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重症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体会 下载:19 浏览:255
摘要:

目的:分析重症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在2017年3月~2019年4月收治的行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的92例患者,将9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比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体温、肛门排气、排便、肠鸣音、呕吐、腹胀、腹痛等体征恢复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体温、肛门排气、排便、肠鸣音、呕吐、腹胀、腹痛等体征恢复时间时间与对照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P<0.05)。结论:重症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时配合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病症消失,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临床病症,促进患者康复,可推广。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临床分析 下载:237 浏览:2447
摘要:
目的:为了进一步分析以及记录慢性踝关节不稳定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实施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的实际临床疗效。方法:以2022年3月-2022年7月期间,本院对接受康复治疗的慢性踝关节不稳定92例病人进行记录和观察。实行西药康复方案的46例病人为参考组,实行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的46例病人为研究组。通过观察与比对92例病人距骨实际倾斜角、AOFAS实际得分、临床实际疗效;结果:研究组46例病人临床实际疗效以及AOFAS实际得分,比参考组的46例病人高,而距骨实际倾斜角要比参考组46例病人低。结论:实行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可以降低距骨实际倾斜角,大幅度改善病人临床实际疗效以及AOFAS实际得分,值得大面积临床使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伴焦虑症的疗效分析 下载:87 浏览:778
摘要: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伴焦虑症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挑选2019年9月-2020年9月这一时期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共计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n=30例)与研究组(n=30例),对照组行常规性西医治疗,研究组则在常规性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行中医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和焦虑自评量表分变化状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患者治疗之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平均得分是(3.16±16.23),研究组是(2.09±12.30)。显然,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与焦虑症状改善情况明显比对照组要好,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与常规性西医药物治疗的方式相比,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可以将患者的焦虑有效改善,提升其患者治疗的满意度。
探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下载:45 浏览:453
摘要: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4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基础组(西医治疗)24例和探讨组(中西医结合)24例。对比组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中,探讨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基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讨组较基础组的腹水消失、肠功能恢复及腹痛缓解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肠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脓肿120例疗效观察 下载:263 浏览:3558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脓肿疗效,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我院于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中,从中选择了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按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例数均为60例,两组均接受手术治疗以及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同时接受中医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75.00%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较高,差异较为明显(P<0.05);两组的VAS评分、体温及创面面积减小率比较,治疗前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VAS评分分别为(0.73±0.33)分、(2.47±0.35)分,体温分别为(36.48±0.14)℃、(37.20±0.37)℃,创面面积减小率分别为(98.63±2.54)%、(89.21±3.66)%,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较低、体温变化情况明显较好、创面面积减小率明显较高,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两组的CR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沉等实验室指标比较,治疗前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沉等实验室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结论:对肛周脓肿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加快创面愈合速度,加快症状消失,值得推广。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 下载:143 浏览:1318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的方式,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月经复潮时间;治疗有效率以及复发情况与痛经情况。结果:经治疗干预后,观察组在月经复潮时间;治疗有效率以及复发情况与痛经情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月经复潮时间;治疗有效率以及复发情况与痛经情况,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中西医结合分型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疗效探讨 下载:135 浏览:1328
摘要:
目的:探讨经前期综合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及取得的疗效,达到共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的目的。方法:西医治疗:采用孕激素、维生素、利尿剂、口服避孕药、溴隐亭、前列腺素抑制剂及达那唑等方法;中医分型论治:分为肝郁气滞型、血瘀血虚型、脾虚型及肾阳肾阴虚型。结果:采用上述诊断与治疗,收到良好的康复效果,不仅达到了好的经济效益,还收到了广泛的社会效益。结论:我单位对经前期综合征的诊治方法,可向多家医疗单位推广。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伴焦虑症的疗效分析 下载:131 浏览:1366
摘要: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伴焦虑症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挑选2019年9月-2020年9月这一时期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共计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n=30例)与研究组(n=30例),对照组行常规性西医治疗,研究组则在常规性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行中医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和焦虑自评量表分变化状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患者治疗之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平均得分是(3.16±16.23),研究组是(2.09±12.30)。显然,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与焦虑症状改善情况明显比对照组要好,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与常规性西医药物治疗的方式相比,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可以将患者的焦虑有效改善,提升其患者治疗的满意度。
护理干预结合活血透骨膏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效果探讨 下载:132 浏览:1219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结合活血透骨膏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共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膏药治疗,即贴敷活血透骨膏(主要重中药:透骨草12g,补骨脂30g,当归20g,巴戟天15g,牛膝20g,威灵仙12g,伸筋草20g等)。结果 两组患者关节疗效比较:治疗组取得总有效率为97.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7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4.381,P<0.05);治疗组患者的疼痛症状均消失,疼痛改善时间为6.270±3.410(天),约为6天左右;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症状均消失或减轻,疼痛改善时间为11.270±6.760(天),约为11天左右,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护理干预结合临床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下载:318 浏览:3330
摘要:
研究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 2019年6月收治的98例呼吸系统疾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 A组与B组,每组49例,A组患者使用西医治疗方法,B组患者在A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B组患者较A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B组治疗有效率(95.70%)较A组(89.25 %)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呼吸系统疾病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减轻和改善患者各项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可临床推广。
中医内科眩晕患者临床病因调查及治疗体会 下载:196 浏览:2281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内科眩晕患者的临床病因,并通过对比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总结治疗眩晕的体会。方法:随机遴选200例眩晕患者(研究时间范围:2023年5月~2024年5月),对200例眩晕患者的临床病因进行分析后,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临床疗效、复发率。结果:分析眩晕病因包括以下几点:良性阵发性眩晕、高血压、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精神障碍等。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有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眩晕患者中显示出显著优势,不仅在短期内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在长期疗效和降低复发率方面也表现出更好的效果。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探讨 下载:131 浏览:1727
摘要:
目的:有关数据调查显示,城市人群当中,15岁及以上发生冠心病病例占比为12.3%,农村发病率为8.1%。超过60岁的人群,发生冠心病的概率占比是27.8%,多数患者为中老年人群体,对患者心理、生理等方面有着极大影响,本次主要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为切入点,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进行了系统调研。方法:在此次调研当中,根本要求从2021年2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接收的病例进行了调研,最终确定病例为66例,以奇偶数分类法进行分组,奇数为对照组患者,33例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操作,偶数是观察组,与上述治疗相同,并在治疗过程中联合中医干预,病例与上述一致,在治疗期间对此次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进行调研,评估患者心功能恢复情况,调查此次患者血流学指标,对比小组患者血脂水平。结果:主要对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做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症状基本显著减轻,积分更优;心功能指标分析,对照组部分患者恢复较差;血流学指标组间评估,观察组达到正常指标;对比小组患者的血脂水平状况,显示观察组患者血脂水平改善较不突出(P<0.05)。结论:此次研究主要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病例进行了临床治疗,以中西医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临床实践证明此类治疗方法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患者症状恢复更佳。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妇科肿瘤术后排气的应用 下载:247 浏览:2471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妇科肿瘤术后排气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共计100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予以抽取,所涉时间介于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期间,严格对随机原则遵循,各有50例患者计入;予以对照组西医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结果:对两组设计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方案后,观察组所得总有效率数据值为更高情况(P<0.05)。两组在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以观察组为更短显示(P<0.05)。接受不同干预工作的两组病患,在满意度得值方面以观察组为更高显示(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妇科术后排气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有效加快患者术后排气,促进术后恢复,并保证患者的满意度。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重症肺炎临床治疗观察 下载:45 浏览:607
摘要: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重症肺炎临床治疗观察。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入住我院儿科的重症肺炎患儿58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并将全部患儿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研究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其中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和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重症肺炎患儿在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后,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重症肺炎患儿在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后,体征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重症肺炎患儿进行治疗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的增加患儿的治疗有效率,缩短患儿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X向阴影消失的时间以及肝脏肿大消失的时间,促进患儿体征改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下载:191 浏览:1839
摘要:
目的:通过对比单纯采用西医治疗,与中西医结合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进行治疗效果,探讨中西医治疗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的100例样本,选自2022年6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将100例样本分成两组,具体分组情况为:50例样本,单纯采用西医进行治疗,设为对照组;另50例样本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48例,其中显效34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有效率96.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41例,其中显效22例、有效19例、无效9例,有效率82.00%,两组间治疗有效率对比(P<0.05)。治疗前,两组血压水平对比(P>0.05);经过治疗,两组的血压水平均有改善,且观察组的舒张压、收缩水平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优,组间对比(P<0.05)。治疗前,两组的心功能指标变化对比(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的心功能指标均有改善,且观察组的LVESD、LVEDD两项指标与对照组的指标相比更低,而LVEF指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治疗前,两组间的血脂水平指标对比(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HDL-C、LDL-C、TG、TC等各项血脂含量的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的改善情况相比较,水平明显更优,两组间数据对比(P<0.05)。结论: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血压指标,帮助患者更好的稳定病情,治疗效果大大提升,应用价值显著。
肺结节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及其与现代医学对比研究 下载:290 浏览:3052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肺结节的中医病因病机,并将其与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病因分析方面,中医视角强调气血不和、外感邪气、情志内伤等因素,而现代医学更多关注于吸烟、环境污染和遗传因素等生物医学因素。在治疗方法上,中医通过中药、针灸、拔罐等手段寻求整体平衡,而现代医学则侧重于通过手术、化疗、放疗等方法直接针对肺结节。此外,文章还探讨了中医与现代医学在治疗肺结节方面整合的可能性和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新的治疗方法和两种医学体系的结合。本文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帮助理解和处理肺结节这一常见疾病,同时为未来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中医综合疗法联合颈椎零切迹融合器手术治疗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疗效分析 下载:290 浏览:3067
摘要:
目的:探究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R)患者采用中医综合疗法联合颈椎零切迹融合器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对比试验,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于我院治疗的CR患者共计116例为参考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分为进行微创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Zero-P)手术治疗的常规组和在此之上增加中医综合疗法(中药口服+按摩)治疗的观察组,均58例。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统计两组于治疗前(T1)、治疗3d(T2)、治疗3个月(T3)疼痛情况(VAS)和颈椎功能情况(JOA)、患椎椎间隙高度、矢状面Cobb角并比较。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96.55%的治疗优良率较常规组的81.03%有较为明显的提升,P<0.05。在VAS、JOA评分方面,两组于T1时刻的各项评分均无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与T1时刻相比,两组T2、T3时刻的VAS和JOA评分均出现较为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更优,P<0.05。在患椎椎间隙和矢状面Cobb角方面,两组于各个时刻的两项指标均无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而与T1时刻相比,两组T2、T3时刻的两项指标均出现较为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针对CR患者采用中医综合疗法与颈椎零切迹融合器手术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显著缓解疼痛、改善颈椎功能,有效促进后康复进程。
中西医结合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下载:81 浏览:1108
摘要:
中西医结合在肿瘤治疗中取得显著进展,通过整合中医整体观念和西医精准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减轻副作用,实现个体化治疗。研究前景广阔,为肿瘤患者带来新希望。
基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研究进展 下载:90 浏览:985
摘要:
结直肠癌为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疾病,目前尚未形成对其发病机制的明确阐述。由于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并未呈现了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导致诊断难度相对较高,进而导致患者在确诊时多处于晚期阶段,对患者生存质量具有严重影响。临床中针对结直肠癌通常采取手术治疗手段,并与放化疗、分子靶向、中医药治疗方法进行结合,近年中西医结合手段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取得了确切的应用效果,能够缓解患者的不适与痛苦,同时延长患者生存周期。本文基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 下载:110 浏览:1119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作为主要对象,例数选定为78例,通过查阅记录可知,患者入院最早与最晚的时间分别为2021年4月、2022年10月,将奇偶法作为主要的分组依据,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中医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癌性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的变化情况、镇痛总缓解率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癌性疼痛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降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升,同时试验组的其他各项指标值也显著较优,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癌性疼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