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中医骨伤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效果
下载:239 浏览:2290
摘要:
目的:分析中医骨伤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我院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收治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共计人数70例,以随机分组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中医骨伤科康复治疗),对实施过程中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数据作整理记录,结合统计学系统进行对比观察,分析中医骨伤科康复治疗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均低于另一组,关节功能数据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另一组均呈现出较高优势性,组间对比P值﹤0.05,可见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中医骨伤科康复治疗可明显缓解其疼痛,促进疗效提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强关节功能,整体效果确切,适合推广。
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下载:224 浏览:2230
摘要:
目的:评估以中医骨伤手法组合独活寄生汤加减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代临床治疗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入院后再根据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了独活寄生性汤加减疗法,调查组则在对照组基本上加以了中药骨伤方法处理,对比了两组的临床效果。结论:研究组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远超过对照组,差异更具有统计价值(P<0.05)。治疗中,两组JOA分数相当,但相差并没有统计价值(P>0.05);诊断后,调查组与对照组JOA评估对比,差异更具备统计价值(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调查组明显小于研究组,但差异仍具备一定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药骨伤方法结合单独活寄生感染汤的加减技术运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很理想,同时还可以提高调节腰椎能力。
分析多元化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289 浏览:3086
中医骨伤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研究
下载:306 浏览:3105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骨伤科康复疗法在老年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病例是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共100例,时间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双氯芬酸钠组(50例):实施口服双氯芬酸钠治疗。中医康复+双氯芬酸钠组(50例):除口服双氯芬酸钠治疗外,实施中医骨伤科康复治疗。研究效果。结果:中医康复+双氯芬酸钠组的临床病情控制优良率更高[96.00%(48/50),同双氯芬酸钠组的80.00%(40/50)比较](p<0.05)。中医康复+双氯芬酸钠组治疗4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值更低[(2.17±0.15)分,同双氯芬酸钠组的(4.58±1.33)分比较](p<0.05)。中医康复+双氯芬酸钠组治疗4周后的骨性关节炎功能(JOA)评分、Berg 平衡量表(BBS)评分均更高[(93.26±4.15)分、(50.16±3.48)分,同双氯芬酸钠组的(86.29±3.11)分、(43.16±2.04)分比较](p<0.05)。中医康复+双氯芬酸钠组治疗1、2、3、4周后的VAS评分均更低[(3.75±0.41)分、(3.12±0.32)分、(2.11±0.28)分、(1.51±0.05)分,同双氯芬酸钠组的(4.84±1.43)分、(4.37±1.29)分、(3.67±1.01)分、(2.78±0.14)分比较](p<0.05)。结论:对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中医骨伤科康复治疗 ,可实现更佳疗效。
探究骨伤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措施
下载:193 浏览:1968
中医骨伤特色护理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观
下载:541 浏览:3746
独活寄生汤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
下载:45 浏览:659
摘要:
目的:探究独活寄生汤与中医骨伤技巧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临床成效。方法:在医院于2021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间接收的62名LDH患者中开展一项前瞻性研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各包含31人。常规组仅接受中医骨伤技巧治疗,而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增加独活寄生汤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4天。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中医症状积分、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积分、炎症因子水平(包括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生活质量(采用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积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55%(29/31),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0.97%(22/31),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在腰腿痛、酸痛麻木、活动受限、肢体冷感等中医症状积分上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较常规组低,JOA评分较常规组高,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的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的SF-36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独活寄生汤与中医骨伤技巧相结合的方式治疗LDH患者,能够有效提升治疗的总有效率、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同时降低中医症状积分、疼痛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相较于单一的中医骨伤技巧治疗效果更佳。
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下载:81 浏览:911
摘要:
目的:研究结合中医骨伤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成效的评估。方法:选取自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2名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样本,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西医单独治疗组(对照组)和西医结合中医骨伤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包含46名患者。对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主观与客观评分、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及颈椎功能评分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4.78%,两组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χ2=4.929,P值小于0.05)。在治疗后,观察组的主观评分、客观评分及总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值均小于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和颈椎功能评分分别为(2.29±0.73)分和(8.33±1.67)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5±1.48)分和(13.27±1.5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68、9.581,P值均小于0.05)。结论:将中医骨伤疗法与西医治疗相结合,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面表现出更好的疗效,有助于提升患者颈椎功能恢复,降低疼痛感。
骨伤医学人文教育在专业思政建设中的实践探索与启示
下载:119 浏览:1443
摘要: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医疗科技的快速发展,对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其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卓越的医疗技术,还要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因此,将医学人文教育与专业思政建设相结合,已成为当前医学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骨伤医学人文教育立足于专业特点,深入挖掘其独特优势,借助中医骨伤科学专业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实现教育教学全过程及全要素的融合设计,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思政建设方面,骨伤医学人文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已取得初步成果,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为我国医学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中医骨伤康复疗法在股骨颈骨折手术后的应用观察
下载:208 浏览: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