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网络群体性事件形成的社会心理学解析与应对措施 下载:366 浏览:3662
摘要:
2023年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了近11亿人的水平,互联网普及率高达77.5%,微信、微博、抖音、B站等社交软件的普及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网民心理状况的一种外部体现形式,通过分析网络群体性事件形成的社会心理学相关内容,可以精准分析和判断网络用户在群体性事件发生前、中、后三个阶段的心理条件,从而形成预防和控制网络群体性事件机制,并且总结出疏导网络用户心理的经验思路,这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立足于社会心理学视角,简要网络群体性事件内涵与特征,阐述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措施。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群体性事件的应对 下载:408 浏览:3494
摘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地区经济发展并不均衡,所以我国当前各类社会矛盾不断显现,各类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概率直线上升。群体性事件一旦发生,则将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研究,如有控制不当,将会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而群体性事件的引发原因复杂且多元化,除了社会环境和社会政策等宏观因素也存在个体和群体心理的微观因素,任何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心理状态都会对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态势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对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群体性事件的应对措施展开探讨,结合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提出合理的应对方案,希望可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新思考。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群体性事件的应对 下载:389 浏览:3109
摘要:
近年来,我国社会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市场经济转型改变了社会利益格局,不断出现新的矛盾和利益冲突,加之信息传播速度迅速,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阻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甚至可能被国际敌对势力利用,造成恶劣后果,因此如何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深入分析总结事件的矛盾纠纷及发展规律,最终妥善处置和预防群体性事件,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我国国情的特点出发,分析了近几年群体性事件的类型、成因、现状及造成的社会影响,重点分析了其中的社会心理因素,给出了关于防控对策的基点建议。
[1/1]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