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浅谈对商业秘密的刑法保护 下载:95 浏览:1306
摘要:
通常而言,基于商业秘密权利主体的性质及其保障的法律途径,我们将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归于私法的范畴。我国《民法典》第123条规定,商业秘密与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及作品、商标一样,同属于知识产权权利人享有的权利客体。《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民法典》实施前,我国私法(一说《反不正当竞争法》并非纯粹的私法,是兼具公法性质的私法)领域对商业秘密保护最重要的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商业秘密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简称《审理商业秘密规定》则是自2020年9月12日起施行的审理涉商业秘密民事案件的专门司法解释。如果说我国私法领域已经初步构建了从法典、专门法到司法解释“三位一体”的商业秘密保护体系,那么对商业秘密的刑法保护则是将商业秘密的保护上升到了公法的范畴。
我国商业秘密保护的经济法规制 下载:396 浏览:3339
摘要:
改革开放四十二年以来,中国商业经济处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状态。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越演越烈,而处于知识信息的时代中,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商业秘密成为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和经济竞争中的核心资源,被称之为“秘密武器”。因此商业秘密的保护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有些人为了获得巨额利润或者其他目的,而采取非法手段获取商业秘密,侵犯商业秘密的现象越来越复杂,侵权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客体认定的复杂化,经营者、非经营者、单位或者是个人都有可能侵犯商业秘密合法持有人权益。侵犯商业秘密的案件数目日趋上升,侵犯涉及的标的额越来越大,后果日益严重。
网络环境下我国商业秘密保护存在的问题 下载:275 浏览:3211
摘要:
增加关于商业秘密具体内容的规定,应该对现有的相关法律进行修改补充,结合网络环境的特殊性,使这些法律能够更具操作性和适用性。在实践中网络环境中商业秘密的解释、认定缺乏法律依据,立法上的“空白地”在很大程序上影响了对商业秘密的有效保护。应当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增加关于商业秘密具体内容的法律规定,准确界定商业秘密的范围,以期更好、更充分地保护商业秘密,还应在现有法律中完善侵犯商业秘密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人工智能发展中的法律问题探析——以ChatGPT为例 下载:436 浏览:2500
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改革了人们传统的工作方式,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与此同时,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滥用,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风险和挑战。以近期出现的对话式大型语言模型ChatGPT为例,自其出现就在国外各大平台掀起了一阵浪潮,但是随之带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人工智能技术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涉及到法律层面,人工智能技术的滥用对个人隐私保护以及商业秘密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传统的法律体系带来的冲击不容忽视。为此,我们应积极应对,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规制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以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1/1]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