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研究
国学研究
《国学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有关国文研究、文献学与语言学、经学研究、国史研究、学术评论等文章。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国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332

《国学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书法创作中“情”“理”关系研究 下载:42 浏览:430
  • ​祝春雷 《国学研究》 2025年4期
  • 摘要:
    书法作为众多艺术门类的一种,也存在“情”“理”关系问题,即感性意识与理性思维的关系问题。通过对“无意于佳乃佳”中对创作过程和创作结果的考察,笔者发现书法艺术创作的核心在于技术的超越性实现,从而实现对人书相通的生命力的结果性体现。技术的超越性特征主要体现在理性思维的超越,具体表现为超越的理性思维在书法创作中以“潜流”的方式呈现,作为沟通感性意识与理性思维的桥梁,最终体现为感性意识。无论历代书家、书论家无论是对感性意识的推崇,还是对“草稿”的偏爱,证明的是超越的理性思维与感性意识的同一性。
  • 中国书法文化的传播、传承与创新 下载:47 浏览:461
  • 席银柱 《国学研究》 2025年4期
  • 摘要:
    中华传统文化中凝聚着的思想观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石,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书法文化交流是一种历史的、不断发展的,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具有文化的作用,政治的作用,宗教的作用,传承的作用,审美的作用,教化的作用。中国的书法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继承与创新中国的书法文化,对促进我国的文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中国的书法文化要想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就必须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要注重消除某些产业中的弊端,建立起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
  • 书法艺术中的情感流露与技法的结合 下载:44 浏览:409
  • ​石恒宇 《国学研究》 2025年4期
  •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书法艺术中情感表达与技法运用的内在联系,分析书法家如何通过笔墨的运用来传达个人情感,以及这种情感流露如何影响书法作品的艺术价值。文章首先介绍了书法艺术中情感与技法的关系,接着深入探讨了情感在书法创作中的作用,最后讨论了技法与情感结合的重要性。通过对书法艺术的深入分析,本文旨在为书法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新的视角,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书法艺术的美学内涵。
  • 当下书法研究的拓展与失衡 下载:37 浏览:416
  • 刘畅 《国学研究》 2025年4期
  • 摘要:
    书法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深厚的底蕴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进行着书法的研究。最大限度的以实践进行研究,从各类型、多角度的进行拓展,以一种更加能够深入解析书法的态势在当代进行研究。然而,对于书法的研究并不是全方位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失衡,要求我们在进行书法研究时不能厚此薄彼。所以,对当下书法研究的拓展与失衡进行探讨,使得我们对书法的研究更加全方位是非常有必要的。
  • 关于楹联书法艺术的教学研究 下载:34 浏览:420
  • ​陈锋 《国学研究》 2025年4期
  • 摘要:
    楹联,又被称为——楹帖——对联——对子,由诗词形式演变而来,指的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楹联是书法和对联的有机结合,可谓是珠联璧合,是人们十分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国书法凭借独具魅力的点画、章法、力度变化和快慢差异等,带给人们震撼心灵的感受,对于自历史发展长河中遗留下来的宝贵艺术财富——楹联进行书法艺术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当代艺术价值。
  • 浅谈高校书法教学 下载:42 浏览:494
  • 陈侃 《国学研究》 2025年4期
  • 摘要:
    书法作为一门典型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素养培养的学科,目前我国高校很少有专门的书法课,通过对书法课程的深入研究和学习,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书法应代代相传,在我国高等院校中,由于师资力量不足,一些高等院校对书法课程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书法课堂教学很难得到改进.因此,建立健全高校书法课堂教学与课程制度至关重要。
  • 中国书法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下载:36 浏览:462
  • 李代甜 简宇苑 《国学研究》 2025年3期
  •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化的发展,大众传播符号作为当下社会发展中最主要的一种传播方式,长篇大论的文字宣传介绍常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疲惫,而精练简洁的标志,把图案和文字表达相结合形成一种视觉语言,更直观明确的传达了设计者的想法。中国书法传承至今,不仅具有艺术价值,在现代标志设计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书法的结构、笔画、章法、意境等都可以灵活运用到现代标志设计中,以创造出既符合时代审美,又能体现中国文化深厚底蕴的标志作品。
  • 浅谈书法运笔的技巧 下载:45 浏览:426
  • 王东光 《国学研究》 2025年3期
  • 摘要:
    自古以来,我国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功到自然成。这句话适用于任何领域,也是自古以来人们强调最多、使用最多的励志语言,其在艺术、竞技行业更是广泛的应用。书法作为我国传统艺术之一,书法运笔技巧是解决书法基本功的主要方法和途径,需要在日常联系中加以锻炼和分析。本文从书法运笔的特点入手,深入分析了常见的相关技巧。
  • 太极拳与书法艺术的融合路径研究 下载:53 浏览:488
  • 陈清水 《国学研究》 2025年3期
  • 摘要:
    太极拳和书法艺术在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都是具有一定弘扬和传承价值的国粹,也是我国人民在历史劳动和生活中的智慧结晶,二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同源性特点,对两者进行融合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弘扬传承的必经之路。基于此,本文研究太极拳与书法艺术的融合,提出几点融合建议,旨在为促使二者良好融合与传承发展提供帮助。
  • ​初中书法鉴赏教学应用 下载:41 浏览:496
  • ​文桂海 《国学研究》 2025年2期
  • 摘要:
    初中教书中历代书法作品欣赏与教学,教师应借助多媒体展现书法精品字帖的形式教学内容,同教科书中的书法作品比较和应用更有说服力和真实性,因此更能让书法教师或者美术教师在原计划教学中教学工作目标完成更突出。多媒体教学中的视频示范既有相互帮衬作用,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认知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判断力和鉴赏的能力,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探索思维的发展,当今的初中书法鉴赏课,书法教育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文化基础方面情况,酌情考虑使用多媒体视频与教师示范教学法相结合。本文主要是讲解透析鉴赏书法课在初中教学鉴赏课中的具体重要性和一种修养性的开发引领,希望能够提升初中书法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
  • 高校贯彻党的宗教政策问题研究 下载:47 浏览:504
  • ​杨兆华 《国学研究》 2025年2期
  • 摘要:
    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人类产生深远影响。而高校又承担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功能,因此,如何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时其重要的任务之一。新时代高校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必须精准研判基本情况,牢牢掌握指导思想,紧紧抓住基本方针,坚定落实工作部署,进而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 浅谈保罗·哈丁《修补匠》中的家庭关系体现出的儒家要义 下载:35 浏览:510
  • ​杨丹 《国学研究》 2025年2期
  • 摘要:
    “《修补匠》是一曲有力的生命赞歌”、“为人们感知世界以及人们的宿命提供了新的视角”——这是评委会给保罗• 哈丁《修补匠》的评价。这部作品几乎没有通过任何的媒体包装,而仅仅是靠着读者们和评书人的口口相传而为大家熟知,进而获得了2010年普利策奖。作品勾勒了生活在二十世纪前后的新英格兰乡村小人物乔治的挣扎和欢愉,呈现出哈丁式的人文主义视野,体现出对普通人的关注,尤其体现出对在父亲缺席下,儿子成长的状况和对父爱的追寻,展现出父子之间的传承和灵魂的维系。
  • 德性伦理视角下的道德榜样教育 下载:44 浏览:436
  • ​张晟辉 《国学研究》 2025年2期
  • 摘要:
    在教育领域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中榜样教育都被看作是一种非常普遍且重要的方法,然而今天人们对榜样教育的质疑和思考也层出不穷。对此,我们对道德榜样教育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当下道德榜样教育存在忽视学生主体、脱离学生现有生活和实施过程中机械化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借助德性伦理学的视角展开讨论,并就以上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对策,以期解决当下道德榜样教育之流弊。
  • 浅谈在初中美术课程中融入国画教学的策略 下载:41 浏览:488
  • 彭利莉 《国学研究》 2025年1期
  • 摘要:
    国画是我国传统美术史上的主流内容,在世界美术体系中也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而我国文人墨客不仅非常关注画面的协调感与线条的流畅性,也非常讲究画作的意境,时常采用借物寓意、托物言志的表达方式创作人物画、山水画、花鸟鱼虫画等等,笔墨间尽是数不清的情趣。因此,国画本身就是美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初中美术教师也要通过国画教育指导活动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素养,让学生既能欣赏国画艺术,也要引导学生创作国画作品,使其在实践、体验中感受国画的艺术风格与人文魅力,从而真正为促使学生实现终身成长做准备。
  • 基于现代光影观念的宗教建筑设计中光的应用 下载:52 浏览:466
  • 王雷 《国学研究》 2025年1期
  • 摘要:
    光影对于人类社会的作用来说极为重要,由于人们一直以来对于光芒都有一定的崇拜,同时其也是自然界当中常见现象,因而人们对于光影也常常具有一定的特殊感情。在宗教建筑当中应用光元素,可以很好地提高建筑工程外观整体性,塑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本文针对现代光影观念在东方与西方宗教建筑中的应用分别进行了阐述,希望可以给相关建筑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1/18]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国学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79
访问量 106258
下载量 11621
总被引次数 207
影响因子 0.37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