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海洋生态环境公益诉讼中惩罚性赔偿适用问题研究 下载:40 浏览:412
摘要:
海洋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以实践为驱动力,以制度为凭借,契合了海洋治理的时代需求。推动该制度的制定,既面临环境公益诉讼本身的定位之异、惩罚性赔偿的适用冲突,又涉及海洋案件调查举证之难、评估鉴定之困。从法益内涵、制度规定、诉讼主体深层次剖析惩罚性赔偿与公益诉讼的恰适性、与传统民法理论建构的逻辑承接性,以及运用在海洋环境保护的可践性,可奠定海洋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运用制度性思维明晰赔偿权利人的主体结构、赔偿的程序规则及配套规则,方能以"公益"之吴钩和"惩罚性赔偿"之利剑,维护海洋生态环境之健康。
典权入法的法律问题研究 下载:49 浏览:638
摘要:
典制是我国古人在交易中经过反复琢磨,凝结出来的智慧结晶,民间交易习惯是其滥觞,自有其存在商业和经济逻辑。《民法典》物权编设立典权制度在诸如弘扬传统法律文化,推动不动产制度鼎故革新等多个方面具有抵押权等制度无法比拟的优势,即便社会发展进步如斯,但其在现如今的社会中仍具现实意义。然,典权的权利属性是此制度需要厘清的关键问题,是关乎其存废,亦是典权进入《民法典》物权编的拦路虎,本文将通过厘清典权的法律属性,论证物权编设立典权的必要性,并尝试通过立法维度,力求重新激活典权,将逐渐式微的典权制度拉回大众的视野。
论高空抛物坠物行为的民法典治理 下载:79 浏览:1053
摘要:
在我国长期发展过程中,一直持续做出了刑法修订工作,特别是针对高空抛坠物行为的出现,存在一定公共危险性,必须要进行管制或者是经济处罚等。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在当前行业人士观点当中认为,在民法典条例中,或者能够将高空抛物坠物行为纳入其中开展治理。基于此,文章对高空抛物坠物行为的民法典治理内容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胎儿利益的民法保护 下载:79 浏览:1059
摘要: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民法总则》)第16条明确了胎儿利益保护的规定,但其所明示的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的胎儿利益保护类型已不能满足现实生活中胎儿利益保护的扩张需求。同时,由于不同的法官对该条款的理解存在差异,司法实践中存在着大量同案不同判的现象。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第16条内容沿袭了《民法总则》第16条之规定,故在之后的实践适用中仍将囿于如上困境。基于此,应当明确胎儿的民事法律地位,扩大胎儿利益的保护范围,并及时出台相关的立法司法解释或操作办法,以期为现行《民法典》第16条的理解与适用有所助益。
《民法典》视域下个人信息法律保护路径研究 下载:97 浏览:1419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越发重视个人信息保护。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个人信息很容易泄露等问题。生活各方面都涉及个人信息,信息泄露很容易引发纠纷,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民法典》作为独立部门,其目的是保护群众的个人信息。下文中,将主要针对《民法典》视域下个人信息法律保护路径进行深入分析,以此来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我国民事自助行为的立法研究——《民法典》第1177条 下载:152 浏览:2031
摘要:
《民法典》第 1177条规定新增了自助行为这一免责事由,但过于笼统模糊,对于实施条件、程序均无清晰限制,也未明确具体适用范围,对司法实践中的统一认定标准依然未作说明,实际可操作性不强,法官尚不能直接适用。应规范制度设计以弥补不足,避免权利的滥用。
民法人文关怀理念下的居住权制度 下载:157 浏览:2645
摘要:
当前,中国的民法典已经稳步施行并且保障社会正常运行两年有余,作为一部既贴近实际,又面向未来的民法典,新时代下的民法典更加关注到了法律服务于民、以民为本的人本价值理念的重要性。居住权的设置很好的回应了老年群体养老的社会需求现状、以及妇女儿童甚至是特殊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等现实问题,本文将从人文主义关怀的视角出发,分析居住权制度设置的现实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一些建议。
试析《民法典》中居住权法律适用问题 下载:108 浏览:1332
摘要:
在《民法典》当中,居住权的制度属于我国物权编制当中的一项对人们生活居住需求进行满足的制度,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实际居住需求的同时,利用房屋的形式来实现了多元化路径的拓宽。但是,法律主要在于实施的过程,居住权制度在我国的制度体系当中属于全新的制度体系,开始阶段主要在与法律层面的设定。在设定的规范制度当中,《民法典》比较偏向于居住权制度方面的原则性规则指导,但是实际的法律应用方面仍然处于比较笼统的状态当中,因此需要补充完善居住权制度的具体规则,以此来实现法律方面的精确指引。
离婚经济补偿制度的适用研究 下载:79 浏览:1005
摘要: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再次强调了家庭建设的重要性。不仅提倡家庭应该建立良好的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而且还强调了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2001年修订的《婚姻法》到目前前的《民法典》,离婚经济补偿制度其应用范围得到了扩展。在这一过程中,家务劳动所带来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并为承担更多家务劳动的一方提供了经济补偿的权利。这不仅体现了对这一方的尊重和认可,还有助于促进家庭内部的合理分工和夫妻之间的真正平等。离婚经济补偿旨在在确保婚姻自由的基础上,给予经济地位较低且主要承担家务的女性一方在离婚时经济补偿的权益,这有助于缓解因婚姻付出过大代价而导致的夫妻之间的发展不均衡。为更有效地维护那些在家务劳动中付出更多的一方的权益,我们应该尽速完善离婚经济补偿的制度,并予以大力支持。
《民法典》视域下个人信息侵权的法律规制 下载:562 浏览:2067
摘要:
个人信息安全一直是我国十分重视的问题。在《民法典》视域下,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制定了相关规定,但个人信息侵权与传统侵权案件不同,目前仍存在侵权主体不明、举证难、损害赔偿不足等现实问题需要解决,可以从侵权主体、举证责任、责任承担方式三方面予以改善个人信息侵权现象。
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法律问题研究 下载:599 浏览:2718
摘要:
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1232条将惩罚性赔偿适用于环境侵权案件之中,体现出国家保护环境的决心与态度,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之前同质赔偿规则的漏洞,维护了公民个人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本文在对我国目前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条款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其存在之不足,并试着提出完善建议。
[1/1]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