技术,通过专用的QJ61BT11N通信模块和专用电缆将分散的I/O模块、特殊功能模块等连接起来,在PLC的CPU模块控制下,实现了对触摸屏、伺服系统、智能仪器仪表等远程设备站的控制、通信和对现场数据的实时监控、管理。结果表明:超声波干式清洗机应用CC-Link总线技术可节省大量控制电缆,具有高速通信、实时性好的特点,提高了清洗机在屏清洗工艺段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两级同步回转压缩机排水采气技术应用研究 下载:73 浏览:383

刘鹏超1 贺宇晖2 王志刚3 《石油科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苏里格气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出现气井携液能力下降、井筒积液排出困难现象,导致复产稳产难度大的问题,严重影响气井正常生产。结合同步回转压缩机气液混输的特点,采取两级增压,对积液井实施连续气举、增大生产压差、排出井筒积液的排水采气工艺;以气井流入、流出曲线为基础,分析了排水采气机理;分析了气井在压缩机连续气举工艺下的生产数据,从增产效果、适用性、经济性及同类工艺对比四个方面进行了工艺评价;提出了压缩机装置以"高压力、大排量、高度集成"的思路继续优化发展的建议。研究结果对苏里格气田中后期稳产提供了有效思路。

基于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的杭州市通风廊道气象效应研究 下载:63 浏览:258

刘红年1 贺晓冬2 苗世光2 俞布3 危良华4 王学远1 《气候变化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城市通风廊道能增加城市空气流通能力,缓解城市热岛,为了定量评估城市通风廊道的气象效应,本文采用区域边界层化学模式(RBLM-Chem),利用杭州市高分辨率地表类型、城市建筑等资料,开展了杭州市通风廊道影响的模拟研究,模式水平分辨率为250 m。本文针对冬季和夏季两个典型个例进行数值模拟和敏感性试验,夏季个例时间为2013年8月12日,盛行南风,风向顺着通风廊道;冬季个例时间为2014年1月28日,盛行东风,风向垂直于通风廊道。主要结论如下:城市绿色通风廊道有增加风速、降低气温、提高湿度的作用,与没有通风廊道的情况相比,夏季风顺着廊道方向时,廊道区域风速平均增加可达1.4 m/s,廊道区域内60 m高度风速平均增加可达1 m/s。而冬季风垂直于廊道时,廊道区域风速增加较小,仅有0.5 m/s左右。通风廊道夏季降温幅度平均可达2.7°C,冬季降温幅度较小,仅有0.6°C左右。通风廊道对气象场的影响随风向向下游延伸,夏季在通风廊道下游250 m处,风速增加、气温下降、相对湿度增加最大值分别为1.5 m/s、2.9°C、3.1%,即使在通风廊道下游1500 m处,最大降温仍有1.2°C。

北京地区一次PM2.5重污染过程的边界层特征分析 下载:70 浏览:202

贺园园1 胡非2 刘郁珏3 刘磊1 《气候变化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利用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和美国大使馆的细颗粒物(PM2.5)逐时监测数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325 m气象梯度塔资料以及实况天气图和探空资料,对2015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北京的PM2.5重污染过程的边界层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这次重污染过程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其中PM2.5浓度超过75μg/m3的时次共计126 h,超过150μg/m3共计116 h,小时最高PM2.5浓度为522μg/m3。在高低空环流场配置的影响下,近地面静风和多层逆温结构抑制了污染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输送,加上边界层内的深厚湿层,使得其中气溶胶不断吸湿增长,高PM2.5浓度得以维持。在重污染期间,湍流动能较低,不利于污染物的水平和垂直扩散。垂直方向的湍流动能一直占水平方向的15%~20%左右,水平湍流动能占主要贡献。摩擦速度与湍流动能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不同高度之间的摩擦速度差别不大。超出前后时次一个数量级的湍流强度尖峰的出现是湍流场发生调整的一个信号,是PM2.5浓度发生剧烈转变的前兆,预示着污染状况更加糟糕。重污染过程中感热通量的输送方向为从地面向大气输送,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都大幅减少,并且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对湍流功率谱计算和分析表明,在重污染过程期间,时间尺度为5 min至6 h的中尺度过程对从地面到大气方向的动量和热量通量输送做出了重要贡献。 还原

秸秆在建筑墙体材料的创新应用研究 下载:78 浏览:379

黄小灵1 谢盈庭2 陈益兰3 《建筑技术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建筑墙体是主要的承重和围护结构,需满足一定的抗压强度、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适应工业化生产等要求。开发一种复合土壤胶结料专利产品,可在常温下直接胶结建筑垃圾中的废渣泥土体中土壤颗粒表面或能与粘土矿物反应生成胶凝物质,快速胶结秸秆碎渣,突破秸秆常规的"饲料化、燃料化、化肥化"的资源化利用模式,制成抗压强度及保温性能良好的绿色秸秆砖,作为建筑墙体砌筑材料,能满足墙体的设计要求,预计能有效提高废弃秸秆利用率40%以上。

日本松干蚧危险性评估 下载:57 浏览:376

贺喜叶乐吐1 刘雪娜2 董玮3 《林业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采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方法,对日本松干蚧进行了风险性分析,得出在内蒙古自治区日本松干蚧风险评估值R=2. 59,表明日本松干蚧在内蒙古自治区为特别危险级别。应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航空涡轴发动机主轴轴承试验台测控系统设计 下载:12 浏览:418

李艳超 贺玲 江平 高俊 《传感器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测控系统是试验台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航空涡轴发动机高速轴承试验台,设计了一套高效、高稳定性的分布式测控系统。该系统包括测试和控制2部分:测试部分利用Compact DAQ系列数采平台周期性采集外部信号,在LabVIEW开发环境下编程实现数据采集、分析、记录等测试功能;控制部分采用S7-300系列PLC,使用STEP 7、Win CC软件完成试验转速、载荷等参数控制以及联锁保护等功能。利用OPC技术,通过工业以太网实现LabVIEW平台与PLC数据交互,从而保证测试与控制同步运行。目前,该试验台已投入使用,用于航空发动机轴承性能和疲劳试验,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