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67 浏览:512
摘要:
目的:通过对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相应的影响因素,并展开系统化分析。方法:筛选2021年3月——4月30日为本次研究时间,筛选这一时段内,在某市5家医院神经外科工作的护理人员100名作为参与者纳入研究。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评分标准,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可将其分成两组,评分低于160分为良好组,评分高于160分为较差组。在对两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对影响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00名参与调查的护理人员中,心理状况良好的74人,SCL-90 平均分值为(128.72±10.98)分,为良好组(74%),心理状况较差的26人,SCL-90 平均分值为(213.97±26.12)分,为较差组(26%)。组间比较,较差组的低级职称(88.46%)、较高工作强度(69.23%)、医疗纠纷经历(46.15%)以及外界支持不足(69.23%)所占比率明显高于良好组,(p<0.05)。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低级职称、较高工作强度、医疗纠纷经历以及外界支持不足是对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重要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且(p<0.05,OR>1)。结论: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并不理想,临床需要在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相关影响因素的同时,给予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多关注,以确保其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
产科护理人员在妊娠合并症中产妇母乳喂养的护理效果探究 下载:137 浏览:1351
摘要:
目的:分析产科护理人员对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纳入94例妊娠合并症产妇,将其作为样本,双色球法分组,即对比组、调查组,均有47例样本,前者以普通护理为方案,后者以母乳喂养指导为方案,研究在2022年4月-2023年4月落实,了解产妇喂养知识掌握情况,比较母乳喂养结果,评估产妇心态,调查满意度。结果:经四个方面评估产妇喂养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在调查组高于对比组,P<0.05。各组母乳喂养率统计后有差异,调查组高于对比组,分别为85.11%、61.70%,P<0.05。施护前经SAS、SDS了解各产妇心态,在调查组、对比组间无差异,P>0.05。施护后经SAS、SDS了解各产妇心态,在调查组低于对比组,P<0.05。满意率统计后有差异,调查组高于对比组,分别为91.49%、72.34%,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人员引导下能提高妊娠合并症患者对喂养知识的了解度,可保持良好心态,提高母乳喂养率,满意度高。
不同层级护理人员搭配管理在儿科住院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36 浏览:645
摘要:
分析在儿科住院部护理管理中执行不同层级护理人员搭配管理的价值。方法:纳入我院儿科住院部2023年1月~12月期间在岗护士30名,均行不同层级护理人员搭配管理,对比层级管理前(2023年1~6月)与层级管理后(2023年7~12月)的护士岗位胜任能力、护理质量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分析护士岗位胜任能力,管理后护士基础知识(97.27±2.03)分、专业技能(97.26±2.14)分、急救技能(96.48±2.05)分、语言交流(97.57±2.03)分、病历书写(96.45±2.48)分均高于管理前(t=11.522,8.322,11.189,11.079,8.176;P<0.05);分析护理质量,管理后护理服务(90.63±8.85)分、护理安全(92.48±6.32)分、护理文书(92.72±5.69)分、基础护理(92.88±6.57)分、健康宣教(94.02±5.42)分均高于管理前(t=4.230,4.135,5.738,8.318,7.065;P<0.05);管理后患儿家长满意度96.67%较管理前76.67%有明显提升(x2=5.192,P<0.05)。结论:不同层级护理人员搭配管理可显著提升儿科住院部护理管理质量及护士岗位胜任能力,同时可改善患儿家长满意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内不同批次护理人员心理状况的调查 下载:262 浏览:2647
摘要: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隔离病房内不同批次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和睡眠状态。方法:对绵阳市NCP疫情开始以来进入者隔离病房内工作的护理人员采用9条目健康问卷抑郁筛查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价心理健康水平和睡眠状态。结果:(1)首批进入隔离病房的护理人员抑郁、焦虑水平高于其他批次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睡眠总分高于其他批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第三批隔离病房内护理人员与第二批次比较,在抑郁、焦虑水平和睡眠评分无明显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第四批隔离病房内护理人员与第三批次和第二批比较,在抑郁、焦虑水平和睡眠评分方面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CP疫情期间隔离病房内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和睡眠质量均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通过积极进行干预后可得到改善。
综合三甲医院急诊护理人员心理弹性的大样本研究 下载:187 浏览:2049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三甲医院急诊护理人员的心理弹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中文版CD-RISC心理弹性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人员心理弹性均分(66.41±12.67)处于较低水平,且心理弹性低分组护理人员得分显著低于高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年龄、职称、工作年限及是否参加2003年非典相关工作的护理人员心理弹性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三甲医院急诊护理人员承受巨大心理压力,心理弹性水平较低,影响其身心健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临床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影响的相关研究 下载:232 浏览:2343
摘要:
目的:探究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对临床护理人员的心理影响及所采取的有效干预方式。方法:对我院疫情期间护理人员采用特制的调查问卷进行相关调查,对不同岗位不同工作阶段的护理人员所产生的不同心理障碍进行分析及干预。结果:研究发现,此次疫情对不同岗位不同阶段的护理人员的心理影响不同,忧虑在调查人员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担心和压抑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能力中,各组学习能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应急能力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早进行合理有效的心理干预,消除心理障碍,或可显著改善护理工作者的心理状态进而提高临床工作效率。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原因及处理对策 下载:322 浏览:3968
摘要: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其已经成为了国际极为关注的突发性质公共卫生事件,我国已经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到了乙类传染病之中并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管理操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极为迅速的传播力,且涉及范围广泛、传染性极强,又没有特异性治疗措施,因此,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同时也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性;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在面对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同时还承担着面对疫情的心理压力,此次研究采用文字阐述的形式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原因及处理对策进行综述。
影响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心理的因素分析 下载:121 浏览:1284
摘要:
目前,人们越来越重视医疗服务体验,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与期望均较高。在高强度工作及紧张的护患关系中,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低于正常水平。心理健康状况差不仅会影响护理队伍健康发展及护理人员自身健康,还会直接影响医疗服务治疗,降低患者的就医满意度,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就影响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心理的因素进行简要分析。
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下载:122 浏览:1311
摘要:
神经外科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且年老体弱及生活无法自理的患者较多,这明显增加了临床护理难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护理理念的不断更新,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升高。因此,提高对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服务水平,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增进护患关系成为临床重点关注的问题。现报道如下:
分层级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士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519 浏览:5264
摘要:
目的:研究分层级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士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神经内科的19例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并于2018年9月开始实施分层级护理模式,分别选取实施前(2017年8月-2018年8月)、实施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各收治的260例患者进行对比,评价分层级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护理专业技能评分结果显示,在实施分层级护理模式后,我院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评分、护理态度评分、沟通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同时进一步观察后,发现实施后神经内科的投诉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等显著改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分层级护理模式满足神经内科护理管理的要求,本次研究结果证明该护理方法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赢得患者满意,所以值得推广。
护理人员配合危重病人抢救专题报告 下载:86 浏览:997
摘要:
目的 分析护理人员在配合危重病人的抢救中的作用及存在问题的对策。方法 根据时间段将2020年1月~2020年6月份作为对照组,2020年7月~2020年12月份作为研究组,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0年12月护理人员在配合危重病人抢救中的作用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整理出对策。2020年7月~2018年12月采用整理护理对策后的护理方案,将两个时间段的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展开对比。结果 研究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很多,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很多。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护理人员配合危重病人抢救能够明显优化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十分值得持续临床推广与应用。
优质护理提升超声科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作用研究 下载:64 浏览:727
摘要:
目的:评估在超声科开展优质护理对护理质量的积极影响。方法:评估对象选择于2022.3~2023.2在我院超声科就诊的90例患者和就职的护理人员20名,随机分组评估,施以优质护理的45例患者和10名护理人员纳入试验组,施以常规护理的45例患者和10名护理人员纳入对照组,对比和观察护理质量和效果。结果:与对照组(20.15±0.25)分、(20.20±0.23)分、(19.58±0.35)分、(19.45±0.46)分、(80.45±3.20)分对比,试验组护理质量(护理操作、环境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沟通、总分)(24.45±0.30)分、(24.56±0.18)分、(23.95±0.23)分、(24.15±0.45)分、(96.15±1.15)分明显较高(P<0.05);与对照组对比,试验组患者护理后负性情绪评分明显较低(P<0.05);与对照组(13.33%、11.11%)对比,试验组护理投诉率(0.00%)和护理纠纷率(0.00%)明显较低(P<0.05);与对照组(80.00%)对比,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7.78%)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超声科开展优质护理效果突出,可促进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提升,使患者负性情绪减轻,降低护理投诉率和纠纷率,可使护理满意度提升,建议推广。
护理应急预案情景演练在护士提升应急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93 浏览:1106
摘要:
目的:研究护理应急预案情景演练在护士提升应急能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定我院2020年2月-2023年2月接受培训的240例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依据培训环节方法差异,分为护士数相同的两组,分别为护理应急预案情景演练组(干预组n=120例)和专科护士常规培训组(对照组n=120例),对两组护士培训后的结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干预组在应急能力评分、操作技能成绩评分、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上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士在个人考核满意度100%(120/12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96/12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培训中护理应急预案情景演练的应用价值突出,对比一般常规培训模式,在提高护士的理论技能和实践技能上均凸显了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大力实施推广
社区医院内外科护理质量评价与改进策略研究 下载:103 浏览:1082
摘要:
社区医院内外科护理质量评价与改进策略研究旨在通过构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护理质量现状、制定改进策略以及评价改进效果,提高社区医院内外科护理质量水平,满足患者对高质量护理的需求。通过构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并实施改进策略,对改进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改进护理人员培训、优化护理服务流程等措施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研究为社区医院内外科护理质量评价和改进提供了参考,提升了医院竞争力。
对康复科护理人员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效果分析 下载:288 浏览:2889
摘要:
目的:将精细化管理在康复科护理人员管理中的影响作为探究方向,分析管理改善措施。方法:为得到有效结果,本次于医院2018~2019年进行试验,分为两组,2018年将常规管理模式为主,2019年作为观察组使用精细化管理。为进一步的得到用于分析的数据,对两组康复科护理人员的管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将不同管理方案效果进行对比,以数据指标作为衡量标准,分析管理结果改善情况,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大,从统计学角度上来看,p<0.05,具有实际对比价值。结论:在施加精细化管理管理后,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更加满意,使意外事故发生情况有所降低。
分层次多元化培训对护理人员的影响 下载:122 浏览:1605
摘要:
探讨分层、多样化培养模式在护士临床护理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以我院参加临床护理训练的24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参加训练的120名护士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训练方式进行干预),将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间参加训练的120名护士作为研究组(采用分层的、多样化的训练方式进行干预)。对两组护士在训练中的作用进行比较。结果;在经过培训之后,研究组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知识、临床护理技能、护理培训的满意度评分都比对照组的护理人员要高(P<0.05)。结论:在护士临床护理训练中,实行分层、多元化的训练方式,效果比较明显,加强护士的整体护理能力,促进了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提升医院的护理质量。
妇产科护理人员工作效能感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146 浏览:1986
摘要: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士工作效能感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3月份我院妇产科护理工作人员60例,运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工作倦怠量表对其工作效能感状况进行了评价,并运用多因素回归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60例护士中,GSES 评分为(18.66±2.05)分、 MBI 评分为(80.25±5.77)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职称、学习技能、工作倦怠是影响护士工作效能感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妇科护士的工作效能感水平总体偏低,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其主要原因是年龄、职称、学习技能等方面的影响,需要对其进行干预。
针对新入职护理人员心理管理的研究 下载:172 浏览:2522
摘要:
医院每年都会招收新入职的护理人员,当他们步入陌生的工作环境后,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影响护理工作效果。所以,护士长应做好新入职护理人员的心理管理工作。
军队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管理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下载:152 浏览:2045
摘要:
目的:对军队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管理的难点与对策实施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某军队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中的护理人员30例,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护理人员管理中的问题,并编制对策进行解决。结果: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问题主要是质量管理、器械管理以及职业防护等,所占比例分别是34%、38%、30%,其中质量管理中,灭菌监测不科学占16%,人员配置有问题占8%,供应中心规划不合理占10%;器械管理中,器械认知不好占12%,器械管理不重视占26%;职业防护中,工作环境不好占8%,器械消毒不重视占8%,防护意识不强占14%。结论:军队消毒供应中心需重视护理人员管理,以提升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以改善工作环境,减少安全事件的发生。
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防护进展 下载:151 浏览:1941
摘要:
在手术室中,护理人员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由于诸多职业危害的存在很容易影响手术效果,这就需要针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进行有效防护,对护理人员需要进行规范化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职业危害,这样也能够让护理人员保持端正的工作态度,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本文主要针对手术室中的护理人员,阐述了职业危害的相关因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