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的探索 下载:30 浏览:350
摘要: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目前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显著的公共健康负担。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支气管扩张剂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主要针对症状控制和急性加重的预防,无法逆转疾病进展或直接干预疾病的核心病理机制(如慢性炎症和免疫失衡),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抑制剂)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革命性工具,其独特的免疫调节潜力,能成为COPD治疗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吗?本文就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COPD的可能性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综述,旨在为COPD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的效果研究 下载:55 浏览:920
摘要:
探讨在无痛胃镜检查中采取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到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无痛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50,无痛胃镜检查中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与研究组(n=50,无痛胃镜检查中采用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对比麻醉效果、不同时间点HR、SpO2、MAP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麻醉药物起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离室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麻醉后HR、SpO2、MAP均有所降低,T0、T1时间点HR、SpO2、MAP无显著差异,P>0.05;T2、T3、T4时间点,研究组HR、SpO2、MAP均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无痛胃镜检查中采取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能够稳定机体应激指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可缩短苏醒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
变电站运行中的设备维修检查技术 下载:46 浏览:518
摘要:
社会生产以及人们生活中对电能的需求正在逐步增大,这在推动电力事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变电站的运行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尤其是一些大型工业园区的建设,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不容小觑。为能满足不同的供电需求,变电站中的变电机组规模更加庞大,其中涉及大量决定变电运行质量的关键变电设备,各类变电设备的运行质量对变电站的整体运行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因此,迫切需要采用有效的设备维修检查技术提升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下文便围绕变电站设备的检查和维修技术进行分别研究。
DR与螺旋CT检查在胸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下载:267 浏览:2921
摘要:
目的:研究胸部创伤诊断当中利用DR、螺旋CT检查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医院治疗疑似胸部创伤治疗患者入组,共选取90例2018.9-2021.5期间入院者,为患者均实施数字放射摄影(DR)、螺旋CT检查,对比患者手术病理确诊结果,分析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及误诊率、漏诊率结果,对比损伤类型诊断符合率。结果:在90例检查患者中,手术病理胸部创伤阳性85例,CT诊断的灵敏度、准确率、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对比数字放射摄影均具备显著对比优势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误诊率、漏诊率结果偏低,与数字放射摄影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CT诊断在肺挫伤、肺撕裂伤、纵膈损伤诊断中符合率相比数字放射摄影更高,存在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结论:胸部创伤诊断中为患者实施D螺旋CT检查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使临床胸部创伤诊断误诊率降低。
腹部CT检查在结肠肿瘤性肠梗阻中的效果分析 下载:260 浏览:2291
摘要:
目的:在结肠肿瘤性肠梗阻诊断工作中,分析腹部CT检查的临床效果,并评估该措施的可行性、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指标入选时间:2020年12月-2021年10月。选择我院100例结肠肿瘤性肠梗阻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腹部CT检查、X线检查,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上述措施实施后疾病诊断价值进行对比,评估腹部CT检查的有效性。结果:与X线检查相比,腹部CT检查的准确性较高,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腹部CT检查在结肠肿瘤性肠梗阻诊断工作中发挥了显著优势,可以帮助患者提升疾病诊断准确率,对后续针对性治疗措施的实施具有积极意义。
妇科超声检查诊断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临床价值研究 下载:224 浏览:2756
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通过对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妇产科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对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妇产科进行护理治疗的20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其中医护人员通过对20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医护人员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子宫刮诊检查方法,而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检查方法,医护人员对两组患者病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医护人员对对照组患者病理进行检查后,发现100例患者中患有萎缩性子宫内膜有35例,患有子宫内膜增生的患者有30例,子宫内膜炎的患者有20例,患有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有10例,患有子宫内膜癌的患者有5例;而观察组患者中患有子宫内膜增生的患者有40例,子宫内膜炎的患者有30例,患有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有20例,患有子宫内膜癌的患者有6例,患有萎缩性子宫内膜有4例。因此,可以医护人员通过借助超声检查方式对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病理进行分析,可以明显发现患者子宫内膜出现病变情况。结论:医护人员通过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方法,可以清楚准确的了解到患者病理,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理对症下药,可以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被广泛推广使用。
冰冻病理技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效果及价值研究 下载:28 浏览:1040
摘要:
目的:探析冰冻病理技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起止时间: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抽取这一时间段中在我院就诊的2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经组织活检、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观察对象,基于患者的病理切片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常规石蜡切片诊断)、分析组(100例,冰冻病理技术),对比两种方式诊断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组织取样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相较于对照组(7200.12±100.37)min,分析组患者诊断结果确诊时间(30.28±10.06)min更短(P<0.05);两组患者临床诊断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诊断中,常规石蜡切片和冰冻病理技术均有着较好的诊断准确性,且冰冻病理技术在临床诊断时间上更有优势,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DR放射检查技术在临床急诊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下载:36 浏览:1465
摘要:
目的:分析临床急诊中应用DR放射检查技术诊断胸腹创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择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50例胸腹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DR检查和CT检查。以患者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统计并比较DR与CT对胸腹创伤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对照病理检查结果,DR对胸腹创伤的诊断符合率为91.33%,CT的诊断率为97.33%,CT高于DR,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胸腹创伤临床急诊中,DR放射检查技术与CT的诊断符合率相当,但DR操作更简便易行,费用也较低廉,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听力学检查结果及其临床效果研究 下载:38 浏览:687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听力学检查结果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将2020.05-2021.10期间中,从我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中,随机选择9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根据患儿的症状进行分组,包括有症状耳114耳为观察组,以及无症状耳76耳为对照组,对2组患儿进行听力学检查,对比检查结果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鼓室导抗图、ABR、DPOAE异常检出率相比对照组患者明显要高,(P<0.05),且观察组患儿至少一项结果异常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听力学检查,临床可采用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测试方法,检查效果显著,可有效的提升检出率,减少误诊与漏诊的现象,值得推广。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CT表现体会 下载:272 浏览:2409
摘要: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CT表现。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48例疑似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CT检查与X线检查,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检查效果。结果:CT检查诊断准确率是97.92%,X线检查是85.42%,CT检查比X线检查高(P<0.05)。结论:CT检查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不仅能够清楚的显示病变位置、病情严重程度,且能够为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值得临床采纳、推广。
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肌瘤的诊断效能分析 下载:285 浏览:2738
摘要:
目的:以子宫肌瘤患者为对象,探究联合开展腹部超声检查与阴道超声检查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时段我院接收的94例疑似子宫肌瘤患者为对象,对研究所选病例均行腹部超声、阴道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探究腹部超声、阴道超声和二者联合检查的诊断效果。结果:以手术病理为诊断金标准,在研究选取的94例疑似子宫肌瘤患者中,经手术病理诊断有89例确诊,诊断准确率是94.68%。以手术病理为诊断金标准,对确诊患者予以腹部超声、阴道超声和二者联合检查,诊断准确率分别是76.40%、86.52%、97.75%,联合检查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一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比较灵敏度、特异度方面,相比行腹部超声(72.50%、81.63%)、阴道超声(77.50%、83.67%)的单一检查,联合检查(92.50%、95.92%)后患者的所占比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鉴别诊断子宫肌瘤中,相比腹部超声、阴道超声单一检查,二者联合应用诊断准确率高,减少漏诊、误诊发生,为后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支持。
观察不同的微生物检查方法在妇科炎症感染中的检查效果 下载:37 浏览:1790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的微生物检查方法在妇科炎症感染中的检查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确诊的100例妇科炎症感染患者,均收治于2022年02月-2023年01月,随机分成观察A组(n=50,以培养法进行微生物检验)、观察B组(n=50,以凝集法进行微生物检验),对两组阴道内念珠菌检出阳性率、微生物检验培养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A组检出40例阳性,10例阴性;观察B组检出38例阳性,12例阴性,两组阴道念珠菌检出阳性率分别为80.00%、76.00%,X2=0.233,P=0.229>0.05。观察A组微生物检验培养时间为(7.23±0.65)d,观察B组为(1.06±0.09)d,t=66.486,P=0.001<0.05。结论:为妇科炎症感染患者应用凝集法和培养法的阳性检出率相当,但前者在培养时间方面相对更有应用优势,因此,建议临床可将凝集法作为初筛方案,最终联合培养法确诊,这样更能够将检验准确率提高,为临床治疗、诊断疾病提供更多参考。
医学影像诊断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 下载:66 浏览:903
摘要:
目的:本文调研的重点在于为冠心病的病患进行临床医治的过程当中,使用医学影像进行病症的诊断操作对病症医治产生的价值。方法:调研过程使用的是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调研的时间段是在2018年12月份到2019年9月份之间,这个阶段调研人员将病患的一般资料以及临床资料进行提取之后,展开对比分析操作。其中常规组的病患使用常规冠脉造影技术方式来进行病症的检查和诊断,而调研者病患就是使用CT技术来进行病症的检查和诊断,即多层螺旋CT,最终对两组病患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调研组病患最终的病症检出率都明显优于常规组的病患,其中调研组病患的检查灵敏度为97%,特异度为91%,检出率为93%。常规组病患的灵敏度为87%,特异度为81%,检出率为90%。结论:在对患有冠心病的病患进行临床医治时,如果医疗工作者能够使用CT检查技术的方法,对病患具体的患病情况进行分析,那么最终的医治成效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因为这种检查方法对该病症的了解情况更加深入。
超声影像检查技术在妇产科急腹症临床诊断的应用分析 下载:69 浏览:865
摘要:
目的:分析超声影像检查技术诊断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9年2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64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进行超声检查,并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参照,分析超声检查急腹症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超声检查急腹症患者61例,诊断准确率为95.3%,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影像检查技术的诊断准确率较高,用于检查妇产科急腹症,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经阴道超声与宫腔镜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应用探讨 下载:75 浏览:199
摘要:
目的:相关数据调查表明,妇科每年接收的异常子宫出血病例极多,绝经期女性出现异常子宫出血占比在70%以上,所以,对于异常子宫出血病症要高度重视,只有早期诊断确定病症才能积极治疗,帮助患者早日转归正常生活,本次就以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诊断为出发点,实施经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的效果实施系统分析。方法:在此次调研当中,选入以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接收的病例为主,共有40例,均在入院时确定是异常子宫出血现象,以诊断方式对患者实施分组,经引导超声确定是对照组,宫腔镜诊断为观察组,此次调研当中病理活检结果是金标准,观察患者疾病检出率,对诊断敏感性、阳性预测值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对所有病例进行了临床诊断,检出率方面来讲,对照组更为突出;比较显著真阳性率,显示观察组较高;查看诊断敏感性方面,对照组较低,而且该组阳性预测值也不是很高(P<0.05)。结论:主要对异常子宫出血症状进行了临床诊断,运用不同的临床诊断方法显示宫腔镜检查效果更为突出,而且检出率优于对照组。
化学发光法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素与C肽水平的临床诊断价值 下载:30 浏览:697
摘要:
探讨观察化学发光法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素与C肽水平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选取医院收治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设为疾病组与健康组;两组患者均按照研究要求提供血样,两组患者的血样均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统计疾病组、健康组患者的血清胰岛素、血清C肽水平。结果:疾病组的血清胰岛素、血清C肽水平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血清胰岛素、血清C肽两项指标时应用化学发光法,检出结果更可靠,检查耗时更短,值得临床推广。
腹部CT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价值及准确率分析 下载:76 浏览:876
摘要:
目的:针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患者,对其采取腹部CT检查,观察探讨其诊断价值以及准确率。方法:从本院选取为十二肠溃疡穿孔的患者共计60例,将其时间段设置在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内收治,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形式展开分组处理,分为2组,每组各自按照各自30例患者予以选取,对照组所含括的患者均实施X线检查,观察组所涉及患者均实施CT检查,以临床手术后病理检查指标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效果以及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准确率数据显示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灵敏度、准确度数据显示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对其选择X线以及CT检查后,显示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更突出,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度,更优于X线检查,值得推广于临床。
持续质量改进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管理领域的应用价值 下载:32 浏览:1630
摘要:
目的:分析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管理领域中提供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分析效果。方法:收集我疾控中心在2023.2-2024.2月份的80份微生物样本进行研究,其中2023.2-2023.8月未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措施,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2023.9-2024.2月份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措施,两组微生物标本的数量均为40份,对两组管理质量、相关指标的达标率和管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管理质量显佳,指标达标率更高,管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微生物检验中开展持续质量改进,可以提升其管理质量,提高指标达标率,提升管理满意度,值得提倡。
慢性乙肝中医证型与血常规检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下载:238 浏览:2319
摘要:
目的:对慢性乙肝中医证型与血常规检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之间收集的慢性乙肝患者200例,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和中医证型检查,采取统计学方法分析检查结果,研究慢性乙肝中医证型和血常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对本组患者进行中医证型诊断后显示本组的100例慢性乙肝患者中包括10例肝胆湿热型、50例肝郁脾虚型、13例瘀血阻络型、16例肝肾阴虚型和11例脾肾阳虚型。肝郁脾虚型RBC、HGB指数水平最高,肝肾阴虚型PLT、WBC指数水平最高,组间数据相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临床中医医生可以运用中医证型和血常规检验结果的相关性,有助于对慢性乙肝患者中医辩证分型的结果进行评判,为以后的对证治疗奠定了可靠的基础,确保病人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值得在以后的实践中大力推广。
活络镇痛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探讨 下载:30 浏览:1725
摘要:
目的:建立活络镇痛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05、1106的指导原则,对活络镇痛片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方法及控制菌的检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活络镇痛片具有一定的抑菌性,采用常规平皿法和供试液稀释法测定需氧菌总数,回收率低,不符合回收率要求; 采用中和剂法开展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方法适用性方法验证,显示回收比值均在0.5-2.0之间。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作为活络镇痛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1/10]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