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影响研究 下载:60 浏览:398
摘要: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中的护理效果及影响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8月自愿到医院接受治疗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总有效率、疾病知识知晓情况、心理情况,心理状况通过焦虑直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疾病知识知晓评分、SAS以及SD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疾病知识知晓评分、SAS以及SDS评分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明显,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治疗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有助于消除病人心理波动,能有效加强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了解,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从而缓解病人不良情绪,有利于病人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下载:26 浏览:930
摘要:
目的:研究血常规检验用于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18年6月-2020年2月本院接诊的贫血病患83例,包含缺铁性贫血43例与地中海贫血40例。本院同期接诊的健康体检者80名作为对照。所有受检者都实施血常规检验,并对其检验结果作出对比。结果:缺铁性贫血组RBC/MCV值(7.73±1.68),比地中海贫血组(3.49±1.16)和对照组(4.91±1.32)高,P<0.05。地中海贫血组RDW水平(23.15±1.69)%、RBC水平(5.15±0.48)*109,比缺铁性贫血组与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Hb、MCV和MCH水平比缺铁性贫血组与地中海贫血组高(P<0.05)。结论:于贫血鉴别诊断时采用血常规检验法,可显著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建议推广。
血常规检验在诊断鉴别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82 浏览:980
摘要:
目的:分析血常规对于临床鉴别贫血的作用。方法:从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接受血液检验的患者内选择60例,30例为缺铁性贫血组(缺铁组),30例为地中海贫血组(地中海组)。对比两组相关参数。结果:缺铁组患者的RBC、HB高于地中海组,P<0.05。缺铁组患者的RDW低于地中海组,P<0.05。缺铁组患者与地中海组患者的MCV、MCH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血常规可以帮助医生鉴别患者的贫血类型,随后制定合理的措施,改善症状。
血红蛋白电泳结合血常规检验筛查产前地中海贫血的诊断价值研究 下载:156 浏览:1779
摘要:
研究分析筛查产前地中海贫血采取血红蛋白电泳结合血常规检验对该病诊断作用。方法:疑似产前地中海贫血孕妇43例,就诊时间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对孕妇实施血红蛋白电泳、血常规检验,诊断作用分析。结果:产前地中海贫血检出率,联合检验具备较高检出率(P<0.05),诊断效能,联合检验相比单一检验有更为良好的诊断效能(P<0.05)。结论:筛查产前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电泳结合血常规检验,对于产前地中海贫血具备诊断效能。
儿科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安全管理与护理策略研究 下载:46 浏览:648
摘要:
该研究旨在探讨儿科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安全管理与护理策略。儿科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前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输血指征和输血风险,并进行相应的血型和交叉配血检测。在输血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输血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确保输血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对于溶血反应的处理要及时有效,及时停止输血并给予相应的抗过敏和抗休克治疗,严重病例应早期换血。在患者输血护理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提供必要的支持性护理和心理护理。该研究为儿科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安全管理与护理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血常规检验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儿童贫血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233 浏览:2656
摘要:
分析血常规检验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儿童贫血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儿童非贫血患者50例为对照组,儿童贫血患者50例为观察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验,对比血常规指标。结果:观察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贫血检查常规检验中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可以帮助临床诊断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数,帮助临床确诊。
红细胞参数检验用于鉴别诊断贫血的价值 下载:254 浏览:3106
摘要:
探讨红细胞参数检验用于鉴别诊断贫血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022年本院40例地中海贫血和4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贫血组,另选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两组都进行红细胞参数检验,对比两组红细胞参数,贫血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 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贫血组都比健康组低,P<0.05;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贫血组都比健康组高,P<0.05;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地中海贫血都比缺铁性贫血组低,P<0.05;红细胞地中海贫血比缺铁性贫血组高,P<0.05。结论 红细胞参数检验用于鉴别诊断贫血的价值高,还能准确判断患者的贫血类型,为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血液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对巨幼细胞贫血的临床检验价值 下载:280 浏览:2973
摘要:
探究血液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对MA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于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54例贫血患者,MA患者分为观察组(n=25),急性贫血患者分为对照组(n=29),回顾性分析样本血清红细胞参数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对比两组患者各项参数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MCV、MCH、RDW-CV及RDW-S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RET%、RET#、IRF、MFR及HFR均高于对照组(P<0.05),LFR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清红细胞参数和网织红细胞参数可有效诊断MA,值得临床推广。
血液检验用于缺铁性贫血患者临床鉴别诊断价值实践研究 下载:354 浏览:3354
摘要:
探究缺铁性贫血诊断中运用血液检验的实践效果及价值。方法:遴选缺铁性/地中海贫血患者(2021年8月~2022年8月)各70例进行研究,将其设立为甲组(地中海贫血)、乙组(缺铁性贫血),同时选择同期于我院实施健康体检的70名对象为对照组,对3组施以血液检验,对比其相关指标,如红细胞参数、血清铁等,进一步评测地中海/缺铁性贫血中血液检验诊断价值。结果:①血液指标:与对照组比较,甲组RBC表现更高,Hb、MCH及RDW、MCV表现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乙组RBC、Hb、MCH及MCV表现更低,RDW表现更高;相比于甲组,乙组RBC、Hb、MCH表现更低,RDW、MCV表现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清铁指标:相比对照组,乙组SI、SF表现更低,甲组SF表现更高;与甲组比较,乙组SI、SF表现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诊断效能:在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指标上,甲乙2组对比(P>0.05)。结论:贫血诊断中运用血液检验效果显著,能够对缺铁性/地中海贫血实施精准鉴别,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指导,具较高的实践价值。
血液检验应用于贫血患者中的鉴别诊断与临床价值研究 下载:354 浏览:3490
摘要:
分析血液检验应用于贫血患者中的鉴别诊断与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00例贫血患者,其中,经确诊地中海贫血患者5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50例,同期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三组均进行血液检验,分析各项指标(MCH、RDW、MCHC、MCV、Hb、RBC、SF),并对比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缺铁性贫血患者及地中海贫血患者的MCH、MCHC、MCV、Hb、RBC及SF水平均低于健康者,RDW水平均高于健康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患者MCH、MCHC、Hb、RBC及SF水平均低于地中海贫血患者,RDW、MCV均高于地中海贫血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检验对贫血患者的诊断灵敏度为95%(95/100),特异度为94%(47/50),准确度为94.7%(142/150)。结论 贫血患者和健康人群血液指标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且不同类型贫血血液检验指标水平也大不相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通过血液检验,能够为贫血类型鉴别给出科学支持,帮助医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实现最佳治疗效,血液检验应用于贫血患者中具有临床价值。
妊娠期贫血孕妇的血常规检验及应用意义研究 下载:325 浏览:3653
摘要:
分析孕妇妊娠期贫血采用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7年 11月至2018年4月入本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240例健康孕妇为B组研究主体,以2018年5月至2018年11月入本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240例妊娠期贫血孕妇为A组研究主体。对比其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A组的RDW与MCH高于B组,RBC、Hb、MCV与MCHC低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妊娠期贫血孕妇行血常规检验可明确其贫血程度,进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案。
健脾益气生血汤辅助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脾胃虛弱证38例临床观察 下载:230 浏览:2125
摘要:
分析脾胃虛弱证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儿童辅助使用健脾益气生血汤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21年5月-2023年5月治疗的38例脾胃虛弱证IDA儿童,双盲法分为A组(18例,常规治疗)和B组(20例,常规治疗+健脾益气生血汤),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B组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P>0.05)。治疗后B组中医证候积分、检验指标优于A组(P<0.05)。结论 脾胃虛弱证IDA儿童辅助使用健脾益气生血汤治疗,能显著改善贫血症状,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研究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 下载:124 浏览:4113
摘要:
研究分析妊娠期贫血孕妇的血常规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01月~2019年01月就诊的100例妊娠期贫血孕妇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参加健康体检的10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血常规检验。分析两组孕妇的贫血类型。结果:贫血组孕妇中孕晚期罹患大细胞贫血症的发生率高于孕早期与孕中期;观察组血液各指标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具明显差异(P<0.05) 。结论:妊娠期孕妇积极开展血常规检验有助于及早发现贫血及时治疗,可减少对母婴安全及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
定期保健检查对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作用 下载:263 浏览:2626
摘要:
分析定期保健检查对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作用价值。方法 本院采取掷硬币法将本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中,收治的7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进行定期保健检查,比较两组的定期保健检查对家长疾病认知的影响、满意度、血红蛋白水平及贫血发生率。结果 各指标比较,观察组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定期进行保健检查,能够降低贫血发生的概率,及时补充营养,从而为儿童的健康发育提供保障。
评价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应用中医预防保健结合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的疗效 下载:296 浏览:2586
摘要:
评价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应用中医预防保健结合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的疗效。方法抽取我院于2019年7月-2020年7月间收治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96例纳入实验,随机均分成两组。对比组患者行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实验组在对比组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预防保健进行联合干预,比较治疗结果。结果:实验组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比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液指标和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进行中医预防保健结合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
基于授权赋能理论的健康教育在小儿贫血中的效果研究 下载:51 浏览:660
摘要:
目的:探究小儿贫血中予以基于授权赋能理论的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时间节选在2022.5-2023.7阶段,提取60名病例,将其实行划分,其中30名为对照组,为其实施常规教育,另外30名为观察组为其予以基于授权赋能理论的健康教育,将各项数值汇总分析。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贫血指标、身体铁代谢指标均改善,患儿家长负面情绪改善,复发率低,P<0.05。结论:小儿贫血为其实施管理期间,予以基于授权赋能理论的健康教育,可以令患儿贫血的情况逐步得到改善,患儿家长的情绪状态逐步改善。同时在经干预之后,患儿的复发率明显降低。
观察维生素A联合铁剂治疗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疗效影响 下载:325 浏览:3304
摘要:
观察维生素A联合铁剂治疗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疗效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治疗的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患儿86例,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缺铁性贫血患儿采用铁剂进行治疗,实验组缺铁性贫血患儿采用维生素A联合铁剂进行治疗,并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指标、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对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患儿使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实验组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患儿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患儿进行治疗时,采用维生素A联合铁剂进行治疗能够优化患者临床指标,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分析儿保门诊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的 下载:352 浏览:3735
摘要:
分析儿保门诊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病患病的情况以及原因。方法:选择我儿保门诊中心于2019.3-2020.3月收治的168例婴幼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婴幼儿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并且询问相关原因。结果:共有107例婴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病,5个月-1岁发生疾病的人数有81人,大于1-2岁发生疾病的人数有26例,婴幼儿年龄在5个月到1岁时发生缺铁性贫血病的概率要高于年龄在1-2岁的婴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调查发现,导致婴幼儿患病的主要原因与是否母乳喂养、是否及时添加辅食等原因有关。结论:婴幼儿发生营养性缺铁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与喂养的方式有关,因此应该定期对婴幼儿进行检查,对于发生缺铁性贫血病的婴幼儿及时进行喂养方面的指导。
综合化护理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心理健康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下载:134 浏览:1431
摘要:
目的 分析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实施综合化护理的价值。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为观察对象,从中抽取48例纳入此次研究,研究起止时间2021-03至2022-03,并依据入院时间分成两组,一组命名为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一组设为观察组,开展综合化护理,对比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心理健康评分,护理前(p>0.05),无显著差异,护理后(p<0.05),差异明显,观察组评分更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较低,两组对比(p<0.05),差异明显。结论 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实施综合化护理具有显著价值,可推广。
护理干预在老年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下载:184 浏览:2312
摘要:
目的:调查老年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现状和实际需求,讨论实行综合护理后的具体效用。方法:研究在血液科患者中选取并执行,且均出现缺铁性贫血,具体时间为2020年5月-2022年5月,研究人员的总数量为100例,后续比对中依据抛币法,将所有研究人员划分为人数均等的两组,依次实施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以对照组和研究组作为本次研究中的组别名称,将各组患者过程中的整体生活质量、相关指标变化进行评估,记录护理后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在过程中各项生活指数的恢复趋向及质量评估中的综合成效,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研究组在过程中对血红蛋白、外周血红细胞的提升作用及指标内总体水平的稳定性,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研究组在过程中对该护理措施的选择倾向性及综合成效评价,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通过适当干预调节了相关指标水平,患者的贫血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对于整体生活质量的提升有一定作用。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