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常规凝血检验项目对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不良反应监测的价值探析 下载:245 浏览:2513
摘要:
目的:探析常规凝血检验项目对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不良反应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1-2020.12月,1年内收治的103例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根据输血过程中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将患者分组为正常组(76例,未出现不良反应)和不良组(27例,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凝血检验,对比分析两组各项检测指标,探析导致输血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血常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明显高于正常组,不良组纤维蛋白原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功能与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有密切关系,根据常规凝血指标变化情况可以对治疗进行监测,有利于预测、评估治疗风险,有较高应用价值。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与传统检验方法在输血检验的意义 下载:268 浏览:2303
摘要:
目的:分析卡式微柱凝胶试验与传统检验方法在输血检验的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进行临床输血检验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检验方法,实验组实施卡式微柱凝胶试验,比较两组患者的输血检验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正向定型率以及反向定型率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输血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输血检验中的效果较传统检验方法更好,具有更高正向定型率和反向定型率,可明显减少患者在输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大量输血方案在严重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探讨 下载:22 浏览:962
摘要:
目的:对于大量输血方案在严重产后出血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产科进行大量输血方案的所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分析。结果:胎盘因素是造成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其中69%因胎盘植入所致。100例产后大出血患者接受了大量输血方案,其中84例患者的出血情况得到很好控制。纳入研究的患者平均出血量为(2778±1253)mL,分别输注红细胞(8.6±4.7)U、新鲜冰冻血浆(543±334)mL、普通冰冻血浆(352±343)mL。5组接受大量输血方案治疗的产后大出血患者中,第1组(即红细胞:血浆=1∶1)与第3组(即红细胞∶血浆=6∶4)输血有效率较高,分别为96.88%与94.12%。结论:治疗产后大出血方面,合理的进行大量输血方案是很重要的方式,在临床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前检验中微柱凝胶技术的应用 下载:265 浏览:2846
摘要:
目的:探究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前检验中微柱凝胶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2例于2020年7月~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输血治疗的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采集其血液样本,制备成放散液标本,同时与5份同型红细胞制剂进行交叉配血,分别采用凝聚胺技术与微柱凝胶技术进行检验,对比两种技术的检测结果。结果:42例患儿进行210次血清交叉配血后,血清微柱凝胶技术检验不合格率为52.86%,明显高于血清凝聚胺技术检验不合格率为11.43%;放散液MGI检验不合格率为42.38%,显著高于放散液凝聚胺技术检验不合格率为10.95%,两种技术在血清与放散液交叉配血试验中的检验不合格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凝聚胺技术检测与放散液凝聚胺技术检测结果为阳性,微柱凝胶技术检测结果均呈阳性,两种技术在血清及放散液交叉配血检验中漏诊率均为0.00%,误诊率分别为46.77%、34.76%,结果一致性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前检验中,微柱凝胶技术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与敏感度,可显著提升患儿配血的安全性。
凝聚胺法和盐水法配血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联合应用价值探讨 下载:133 浏览:1359
摘要:
目的:探讨凝聚胺法和盐水法交叉配血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输血治疗的838例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输血患者在输血前均同时采用了凝聚胺法和盐水法交叉配血试验,将盐水法试验所得资料作为对照组,凝聚胺法试验所得资料作为观察组。统计两种交叉配血试验的红细胞血型抗体阳性检出率,同时根据相关记录资料对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过程中因其它干扰因素导致的配血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凝聚胺低离子介质交叉配血试验中阳性抗体检出率明显高于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于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过程中因其它干扰因素导致的配血不合,通过对干扰因素的处理,联合应用凝聚胺法和盐水法交叉配血试验相互验证,从而使患者输血治疗得以顺利实施。结论:在临床输血检验中联合使用凝聚胺法和盐水法交叉配血试验,可相互弥补二者存在的不足,最大程度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儿科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安全管理与护理策略研究 下载:46 浏览:642
摘要:
该研究旨在探讨儿科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安全管理与护理策略。儿科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前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输血指征和输血风险,并进行相应的血型和交叉配血检测。在输血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输血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确保输血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对于溶血反应的处理要及时有效,及时停止输血并给予相应的抗过敏和抗休克治疗,严重病例应早期换血。在患者输血护理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提供必要的支持性护理和心理护理。该研究为儿科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安全管理与护理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凝聚胺法和盐水法配血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联合应用价值探讨 下载:322 浏览:3087
摘要:
探讨凝聚胺法和盐水法交叉配血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输血治疗的838例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输血患者在输血前均同时采用了凝聚胺法和盐水法交叉配血试验,将盐水法试验所得资料作为对照组,凝聚胺法试验所得资料作为观察组。统计两种交叉配血试验的红细胞血型抗体阳性检出率,同时根据相关记录资料对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过程中因其它干扰因素导致的配血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凝聚胺低离子介质交叉配血试验中阳性抗体检出率明显高于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于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过程中因其它干扰因素导致的配血不合,通过对干扰因素的处理,联合应用凝聚胺法和盐水法交叉配血试验相互验证,从而使患者输血治疗得以顺利实施。结论:在临床输血检验中联合使用凝聚胺法和盐水法交叉配血试验,可相互弥补二者存在的不足,最大程度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儿童神经外科手术使用自体回收血输注过程中出现血压下降的原因分析 下载:84 浏览:932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神经外科手术使用自体回收血输注过程中出现血压下降的原因,以期为临床外科手术应用自体血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4年3月我院神经外科手术中使用自体回收血且输注时出现血压下降的患儿32例,对患者年龄、体重、疾病种类及血压下降程度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男性20例,女性12例,最小年龄3天,最大年龄14岁,年龄中位数(7.14±4.26)岁。32例患者中17例为脑内血肿,6例为颅缝早闭,3例为脑肿瘤,2例为癫痫,1例为椎管内肿瘤,1例为海绵状血管瘤,1例为动静脉畸形不伴出血,血压下降程度变化范围为(19.46±6.59)mmHg。结论:儿童神经外科手术使用自体血回收易出现血压下降情况,原因可能包括:手术中特殊耗材的使用,回收血中的抗凝剂、电解质失衡、体温下降等因素,回收血中的炎性介质和氧自由基也可能对血压产生影响,输血速度及输血量。
输血对首次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探究 下载:211 浏览:2207
摘要:
目的:探讨和分析输血对首次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的76例首次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对象展开回顾性分析,将接受输血的38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将未接受输血的38例患者设为参考组;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状况。结果:患者是否输血与患者的OS、PFS均无显著关系,不是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否使用沙利度胺是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首次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来说,输血对于患者的预后影响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沙利度胺药物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运用价值研究 下载:69 浏览:928
摘要:
目的:研究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贺兰县人民医院接受输血患者82例,对全部患者均实施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凝聚胺试验,比较两种检验的价值,研究卡式微柱凝胶试验的运用价值。以卡式微柱凝胶试验为观察组,凝聚胺试验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卡式配血,主侧凝集1例,次侧凝集2例,对照组凝聚胺法配血,主侧凝集1例,次侧无凝集。结论: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输血检验中敏感性较高,建议运用。
输血前患者血清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与分析 下载:168 浏览:1695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844例输血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血清感染指标检测结果。方法:纳选我院从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以及从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各422例(共844例)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所有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采集其静脉血5mL进行实验室检验,检验项目包括抗-HIV、抗-HCV、抗-TP以及HBsAG。结果:以病区科室划分,对比观察患者输血前血清感染性指标结果可见,在抗-HIV结果中,内科与其他科室阳性率0.80%,外科0.51%,急诊科0.49%,产科0.00%;在抗-HCV结果中,内科阳性率0.61%,外科阳性率1.01%,急诊科阳性率0.49%,产科阳性率0.70%,其他科室阳性率0.12%;在抗-TP结果中,内科阳性率1.21%,外科阳性率1.52%,急诊科阳性率1.48%,产科阳性率2.82%,其他科室阳性率0.74%;在HBsAG结果中,内科阳性率7.88%,外科阳性率7.07%,急诊科阳性率3.94%,产科阳性率4.23%,其他科室阳性率2.94%。以年份时期划分,对比观察患者输血前血清感染性指标结果可见,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的抗-HIV、HBsAG两项阳性率更高,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的抗-HCV以及抗-TP阳性率更高(P<0.05)。结论:我院在进行各输血性治疗时需要尤其注意HBsAG项目检测,避免出现医源性感染的风险。
稀释式自身输血在脑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下载:252 浏览:2614
摘要:
目的稀释自体输血用于脑外科手术。方法选择9例颅脑手术患者。术前和麻醉后采集自体血,同时补充晶体和胶体溶液。自体血液在手术期间或结束前重新融合。结果9例患者中,除1例因失血过多丢失2U红细胞外,其余患者均未再次丢失异体血。术中及术后均无输血不良反应,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自体输血可以避免异体输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而稀释自体输血在临床科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因为血液处于稀释状态,术中损失的是稀释血液,减少了红细胞的损失,改善了组织的微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质量控制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136 浏览:2809
摘要:
目的:质量控制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来我院行输血治疗的22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4例。对照组在输血检验时分别采取常规程序,观察组采取质量控制流程。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交叉配血不合格率、输血事故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交叉配血不合格率、输血事故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对医疗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临床输血质量控制应用于血型实验室检验可降低交叉配血不合格率,减少输血事故、医疗纠纷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对医疗满意度。
不同剂量成分输血在小儿急性白血病患儿中的应用成效 下载:241 浏览:2687
摘要:
分析不同剂量成分输血在小儿急性白血病患儿中的应用成效。方法:研究选取我院接收36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作为观察组,依据成分输血剂量分组。再选取同期2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统计其输血前后血清当中的细胞因子含量变化。结果:输血后1个月小剂量输血组患儿的IL-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大剂量输血组患儿的IL-2表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输血后,大剂量输血组患儿的IL-4表达降低更加显著,与输血前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输血后小剂量输血组患儿的IL-10表达增加明显,具有显著差异(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大剂量输血组患儿的IL-10表达增加更加显著,与输血前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剂量成分输血可改变小儿急性白血病患儿的细胞因子含量,进而影响免疫功能,临床需根据急性白血病患儿的实际病情合理选择最佳成分输血剂量。
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 下载:141 浏览:1437
摘要: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中,择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入院的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排序的先后,将其划分为2组,每组各有45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少量输血治疗,观察组予以大量输血治疗。对2组患者输血1d、输血5d的凝血功能进行检测,并就其凝血指标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统计。结果:在输血1d时,观察组患者的PT、APTT相较于对照组偏高,FIB、PLT相较于对照组偏低,差异显著(P<0.05);在输血5d后,观察组患者的PT、APTT、FIB与对照组比较,基本一致(P>0.05),。在输血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浓度比较,基本一致(P>0.05)。在输血后,观察组的血小板计数相较于对照组偏低、血红蛋白相对上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治疗时,其很容易出现凝血功能异常,可结合其具体指标变化,来进行血小板和血浆补充,以预防凝血功能异常,降低并发症发生,保证治疗效果。
[1/1]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