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基于机械学习理论的海冰风险短期预报研究
下载:47 浏览:362
摘要:
海冰管理是抵御寒区海洋资源开发海冰威胁的有效手段,海冰风险的准确、快速预测是海冰管理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文中面向海冰管理中的冰情短时预测需求,明确了基于现场监测的海冰风险预测模式,开展了应用机械学习理论的海冰风险短时预测方法研究,并以渤海辽东湾海冰管理为例,讨论了神经网络与小波分解等非线性预测方法在冰情短时预测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时间序列小波神经网络在短时(6 h)冰厚预测中的预测精度与Elman神经网络相仿,而在24~48 h预测中的精度偏差较大;Elman神经网络在6 h、24 h与48 h的冰厚预测中均能保持较好的预测精度,在冰流速与来冰方向预测中,模型预测精度达到80%左右。
基于液态水的频率可重构天线
下载:53 浏览:497
多用户多天线系统中基于THP的低复杂度调度排序算法
下载:59 浏览:513
基于eDNA技术的舟山近海中国团扇鳐定性与定量分析
下载:64 浏览:532
摘要:
为探讨环境DNA (environmental DNA,eDNA)技术用于中国团扇鳐监测方面的可行性,同时开展基于eDNA技术的舟山近海中国团扇鳐定性与定量分析。本实验将中国团扇鳐与其同属汤氏团扇鳐COI基因片段序列进行比较分析,使用PrimerExpress3.0软件设计中国团扇鳐特异性引物与TaqMan探针。在舟山朱家尖近海设计了A、B、C共3个定置网调查站位,定期收集中国团扇鳐样品。于2017年12月19日、2018年4月13日和2018年7月14日分别采集水样(站位A、B1、B2、C1、C2、D),开展eDNA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digitalPCR,ddPCR)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水温和采样点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站位、不同时间的中国团扇鳐eDNA浓度不同,水样采集点对中国团扇鳐eDNA浓度的影响极显著,不同采样点eDNA在不同季节存在极显著差异。研究表明,eDNA检测技术灵敏度高,水温、底质和水深对中国团扇鳐的分布皆有影响。研究结果为其他海域的中国团扇鳐e DNA追踪监测奠定了基础。
一种基于双谐振结构的新型宽带标签天线
下载:55 浏览:507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宽带标签天线,其工作频段完全覆盖了欧洲、中国等其他地区的超高频RFID频段。采用T-match结构进行馈电,激励标签天线产生高低频双谐振模式。利用空间折叠方法,标签天线的主体结构弯折成U型,来实现天线的小型化。同时,使用Ansoft HFSS软件进行仿真,产生的两个谐振频点分别为850MHz和920MHz;-10dB阻抗带宽为110MHz(从830MHz~940MHz),达到了宽带RFID标签天线的要求。对T-match结构中水平和垂直匹配支节进行优化,使标签天线和RFID芯片(13.5-j145Ω)达到共轭匹配,实现最大功率传输与最高辐射效率(850MHz为96.9%,920MHz为97.4%)。本文提出的标签天线,尺寸为102mm×70.5mm×0.15mm,集成在厚度为0.6mm的介质基板上。
纳木错裸鲤染色体组的构成及倍性分析
下载:48 浏览:373
摘要:
为探究西藏纳木错湖唯一经济鱼类纳木错裸鲤Gymnocypris namensis的染色体组构成,用3尾纳木错裸鲤(体质量为276.1~682.5g)的肾脏进行染色体标本制备,采用吉姆萨(Giemsa)、Ag-NORs和CMA3/DAPI双重荧光染色等方法对其染色体数目、核型、带型和倍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纳木错裸鲤染色体数目为4n=92,核型公式为40m+20sm+32t,NF=152,且不同个体染色体数目相同;纳木错裸鲤肾细胞染色体间期核中,呈现出银染点数为4个,有丝分裂中期分裂相银染点数为4个,均位于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短臂的端部区域(SM2);纳木错裸鲤染色体中期分裂相中CMA3阳性位点为4个,均位于SM2区域。研究表明,纳木错裸鲤不同个体间染色体数目及核型一致,是含有4套染色体组的遗传四倍体,本研究结果为纳木错裸鲤染色体组成研究提供了重要的遗传学证据。
基于IMO分级的MASS岸基操控人员法律地位探析
下载:26 浏览:509
摘要:
随着AI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与传统设备的结合已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MASS(Maritime Autonomous Surface Ships)全称为海上自主水面船舶,其作为人工智能的产物,代表着未来船舶的发展趋势,也推动MASS岸基操控人员这一新兴海事主体的产生。“自动化”并不意味着在MASS的操作过程中完全消除人员因素的干扰,在IMO所定义的MASS发展四阶段中,人在循环中的角色是不断变化的,其职能、责任、法律地位均有所不同,关于岸基操控人员法律地位的认定,具有基础性和高度优先性。L1级别MASS无需岸基操控人员;L2级别MASS岸基操控人员可视作L3级别岸基操控人员的实习或见习期;L3级别岸基操控人员可视为船长或“外部船长”;L4级别MASS系统的优先程度高于人,岸基操控人员仅具有“监督”与作出“降级”决定的职责,不排除其成为新兴海事主体的可能性。
心理干预在脑膜瘤切除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85 浏览:811
表面纳米化38CrMoAl钢的低温离子氮碳共渗
下载:84 浏览:590
激光扫描与管线探测技术在电缆隧道设计中的应用
下载:219 浏览:3339
基于SmartBI的自定义天然气生产报表功能设计与实现
下载:93 浏览:1052
CAAC PMA件在中国民用航空售后市场上应用的历史和前景
下载:75 浏览:1210
基于MATLAB的无刷直流电动机 驱动控制系统的仿真
下载:326 浏览:1618
呼吸机与PS联合治疗对新生儿重症MAS患儿血气指标及氧合指数的影响
下载:211 浏览:2942
摘要:
对重症MAS患儿应用呼吸机与PS联合治疗的作用。方法:使用抽签法将80例重症MAS患儿分为两组进行实验,实验时间从2020年1月开始,到2023年1月结束,均确诊为重症MAS,共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为呼吸机治疗方式,观察组为呼吸机与PS联合治疗。对比指标涉及血气指标、氧合指数、呼吸机参数、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通过进行血气指标对比,患儿在进行治疗前血气指标十分不理想,在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效果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在患儿氧合指数上显示,治疗前的氧合指数较差,治疗后改善较明显的为观察组(P<0.05);进行呼吸机参数对比,观察组较优(P<0.05)。结论:对重症MAS患儿采用呼吸机与PS联合治疗对其血气指标等改善较为明显。
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联合氨甲环酸片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对MASI评分的影响
下载:529 浏览:3622
摘要:
分析在对黄褐斑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按照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联合氨甲环酸片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所纳入患者为80例,为本院在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所接诊,通过计算机随机抽选的方式,取组中40例,单以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进行治疗,即对照组,余下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层面上以氨甲环酸片进行治疗,即观察组。分析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整体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MASI评分均存在优势,P<0.05。结论 在对黄褐斑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按照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联合氨甲环酸片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对该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