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考虑无功裕度的电压自适应分区方法及主导节点的选择 下载:81 浏览:457

颜湘武 李若瑾 徐韵 《电力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针对当前二级电压分区未能较好实现动态无干预调节的现状,基于电压/无功灵敏度及模块度函数,该文提出一种随电网运行工况实时变化的自适应动态分区和主导节点选择方法。以每个无功源为分区中心,根据电压/无功灵敏度大小将负荷节点映射到对应的无功源;构建考虑无功裕度的改进模块度函数,以其为衡量指标进行区域合并自动形成最佳分区。引入其他区域节点对本区主导节点的抗干扰指标,结合主导节点在本区域的可观性和可控性指标,确定主导节点选择方案。从区域内无功源控制灵敏度、无功裕度及主导节点的可观性出发,对分区结果进行评估验证。最后,以IEEE39节点系统为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兰州城关区绿地空间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 下载:55 浏览:458

毕晓莉 梁雪冬 《中国建筑》 2019年11期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人们对气候导致的城市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尤其是对舒适度要求特别高的绿地空间愈加重视。该文从兰州的气候条件出发,结合兰州寒旱地区的气候环境特点,以城关区城区空间特征和人群需求为基础,合理地布局绿地空间和植物景观元素组合,以营造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根据其绿地空间现状,对兰州城关区绿地空间提出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以期为寒旱地区气候条件下的绿地空间设计研究提供相应借鉴。

中国陆地植被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分析 下载:84 浏览:486

陈福军1,2 张玉翠2 李倩1 《中国农业》 2018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我国不同区域气候变化类型对当地生态系统植被长势的长期影响。[方法]利用1981—2010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被指数NDVI与气温及降水之间的响应关系,定量识别植被与气候的相互作用机制,结合中国气候变化区划,完成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中国陆地植被覆盖度预测。[结果]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云贵高原等地区植被更适应当地气候暖干化趋势,西北地区大部、东南地区(长江下游除外)植被更适应当地气候暖湿化趋势,为气候变化利于植被生长区;我国内蒙古东部及北部沙漠化严重地区植被不适应当地气候暖干化趋势,为气候变化不利于植被生长区。我国其他大部分区域植被长势与气候变化无显著响应关系。[结果]该研究成果可为我国不同区域生态系统的差异化管理提供参考。

营造全天候使用的体育场——武汉地区体育场开合屋盖设计和气候适应性研究 下载:75 浏览:488

郭雷1 陆晓明1 顾昉2 《中国建筑》 2019年9期

摘要:
该文从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入手,分析了开合屋盖的优势和分布特点。针对武汉地区气候条件及活动特点,结合开合屋盖的技术特点及造价分析,提出了在武汉地域运用开合屋盖技术,营造全天候使用体育场的思路。

基于本土模式语言探究新农居设计——以汉中市宁强县适应性农居设计为例 下载:77 浏览:489

何方 《中国建筑》 2019年6期

摘要:
该文简析了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理论在乡土建筑中利用的可行性,并运用其中的模式理念和模式语言方法对汉中市宁强县乡村的传统及当代建造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取出当地的本土模式语言。在之后对本地乡村新农居的设计创作中,试图探讨一种基于本土模式语言对建筑单体的空间布局、整体效果及细部营造进行整合设计的构想思路,使设计出来的新农居既延续了地方的传统特色,又适应当地人的生活发展需求。

基于格林模式的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SSC评分、SAFE评分的影响 下载:70 浏览:441

肖丽 余玕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实施基于格林模式的护理干预对社交技能评价量表(SSC)评分、社会适应能力评价量表(SAFE)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接收的10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根据盲抽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格林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SSC评分、SAFE评分。结果:干预2个月后,两组SSC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后,两组SAFE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实施基于格林模式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社交技能及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福建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适应性分析 下载:66 浏览:484

李林 《中国教育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高职教育是否契合地方经济发展,可以从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角度去考量。从福建省10所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类型、数量及其布点情况来看,专业与产业的契合度、传统与新型主导产业的匹配度基本适应,但尚须提升。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深化产教融合,保障机会公平,是福建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淮南高校公示语英译研究 下载:39 浏览:344

周思芳 《国际教育论坛》 2025年1期

摘要:
本研究以生态翻译学视角探讨淮南高校公示语英译。生态翻译学注重融入环境文化因素达到最佳翻译效果。论文分析具体案例,揭示文化适应性问题与环境适应性挑战。研究发现现有翻译常忽视目标语言环境特点,致信息准确性与文化适应性不足。提出增加对目标语言文化背景了解、调整策略等优化建议,以提升翻译质量效果,为公示语翻译提供新视角及理论支持。

风电并网系统次/超同步振荡的动态监测方法研究 下载:88 浏览:491

李金1 张喜铭1 时伯年2 郭芳2 《电力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近年来,我国大规模风电基地中出现了新型次/超同步振荡问题,其频率具有时变特性。已有的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和广域测量系统无法准确监测其动态发展过程。鉴于此,本文首先探讨了次/超同步谐波对传统PMU算法的不良影响,剖析谐波引起基频相量测量误差的根源。其次,提出一种具有频率自适应控制能力的次/超同步谐波相量检测方法,能够准确判断系统中是否出现次同步振荡,并检测出基波相量和次/超同步谐波相量。最后,通过搭建实际系统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分析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基于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的区域能源互联网两阶段协同调度 下载:73 浏览:484

殷红旭 刘春秀 赵金勇 耿洪彬 李仟成 《电力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为解决系统内风光可再生能源及冷热电负荷的不确定性造成的运行困难,实现机组出力的精确化和平滑控制,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的两阶段区域能源互联网协同优化策略,将优化调度分为日前和日内两个阶段。在日前调度阶段,以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系统经济调度机组组合模型;在日内优化阶段,采用自适应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基于各机组的实际运行状态,以前一阶段优化调度出力为参考,对未来有限时域内系统各机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滚动修正,消除不确定性的影响,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模型及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基于自适应下垂控制的直流微电网群分层协调控制 下载:72 浏览:495

张金星 于艾清 黄敏丽 《电力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为了确保配网故障时直流微电网群的稳定运行,本文根据子微网的运行工况,将微网划分不同的运行模式,提出一种基于储能自适应下垂控制的协调控制策略来确保母线电压稳定。该策略通过微网中央控制器实时检测公共直流母线电压波动控制各子微网间并联或独立运行,从而来维持各子微网直流母线电压稳定。同时,采用自适应下垂控制协调并联运行的子微网中储能单元根据各自荷电状态和最大输出能力自动分配负荷功率。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直流微电网群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可协调直流微电网群母线电压稳定并可自动分配不同储能单元之间的负荷功率。

自适应解列孤岛多馈入短路比快速计算方法 下载:92 浏览:469

段秦刚1 乔煌煌2 罗钢1 钱峰1 杨银国1 沈沉2 《电力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传统的多馈入短路比计算方法耗时太长,无法满足自适应解列断面搜索时对电网快速分析决策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交直流电网自适应解列后孤岛的多馈入短路比快速计算方法。在已知解列前交直流电网阻抗矩阵、换流母线额定电压、各直流额定功率和自适应解列断面的条件下,基于多馈入短路比的定义式,采用支路追加法迅速修正部分阻抗矩阵元素,最终求得解列后含直流落点的孤岛多馈入短路比。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及广东电网仿真结果证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文所提的方法计算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大遗址保护视域下移民安置适应性问题研究——以乾陵大唐丝绸之路风情小镇设计为例 下载:96 浏览:511

刘令贵 陈培强 蒋维乐 《中国建筑》 2018年1期

摘要:
以大遗址保护为目的的移民搬迁普遍采取以农为非的策略,即农业人口经过土地流转,易地安置后转变为城镇人口。而当前大多数安置区简单地将城市规划结构,城市街区组团,城市建筑形态应用于安置区的建设中,在具有明显城市化意味的设计语境下衍生出的空间形态,必然与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方枘圆凿,格格不入。经过与劳动土地的剥离,远离传统农村社会的两度空间,搬迁户在安置区内需要进行生活的重新适应。该文以乾陵大唐小镇项目为例,探讨如何通过规划设计提高移民对生活环境转变及生产方式转变的适应性。

家庭参与式护理对老年肠造口康复期患者造口适应性、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下载:164 浏览:1572

邹琦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7期

摘要:
目的:研究老年肠造口康复期患者中应用家庭参与式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70例老年肠造口康复期患者,应用双盲法分组,探讨组应用家庭参与式护理,参比组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造口适应性、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探讨组造口适应性、生活质量高于参比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比组(P<0.05)。结论:老年肠造口康复期患者中采取家庭参与式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海底管道封堵技术适应性分析及应用 下载:64 浏览:501

任文江 《海洋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对于油气输送管道,因服役年限增长、早期设计材料或强度等级的不足等因素,对控制阀门的更换及失效管道的更换也越发频繁。某区域内增量导致海底管道外输压力增加至 98. 85 bar,平台侧立管段绝缘接头( 包括绝缘接头) 至清管器之间的管线和阀组原设计压力不能满足要求,需要进行更换。本文将进行海底管道封堵技术优选研究,确保在施工前完成更换管段内的降压及可燃气体置换或排放,并在管段更换后进行试压,从而满足更换管段要求。

内蒙古赤峰市马铃薯新品种引进及适应性分析 下载:69 浏览:441

宋昌海1 张利民1 田文峰1 刘杰1 于卓2 姜超3 《农业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为筛选出适合内蒙古赤峰地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以当地种植品种克新1号为对照,对引进的9个马铃薯新品种的物候期、植株形态特征、产量性状等指标进行观测。结果表明:10个品种在赤峰地区均可完成生长发育全过程,且植株形态特征表现良好,各品种商品薯率为73.80%~94.19%;早熟品种华薯4号折合产量为38 588 kg/hm2,显著高于对照品种(P<0.05),中早熟品种云薯902折合产量为40 334 kg/hm2,极显著高于对照品种(P<0.01),这2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突出,可以进一步在内蒙古赤峰地区试验种植。

小麦新品种阜麦9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下载:26 浏览:323

夏云祥 冯家春 杨永华 张桂芳 康苗苗 《农业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根据2013—2016年安徽省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汇总资料,通过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回归系数和适应度等指标对小麦新品种阜麦9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了评价,同时利用抗病性鉴定及品质检测结果对阜麦9号的抗病性和品质状况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阜麦9号在2013—2015年安徽省小麦区域试验中的平均产量为8 472.5 kg/hm2,较对照(皖麦52)增产6.17%,在2015—2016年生产试验中的平均产量为8 141.7 kg/hm2,较对照增产6.62%,具有较高的丰产性;阜麦9号不同年度地点间的产量变异系数较对照小,但高稳系数均高于对照,其自身的产量遗传基础较好,具有较好的稳产性;阜麦9号3年试验中的平均适应度为95.7%,2年区域试验的回归系数均值为1.007,均优于对照,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阜麦9号对赤霉病和白粉病的抗性达到中抗水平,纹枯病的抗性与对照相当,其品质类型在2014—2016年达到中强筋水平。结论为阜麦9号是一个抗病性强、品质优良、丰产稳产、广适性好的小麦新品种,适合于安徽省沿淮淮北各小麦主产区种植,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马铃薯新品种适应性和丰产性分析 下载:66 浏览:472

高晓敏 邹华芬 李可 金辉 王琚钢 肖熙鸥 《农业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为筛选适宜湛江地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对引进的9个华薯系列新品种进行适应性、丰产性试验,以"洋人洋"品种为对照,对9个品种进行了物候期及植株形态观察、各品种田间性状及块茎性状评价和产量测定。结果表明:9个品种均为中早熟品种,"华薯1号"和"华薯2号"综合表现优良,具有生长势强、产量高等特点,折合产量分别为38 019 kg/hm2和34 850.7 kg/hm2,较对照"洋人洋"分别增产21.93%和11.76%,可在湛江地区推广;"RJB"品种为紫皮纹状紫肉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可作为彩色马铃薯品种在湛江地区进行推广;其他品种需进一步试验,确定是否在湛江地区有推广价值。

内蒙古东部区青贮玉米种植适应性评价——以阿荣旗的种植情况为例 下载:90 浏览:483

刘文景1 王玉芬1 李娟1 李金龙2 高丽丹2 《农业学报》 2019年7期

摘要:
为评价内蒙古东部区青贮玉米种植的适应性情况,该研究以先玉335作为对照品种,对引进的10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丹玉402、北农青贮3740、京科青贮301、东裕120这4个品种的鲜草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但丹玉402、东裕120收获时乳线未形成,且易倒伏、易感病;京科青贮301株高为291.8 cm,且空秆率超过10%,因而不适宜在当地推广。适合在阿荣旗种植的品种为北农青贮3740,该品种熟期适宜,在产量、抗性以及农艺性状等方面均有较好表现,可优先推广。

改进的Canny实时边缘检测算法在FPGA上的实现 下载:53 浏览:461

崔玉 俞建定 邹洪彬 李乐薇 《天线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针对高斯滤波会使图像过度平滑及高低阈值选取的主观性影响传统的Canny边缘检测效果,提出一种基于改进Canny算子的边缘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了改进的中值滤波,且依据图像的幅值梯度直方图特性得到自适应的高低阈值,再结合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高速并行处理数据和多级流水的特点,设计了一个基于硬件平台的实时边缘检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实时性效果好,边缘的提取完整,阈值的选取具有自适应性。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