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下载:26 浏览:923
摘要:
目的:研究血常规检验用于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18年6月-2020年2月本院接诊的贫血病患83例,包含缺铁性贫血43例与地中海贫血40例。本院同期接诊的健康体检者80名作为对照。所有受检者都实施血常规检验,并对其检验结果作出对比。结果:缺铁性贫血组RBC/MCV值(7.73±1.68),比地中海贫血组(3.49±1.16)和对照组(4.91±1.32)高,P<0.05。地中海贫血组RDW水平(23.15±1.69)%、RBC水平(5.15±0.48)*109,比缺铁性贫血组与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Hb、MCV和MCH水平比缺铁性贫血组与地中海贫血组高(P<0.05)。结论:于贫血鉴别诊断时采用血常规检验法,可显著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建议推广。
白介素6联合血常规检验在老年COPD患者诊疗中的效果研究
下载:152 浏览:1641
摘要:
分析在老年COPD患者诊疗中应用白介素6联合血常规检验的效果。方法 择2023年1月-2024年1月100例我院老年COPD患者进行研究,期间将患者均分两组,目的是在患者诊疗期间行不同的检验方法,参照组行血常规检验,参照组行白介素6联合血常规检验,获取两组检验结果,包括:白细胞介素-6指标、血小板计数、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结果 白细胞介素-6指标对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血小板计数对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FEV1%、FEV1%/FVC各指标对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白介素6联合血常规检验在老年COPD患者诊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用于血常规的临床检验分析
下载:37 浏览:1126
摘要:
在血常规检验中,通过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验,对临床检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我中心在2019年10月到2020年1月,这一期间内,一共检查了58例健康体检者,其中23例感染性疾病,10例腹泻病例,15例妇科疾病,10例产科疾病,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通过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从而对患者的静脉血以及末梢血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压积水平、平均红细胞体积、血小板水平以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的比较情况进行统计。结果:静脉血以及末梢血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水平没有明显差异,静脉血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与末梢血相比,静脉血更低,静脉血的红细胞压积水平、平均红细胞体积、血小板水平以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与末梢血相比,静脉血更高,两种血液比较,差异明显,经统计学计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常规检验过程中,通过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查,静脉血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要高于末梢血,所以,临床检验血常规时,尽量采集静脉血液标本进行检验,从而提高检验准确率,改善诊治效果。
血常规检验在诊断鉴别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82 浏览:976
血红蛋白电泳结合血常规检验筛查产前地中海贫血的诊断价值研究
下载:156 浏览:1767
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检验应用问题研究
下载:244 浏览:2479
摘要:
分析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检验应用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本中心收治的81例感染性疾病患者(感染组)和同期的5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所有入选者均接受血常规检验(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和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对比分析感染性疾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常规检测结果水平和全血C反应蛋白水平,同时对不同类型感染患者的血常规检测结果水平和全血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感染性疾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常规检测结果水平显示,感染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全血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对比不同类型感染患者的血常规检测结果水平和全血C反应蛋白水平显示,细菌性感染患者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全血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病毒性感染患者组(P<0.05)。结论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检验应用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可以检出感染性疾病,也可以鉴别感染性疾病类型。
血常规检验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儿童贫血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233 浏览:2650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
下载:325 浏览:3327
CRP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疾病中的检验效果研究分析
下载:320 浏览:3587
摘要:
探讨CRP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疾病中的检验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纳入的40例肺炎和发烧患儿作为此次观察组,选择相同时期健康幼儿40例作为此次对照组,全部进行CRP血常规检验,比较两组的最终检查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来讲,观察组患儿CR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等均比较高,两组差异较大,具备较好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CRP血常规检验方法,最终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以及准确率明显高于CRP血常规检验,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感染性疾病检验环节,通过运用CRP血常规检验方法,不但可以取得准确数据,而且操作流程简单,更为便捷,值得大面积推广和运用。
妊娠期贫血孕妇的血常规检验及应用意义研究
下载:325 浏览:3647
研究静脉血、毛细血管血血常规检验结果差异
下载:354 浏览:4019
摘要:
研究医院内常用静脉血及毛细血管血两种血常规检验的结果差异。方法:本次纳入对象为2018年10月~2019年5月进行常规体检的人员,将40例纳入对象其依照数字双盲法分为AB两组,采取A组纳入人员采集毛细血管血(末梢血),B组纳入人员则采集静脉血,全部采集完后行常规血液检查。分析常规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A组纳入人员静脉血检查中PLT、Hb、RBC、HCT检查结果高于B组末梢血检验结果,而WBC检查结果却低于B末梢血检验结果(P<0.05)。结论:两种采血诊断均有一定差异性,考虑到毛细血管在采血时可能会因挤压对血管造成损伤,影响血常规检查结果,故将静脉血采血方式作为血常规检验常规方法,但需考虑PLT、H b、RBC、HCT、WBC等数据的检查误差,提升血常规检验准确性。
病毒性肝病相关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研究
下载:398 浏览:4283
摘要:
目的 关注并评价孕妇特殊性群体执行病毒性肝病(viralhepatitis,VH)相关血常规检验及生化检验的效果。方法 设VH孕妇为观测组,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完成对照观测实验。两组各备50例个体,并接受血液常规生化检测,对不同组的常规检测四项指标和生化检测四项指标进行结果比对。结果 观测组与对照组相比,受检孕妇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白细胞等血常规检测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有差距,血常规检测中的淋巴细胞数较之对照组要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统计学意义。两组生化检测指标方面,前组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两项指标均较后组要高;而前者的肝功能白球比例、白蛋白两项指标均较后者要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患病毒性肝病的孕妇在接受相关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后,各项指标水平与健康孕妇的检测结果有明显差异。可通过相关常规生化检验指标来辅助诊断或治疗孕妇的病毒性肝病。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下载:293 浏览:2866
全血CRP结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类疾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296 浏览:2943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检验结果分
下载:325 浏览:3038
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诊断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价值分析
下载:417 浏览:3715
摘要:
目的:研究说明血常规、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的准确性,将其应用在感染性的疾病中,观察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62例细菌性感染性患者作为分析的对象,参照组采用的检验方式是血常规,实验组的患者采用的检验方式是血常规化验外,再应用C反应蛋白,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分析其正确情况。结果:实验组31例患者中检测检查结果有误的情况为1/31(3.23%),参照检查结果有误的情况为9/31(29.03%),其中两个小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对比分析,可以观察到实验组的出错情况低于参照组,说明采用实验组的检验方式其检测结果准确,可以为临床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便于医护人员采取救治措施。
分析脂肪肝患者行血脂检验与血常规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
下载:84 浏览:923
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研究
下载:121 浏览:1626
摘要:
探讨分析血液常规检查对妊娠期贫血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9月经我中心治疗的138例妊娠期贫血患者,同时选取同期12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对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血细胞分布宽度(RDW)等检测指标开展统计分析。结果孕早期孕妇的小细胞性贫血发生率为76.32%,大细胞性贫血发生率为15.79%;孕中期的小细胞性贫血发生率为76.60%,大细胞性贫血发生率为14.89%;孕晚期的小细胞性贫血发生率为35.85%,大细胞性贫血发生率为60.38%。小细胞性贫血孕妇的RBC均值与健康孕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RDW均值高于健康孕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MCV、MCH、MCHC的均值都低于健康孕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细胞性贫血孕妇,其MCHC均值与健康孕妇无统计学差异(P>0.05),RDW、MCV、MCH均值都高于健康孕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RBC均值都低于健康孕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发生贫血的几率较高,孕早期与孕中期主要为小细胞性贫血,孕晚期主要为大细胞性贫血,对孕妇定期开展Hb、RBC、MCH、MCV、MCHC、RDW等常规检查有重要意义,可尽早发现贫血程度,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检验应用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下载:47 浏览:715
摘要:
分析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运用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病例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我医院接收的疑似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100例,对所有患者均采取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检验。并且将单独血常规检验结果与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最终对比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结果的疾病类型诊断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独血常规检查结果,两种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运用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检验方案,可使临床疾病诊断准确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使患者能够尽早接受有效治疗,降低疾病危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