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书法创作中“情”“理”关系研究 下载:42 浏览:516
摘要:
书法作为众多艺术门类的一种,也存在“情”“理”关系问题,即感性意识与理性思维的关系问题。通过对“无意于佳乃佳”中对创作过程和创作结果的考察,笔者发现书法艺术创作的核心在于技术的超越性实现,从而实现对人书相通的生命力的结果性体现。技术的超越性特征主要体现在理性思维的超越,具体表现为超越的理性思维在书法创作中以“潜流”的方式呈现,作为沟通感性意识与理性思维的桥梁,最终体现为感性意识。无论历代书家、书论家无论是对感性意识的推崇,还是对“草稿”的偏爱,证明的是超越的理性思维与感性意识的同一性。
从《滦阳录》和《燕台再游录》看柳得恭与清朝文士的书画交游 下载:171 浏览:1879
摘要:
柳得恭是作为古朝鲜李朝时期“北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燕行使臣,更是中朝两国交流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柳得恭分别在1778、1790、1801年三次出使清朝,后两次的燕行分别著有《滦阳录》和《燕台再游录》。本文旨在侧重探讨柳得恭与清朝文士的文化交流,通过对其交游记录的梳理,探讨柳得恭如何在交往中,促进两国在文学、诗歌、书画艺术等方面的发展。
马克思对历史主义的批判与发展 下载:150 浏览:1926
摘要:
把握马克思与历史主义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一方面,马克思对历史主义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猛烈地批判,如忽略历史的现实基础、割断历史事实之间的联系和带有唯心主义的性质,另一方面,马克思通过继承历史主义中的合理性思想,实现了对历史主义的超越和发展,如提出了历史观的唯物主义基础,辩证看待自然与历史的关系和注重历史研究中物质实践与历史的内在统一性,从而解决了历史主义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
“电商直播第一人”:电商直播话语的修辞阐释 下载:87 浏览:1637
摘要:
电商直播作为新的商业销售形式发展迅猛并逐渐嵌入受众日常的消费之中。本文聚焦电商直播的话语修辞,通过文本研究,从修辞理论出发探究“电商直播第一人”李佳琦的电商直播话语如何无形中将受众卷入消费漩涡。研究发现,李佳琦的话语嵌入受众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从表层话语力的构建到建立深层认同机制。
[1/1]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