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读《苏东坡新传》感悟 下载:166 浏览:1568
摘要:
宋朝是中华诗词文化发展的盛世,《苏东坡新传》的作者李一冰是古往今来对苏东坡研究最痴迷最深入的一位,加之此书作者的独特人生经历,给苏轼以更加透彻的人生分析。本文通过对《苏东坡新传》的阅读,对苏轼在不同时期的人生境遇和代表作品以时间为轴线进行探索列举,以求勾勒一代伟大文豪的人生轮廓和特殊心境下的代表作品。
职《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四心法”的实践与研究 下载:67 浏览:851
摘要: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2020 年版)》 (以下简称“新课标 ”),是基 于 社会发展对中职学生提出的新要求 , 它凝练出五大核心素养 ,对课程 目标 、 内容 、和 评价体 系的进行了一体化设计 。实践探索需理论指引 , 引入五大核心素养作为实践探索 的思想理论指导 ,深度挖掘其应用价值、 阐述其在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四心法”中 的具体实践路径与积极意义,将职教理论与四核心教学的实践进行深度融合,为思政课的 高质量成果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保障。
论冯友兰的人生哲学 下载:51 浏览:601
摘要:
通过对冯先生哲学思想中关于人的本质、人生的本质、修养功夫论以及人生境界和人生哲学形成的背景几个方面探讨人生哲学的基本内涵。冯先生从初期以欲望中道说作为人生哲学的基础,到后期在《新原人》提出四个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最终体现出冯先生希望人能过通过修养提升自身境界达到天地境界。
中职《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析 下载:85 浏览:982
摘要:
在中职教育中,《哲学与人生》作为培养学生哲学素养和人生观念的重要途径,课程中坚持“两个结合”,对用优秀的意识形态占领中职生的思想阵地、促成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达成起到重要作用,课程如何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就成为一项重要的教研教改任务。对此,本文针对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进行研究。
在中职学校“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下载:108 浏览:1147
摘要:
“哲学与人生”课程以“人生”为中心,以哲学的智慧引导学生的生命发展,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进行有意义的思考,从而让他们更好地做人,更好地走向自己的人生道路。而正确地走好人生道路,既要有哲学的启发和指引,又要有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使命感,更要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所以,把生命教育融入到“哲学与人生”之中,是实现这门课程的主要目标。
论老子人生哲学的当代价值 下载:115 浏览:1300
摘要:
先秦道家老子人生观思想具有丰富内涵,身重于物的人生追求、宠辱不惊的人生境界、知己修身顺应规律都体现老子的人生智慧。现今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下,社会竞争加剧,人们的人生观面临重重挑战,精神生活的物化趋势加剧,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悲观厌世主义滋生泛滥。我们应从传统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引导人们不断反思生命的本质和生活的态度等重大人生观问题,启发人们重视精神生活的丰富。
哲学视角下的人生观探索 下载:118 浏览:1378
摘要:
本文从哲学视角探讨了人生观的形成与演变、哲学对人生观的影响以及正确人生观的树立。通过分析人生观在个人和社会中的重要性,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生观的本质和价值,为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疫情背景下网络课堂教学实施与思考——以《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为例 下载:152 浏览:2062
摘要:
本文依托新冠疫情背景,结合我校开展网络线上教学工作的具体情况,主要针对中职药剂专业学生《哲学与人生》课程,开展运用线上教学的方式,借助职教云平台,实现信息化教学改革。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有效链接,以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立体式全方位形成性评价机制,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习惯,适应并有效进行线上学习。
大数据时代下个人生物信息的法律保护 下载:439 浏览:2302
摘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发展,“大数据”逐渐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词语。但是许多经营者在收集用户个人生物信息时并未征求用户本人同意,甚至未尽到应尽的告知义务。在使用时也并不注重用户信息的保护,甚至出现恶意泄露用户生物信息的事故,引起了人们对大数据时代下个人生物信息保护的高度重视。为了遏制网络空间个人信息泄露、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权,应当对个人生物信息进行详细的规定并完善相关立法、构建统一协调的执法保护机制、明确运营商收集和保护个人生物信息的主体责任、完善救济途径,让行业自律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1/1]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