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个体化康复治疗对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影响 下载:256 浏览:2467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个体化康复治疗对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精神病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法,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精神病量表评分、住院患者观察量表评分及功能独立性评分对比分析,得出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功能独立评分、住院患者观察量表评分及精神病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个体化康复治疗在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保障患者有良好的功能独立性,提高患者的住院观察水平,实现患者精神病情况的有效缓解,应用效果较为良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综合医院住院患者陪护人员的管理 下载:122 浏览:535
摘要: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山东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陪护人员的管理措施。方法对住院患者陪护人员从数量控制、风险筛查、疫情调查告知、身份证和陪护证双证管理、辅助检查陪检服务、医保预审核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并通过时点稽查法评价措施落实效果,用信息化手段反馈结果促进质量持续改进。结果 2020年1月28日—3月2日,综合管理实施前1周及实施后第1周,患者与陪护人员比值为1∶1.083和1∶1.002;实施后第2~4周,患者与陪护人员比值分别为1∶0.988、0.932、0.918。3次时点稽查结果显示,实行门禁管理、陪护人员签署告知书、每日2次常规体温监测并登记、无外出就餐等多个项目管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陪护人员电梯入口处双证管理落实率为23%~46%,在医院入口、电梯入口口罩佩戴规范率较高(91%~100%),但住院病区内口罩佩戴规范率较低,3次稽查结果分别为58.76%、61.54%、77.69%。结论住院患者陪护人员综合管理措施落实有效,电梯入口双证管理落实率、住院病区内口罩佩戴规范率较低,需要进一步改进。
ABC临床思维模式运用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 下载:268 浏览:2831
摘要:
目的:通过对住院医师参加规范化培训意愿及培训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探索ABC临床思维模式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分层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按科室进行分层,在我医院住院医务工作者科室内进行随机抽样,预计发放106份。统计这106名住院医师参加规范化培训的意愿以及需求,了解住院医师希望的规范化实践培训方式和时间,分析干扰住院医师参加规范化培训的因素,并采用ABC临床思维模式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行优化,对比改进前后住院医师培训满意度,理论知识评分和实践技能评分。结果:这106名住院医师中认为参加规范化培训是非常重要的有76人,占比71.7%,有参加规范化培训的有74人,占比69.81%%,影响培训质量的因素有,考核标准不足、师资专业文化程度不高、个性化指导不足、个人学习因素。通过改进对临床医师进行规范化实践能力培训的措施后,住院医师在医学知识测试正确率在、临床医师培训满意度,均明显高于改进前。结论:大部分住院医师都有参加规范化培训的意愿。因此,医院要根据有需要的住院医师进行合理培训,采用ABC临床思维模式,优化培训方法,提高规范化培训的质量。
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于老年人腹股沟疝的护理方式和护理效果研究 下载:232 浏览:2629
摘要:
目的:研究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有效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2019年4月-2021年3月本科接诊老年腹股沟疝病患88例,都予以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针对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研究组分别是(18.68±3.26)h、(20.57±2.13)h、(6.59±1.36)d,比对照组(23.01±4.79)h、(27.49±3.58)h、(10.28±2.03)d短,P<0.05。结论:于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用综合护理,利于术后康复进程的加快。
不同层级护理人员搭配管理在儿科住院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36 浏览:651
摘要:
分析在儿科住院部护理管理中执行不同层级护理人员搭配管理的价值。方法:纳入我院儿科住院部2023年1月~12月期间在岗护士30名,均行不同层级护理人员搭配管理,对比层级管理前(2023年1~6月)与层级管理后(2023年7~12月)的护士岗位胜任能力、护理质量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分析护士岗位胜任能力,管理后护士基础知识(97.27±2.03)分、专业技能(97.26±2.14)分、急救技能(96.48±2.05)分、语言交流(97.57±2.03)分、病历书写(96.45±2.48)分均高于管理前(t=11.522,8.322,11.189,11.079,8.176;P<0.05);分析护理质量,管理后护理服务(90.63±8.85)分、护理安全(92.48±6.32)分、护理文书(92.72±5.69)分、基础护理(92.88±6.57)分、健康宣教(94.02±5.42)分均高于管理前(t=4.230,4.135,5.738,8.318,7.065;P<0.05);管理后患儿家长满意度96.67%较管理前76.67%有明显提升(x2=5.192,P<0.05)。结论:不同层级护理人员搭配管理可显著提升儿科住院部护理管理质量及护士岗位胜任能力,同时可改善患儿家长满意度。
心理护理在心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156 浏览:1558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心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评价和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者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内科住院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有效调节和改善患者身心状态,可平衡患者心理,有利于加速患者康复。
优质护理干预对卵巢癌住院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下载:43 浏览:627
摘要:
目的 分析对卵巢癌住院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卵巢癌住院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共计选取44例,均于2023.01-2024.01参与研究,并将随机法作为分组依据,一组设为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一组设为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不同的护理价值。结果 心理状态评分,护理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评分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评分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较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卵巢癌住院患者开展优质护理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患者采取手术室与住院部联合护理对其疼痛程度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下载:72 浏览:701
摘要:
目的:分析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患者采取手术室与住院部联合护理对其疼痛程度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3月接受电切手术治疗的64例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手术室与住院部联合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护理后两组的疼痛和不良情绪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患者实施手术室与住院部联合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其疼痛程度,同时能够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心理障碍现状及影响研究 下载:165 浏览:1844
摘要:
目的: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障碍的实际情况,以及产生的影响作出分析,希望可以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在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到某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癫痫患者中选择4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作出全面分析探究,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来对患者进行分析、评估,以此来明确患者的抑郁、焦虑心境障碍情况。结果:通过研究分析可以明确,在400例研究对象中,出现抑郁心理障碍的患者有192例,抑郁产生几率为48%,出现焦虑心理障碍的患者有218例,焦虑发生几率为54.5%。这也充分说明了,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的比例相对较高,应给予密切关注。结论:在临床实践中,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很有可能会产生心理障碍,尤其是焦虑、抑郁等方面的心理障碍,不能忽视,要联系患者具体情况,提供及时的心理干预和疏导,帮助患者有效减轻心理负担,突破心理障碍,并积极配合之后的治疗。
全程疾病动态管理模式在儿科重症监护室的应用 下载:204 浏览:2143
摘要:
探究全程疾病动态管理模式在儿科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0年9月于我院PICU住院的120例患儿为对照组,选择2020年10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PICU住院的120例患儿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全程疾病动态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PICU住院时间、28d死亡率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PICU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28d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PICU实施全程疾病动态管理模式可以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降低患儿死亡率,提升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危重症专职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下载:200 浏览:2094
摘要:
分析危重症专职护理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本科接诊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n=60)。试验组采取危重症专职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关于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试验组3.33%,对照组16.67%,比较发现:试验组数据更低(P<0.05)。护理质量:试验组达到(98.74±0.82)分,但对照组却仅(92.19±1.71)分,比较发现:试验组数据更高(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用危重症专职护理,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病情恢复更快,护理质量也更高。
放射肿瘤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改革思考 下载:106 浏览:933
摘要:
放射肿瘤学专业是2014年被国家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科目,相比于内外科,放射肿瘤学专业具有本科教学无相关课程、学习内容难、覆盖病种多的特点,针对放射肿瘤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各专业基地或学科 ,依据本专业的自身特点,不断的改革、优化以期提高培训效果及培养出具有临床胜任力的放射肿瘤科医生。本文依据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近几年放射肿瘤基地培训经验提出分阶段分目标进行培训的改革,旨在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员的综合能力。
心理治疗对改善住院乳腺癌患者负面情绪的有效性研究 下载:287 浏览:2766
摘要:
目的 探讨给予住院乳腺癌患者采用心理治疗对改善其负面情绪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92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行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46例)和试验组(46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结果 试验组化疗后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给予住院乳腺癌患者采用心理治疗具有正向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眩晕的临床治疗方法研究 下载:106 浏览:1213
摘要:
目的:对治疗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眩晕的临床方法展开分析研究。方法:在医院神经内科中选择88例存在眩晕症状的住院患者,将这些患者分为普通组与针对组,普通组患者是采用普通的方法进行治疗,针对组患者则是结合患者的症状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在两组患者治疗结束之后,根据患者之间治疗结果的对比,从而判断出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治疗效果上,针对组患者的效果更强,患者的眩晕症状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在满意程度上,针对组患者对治疗过程的满意性较高。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在进行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眩晕治疗的时候,针对性治疗方法的结合应用具有较强效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微生物检验技术对住院患者感染的控制效果探讨 下载:51 浏览:584
摘要: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技术对住院患者感染的控制效果。 方法:从本院住院患者随机选择半年内患者病例资料分析,筛选100例50岁到70岁的住院患者资料,分析患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情况,同时分析医院防感染工作的开展情况。管理100例患者的防感染工作时,其中50例为常规管理(A组),另外50例为微生物检验技术支持管理(B组)。 结果:住院患者的满意度情况,B组为92.00%,A组为80.00%,差异明显(P<0.05);A组肺部感染率为12.00%,B组肺部感染率为4.00%,组间差异明显(P<0.05),在伤口感染中A组为20.00%,B组为16.00%无明显差异,此时P>0.05;A组出现10.00%投诉率,B组出现2.00%投诉率,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结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结合住院患者感染控制工作需求,做好常规医院内源性感染工作,提升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应用效率和科学性,能够有效提升当前住院患者的感染控制工作效果,降低患者投诉率及提升患者对医院服务工作满意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焦虑恐惧心理的干预对策 下载:299 浏览:3627
摘要: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患者心理特点,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针对出现的焦虑恐惧心理,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给予正面引导。结果:针对伴有焦虑恐惧情绪的患者,在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后,辅以认知行为干预、放松训练、沟通及正念减压疗法,疏导了心理压力。结论:通过对住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焦虑与恐惧心理问题,正确判断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医护人员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方法。
急性创伤性血气胸急诊手术的护理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625 浏览:3711
摘要:
目的:针对急性创伤性血气胸急诊手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案护理,分析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19年8月收治的急性创伤性血气胸急诊手术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比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创伤性血气胸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缩短住院时间,该护理方式值得推广。
白内障住院患者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 下载:219 浏览:2297
摘要:
目的:探讨白内障住院患者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方法:对影响白内障住院患者安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讨论,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影响安全的因素被解除,安全伤害事件少。结论:正确评估白内障患者的不安全因素,制定、落实相应的护理防护措施,是确保患者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
浅议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预防与护理措施 下载:99 浏览:1134
摘要:
针对住院患者而言,跌倒和坠床给患者带来的伤害和痛苦是不可忽视的。尤其对于一些年纪较大的患者,跌倒和坠床不仅会让患者的身体难以在短时间内康复,而且还有可能因为摔伤引发更多更严重的并发症,进而对患者的病情甚至生命造成一定的威胁。为了减少住院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发生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本次研究从患者视角,结合预防和护理的实践,深入探讨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预防与护理措施,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服务。
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 下载:223 浏览:2297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自2017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所接收并进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60例,按照入院接收治疗的前后顺序进行分组,前30例为比对组,后30例为研究组,比对组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护理前两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差距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研究组的SAS评分、SDS评分皆小于比对组,P<0.05。结论:患者的心理情绪对病情以及治疗效果都是有影响的,在对恶性肿瘤进行治疗的同时,需要科学有效的护理进行配合,将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患者,使用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干预,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改善,能够将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降低,对病情有例。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