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论我国环境损害鉴定主体的法律责任 下载:215 浏览:2248
摘要:
目前我国的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屡见不鲜,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重视程度却与日俱增。在这种情势下,要想妥善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有一套科学健全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来应对愈发严峻的环境形势。其中,环境损害鉴定必然是最为重要的一环。而在环境损害鉴定体系的完善过程中,应当从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出发,选择环境污染损害鉴定主体为突破口,逐步完善我国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法律制度。本文从实践角度出发,探讨了我国环境损害鉴定主体法律制度的现行规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议,以期对环境损害鉴定主体的法律制度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改进。
环境损害的因果关系判定程序探讨 下载:322 浏览:3192
摘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境污染事故频繁发生,随之引发的环境损害问题越发严重。然而由于技术的局限性,大多数损害得不到赔偿。而因果关系判定,作为环境损害赔偿的关键前提,正是我国面对环境污染事故频发而重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基于环境损害的因果链条,以科学严谨的角度,构建了一套适合我国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环境损害因果关系判定程序;而后,为了避免由于环境系统的复杂性而导致该程序无法顺利进行的情况发生,环境损害赔偿体系的建立具有要的理论意义与技术支持作用。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制度价值 下载:399 浏览:2176
摘要: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是特殊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该制度所保护的法益侧重于生态利益,即环境要素和生物要素的不利改变,以及上述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独立价值在于,通过磋商,由涉突发环境事件企业现行垫付前期费用,让“环境有价,损害担责”贯穿于突发环境事件处理的始终,真正落到实处;保障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内发生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件损害赔偿的迅速启动,最大限度控制和挽回不利的生态环境损失。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法律性质探究 下载:410 浏览:2442
摘要: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是现阶段解决生态环境损害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关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法律性质仍然存在着许多争议。学界目前主要存有民事协议说、行政协议说以及双阶构造说。基于我国对于环境生态保护目标的不断提升和力度的不断加强,整个磋商过程的法律性质应当认定为行政行为,同时将磋商协议认定为行政协议更为适宜。
构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基金法律制度的具体建议 下载:839 浏览:3306
摘要: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的使用和管理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修复程度和制度实施效果,因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的管理模式选择及其法律制度构建在当下环境法治中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在本文结合我国国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基金法律制度建构应当从完善上位法依据、创新资金支持渠道、丰富基金组建模式、构建分权管理的基金监督体制四个层面逐步展开。
论目前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存在问题及其策略 下载:845 浏览:3542
摘要:
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造成了环境问题的滋生,人们对环境损害的鉴定也越来越重视。其中鉴定制度不规范的问题尤为严重,不仅存在着鉴定机构与鉴定制度执行不力的问题,还存在着概念不准确和鉴定人员配置欠妥的问题,因此,在进一步提高概念的准确性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质量鉴定的完善性。在增加鉴定机构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鉴定机制。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任务与展望 下载:846 浏览:4001
摘要:
在环境司法中,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主要目的在于量化环境损害,为环境,诉讼提供技术保障。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制度如果不完善,无疑将不利于环境司法诉讼的展开。在国际上,基于保护环境的考虑,许多国家已设立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制度。而长期以来我国环境诉讼效率不高,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有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体系无法满足环境司法的需要。但是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建立系统完善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制度势在必行。
[1/1]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