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在局限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治疗中作用分析与探讨 下载:232 浏览:2628
摘要:
目的:探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在局限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治疗中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MIB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观察组(TURBT治疗)各40人。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及住院时间均较低(P<0.05);观察组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较低,临床症状、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及B均较低(P<0.05)。结论:经URBT在局限性MIBC治疗中作用效果更加显著。
研究循环改进护理对膀胱癌患者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应激状态、心理状态以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下载:247 浏览:2442
摘要:
目的:观察膀胱癌患者实施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期间予以循环改进护理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68例实施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将常规护理及循环改进护理应用于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中,对以上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术后应激状态予以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应激指数NE(去甲肾上腺素)、E(肾上腺素)及Cor(皮质醇)均较比对照组更具优越性,P<0.05;与对照组患者情绪评分(SAS焦虑评分及SDS抑郁评分)相比,观察组患者分数明显较低,其差异检验P<0.05;比较组间生活质量评分(物质生活,躯体健康还有心理健康,以及社会评分)的差异,数据更具有优势的为观察组,且P<0.05。结论:循环改进护理对改善膀胱癌患者实施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效果,提升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予以临床推广和实施。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和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的疗效比较 下载:590 浏览:3658
摘要:
对比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RBT)与膀胱肿瘤电切术(TURRT)两种不同疗法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于我院泌尿外科选取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表浅层膀胱癌患者,采用抛硬币法将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TURRT治疗,观察组使用HOLRBT治疗,对比两种不同疗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5.37±4.17)ml,膀胱冲洗时间(19.17±8.14)min,尿管留置时间(20.18±6.57)d,住院时间(8.27±2.35)d;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5.29±7.01)ml、(36.24±9.18)min、(37.10±8.12)d、(14.69±3.57)d,观察组手术指标较之对照组更优,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观察组IL-6指标为(15.03±5.68)pg/ml,IL-8(9.32±6.26)pg/ml,IL-10(16.12±7.32)pg/ml,TNF-α(8.45±4.86)μg/ml;对照组分别为(28.53±6.05)pg/ml、(18.19±6.07)pg/ml、(121.03±7.34)pg/ml、(16.46±4.89)pg/ml,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最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1例尿路狭窄,1例膀胱穿孔,并发症发生率(6.45%);对照组出现2例膀胱穿孔,3例尿路狭窄,2例闭孔神经反射,并发症发生率(22.5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均能够对表浅层膀胱癌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HOLRBT安全性更高。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临床观察 下载:226 浏览:2286
摘要:
研讨浅表性膀胱癌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的效果。方法:在救治及诊疗的浅表性膀胱癌病患中择取60例,限定入院时间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执行随机分组法,30例实验组病患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30例对照组病患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结果:对比对照组及实验组,后者导尿管留置时间缩短、肿瘤复发几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作用,P<0.05;对比分析2组病患手术时间、膀胱穿孔例数,差异无统计学作用,P>0.05。结论:浅表性膀胱癌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取得了满意成效。
预防性护理在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深静脉血栓防控中的效果分析 下载:123 浏览:1608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预防性护理在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深静脉血栓防控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收治的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0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n=50例,预防性护理)。对比两组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在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的深静脉血栓防控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同时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1/1]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