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加拿大大学科研管理机制研究及启示 下载:24 浏览:212

杨红斌1 荆秀艳2 王鹏飞3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加拿大大学在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从科研管理体系、经费管理模式、国际合作交流、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及成果转化等五方面对其科研管理体制进行梳理及分析,并立足我国高校科研管理现状,从科研管理运行体系、科研管理服务团队、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科研国际化等四个方面进行思考分析,建议我国高校在科研管理改革实践中应该以学院为中心,构建以"学院-科研团队-研究机构"三位一体为核心的科研管理体系;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管理团队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建设,提高科研活动服务水平和质量;逐步完善以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科研成果管理体系,建设专业的科研成果产业化服务机构,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撑与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国际合作模式,多形式引进高水平的国际智力,开展国际重大项目合作攻关,提升我国高校的国际核心竞争力。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理论框架与创新能力评价——基于二十国集团的实证分析 下载:74 浏览:430

王丹1 赵新力2.3 郭翔宇1 胡月1 杜旭1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本文从系统角度研究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过程,首次基于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系统概念框架推导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路径,提炼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构成要素,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以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国为实证研究对象,全面、深入分析2001-2016年G20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水平和变化特征。研究发现,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得分均名列前茅,但得分未能继续冲高,反而出现下滑趋势;新兴市场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能力得分差距正逐年缩短,但在科研水平、教育质量、现代基础设施和生态保护等诸多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本研究有望为G20国家完善农业科技政策、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

中南六省中小学音乐教育协作交流会述评 下载:67 浏览:409

李佳铭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中南六省(区)中小学音乐教育协作交流会"举办的"中南六省(区)第十二届中小学音乐教育协作交流会"于2017年12月4—9日在海南省陵水县雅居乐体育馆展开。13位参会教师进行了教学交流,教学过程充分展示了日益提升的教师音乐素养和专业技能,以及文化传承的内涵。王国安教授对各教师的授课进行了总结评价并提出问题。

新型全数字交流变频装置在模块钻机上的研究应用 下载:65 浏览:399

韩海宁1 刘锦伟2 陈建玲3 孙勤江3 《中国仪器》 2018年11期

摘要:
交流变频传动系统分为直流传动和交流传动两种,为提高模块钻机运行、检测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提高电气稳定可靠性,交流变频传动系统广泛应用于钻机模块。本文针对交流变频系统相关的转矩控制与谐波抑制等关键技术,对新型全数字型交流变频装置进行了深入研究。该种交流变频传动系统采用IGBT整流技术(ISU)和直接转矩控制技术,不仅使得电机转速和转矩控制更加准确,而且降低了系统谐波含量,提升了电网的电能质量。

福建自贸区与台湾体育用品制造业交流合作研究 下载:36 浏览:242

黄舟阳 《体育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体育用品制造业作为福建自贸区与台湾较为典型也是起步较早的体育产业之一,双方在这方面拥有非常光明的合作前景与优势。为进一步推动福建自贸区与台湾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发展,本文通过使用文献法和归纳分析法,分析双方现状,并提出双方交流与合作的建议措施。认为福建自贸区与台湾之间拥有特有的优势,但也面临着问题:双发发展程度与方向不同,对体育用品制造业概念认知也不尽相同;人才短缺,产业结构落后,技术经验缺乏合作等。提出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增强体育人才的培养;福建自贸区与台湾的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携手,结合当下最新的科学技术,打造自主创新品牌,增进福建自贸区与台湾体育用品制造业交流合作发展。

丝绸之路与中西美术交流——以克孜尔石窟壁画为例 下载:32 浏览:306

冯民生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丝绸之路"不仅是中西商业贸易之路,而且也是中西文化艺术交流之路。从沿丝绸之路诸多开凿的石窟壁画考察,其中的佛教题材内容与表现方式基本是中西绘画风格的融合与展现,成为中西美术交流的见证。古丝绸之路作为中西美术交流的载体,承载着不同民族文化交融与认同的史实;而在新时代,它又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在逻辑和参照,推动当代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和情感认同。

休斯与牛津大学汉学科——近代中英人文交流史钩沉 下载:30 浏览:234

刘超 王贺欣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12期

摘要:
休斯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英人文交流的核心人物之一。他曾主持牛津汉学科十余年,成为该校对华交流中的首席学者。为推动中英交流、提升英国汉学水准、传播中国文化,休斯做了大量工作。此间,牛津大学为推进汉学科的变革和升级,聘定中国学者陈寅恪出任教授,对此休斯助力良多,并曾来华积极接洽。但此事因故终未成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中国学界失去了在西方顶尖大学传播东方文化的一次良机,英国汉学界失去了直接吸收东方学术养分的机会,错失了转型机遇,造成了历史的遗憾。对国际汉学及中外交流史而言,这一案例蕴含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框架中戏剧交流的回望与前瞻 下载:91 浏览:503

宋宝珍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一带一路"发展倡议是推进中国经济崛起、民族文化振兴的有力举措。"一带一路"构想中的经济腾飞,离不开跨文化的交流、合作、互惠、融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话剧作为一种现代艺术形式,也是文化交流的载体——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其具有亲和力。话剧的艺术样态与发展步态,与其他民族的艺术具有共通性,理应发挥其在各民族之间增进友谊、加强理解、开展合作、谋求共识的重要作用。在相互尊重、互惠共赢的前提下,跨文化的戏剧交流将会范围更广,形式更多,效果更好。

近代中意交流格局下的人物图景——佛弼执礼的在华行迹与《酷刑逼供论》译介 下载:41 浏览:272

孙车龙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1期

摘要:
意大利人佛弼执礼光绪年间来华,侨居中国近五十年,其人汉学渊博,曾长期兼领意大利驻华多地领事之职。他广交名贤,孙中山曾亲笔致信予以称赞,其信可补文献之阙。在清末民初的动荡时期,佛弼执礼时常扮演为和平奔走的调解者角色。究其原因,既是他思想中的人道主义精神使然,也是由意大利在华所处的尴尬境地决定的。此外,作为贝卡里亚名著《论犯罪与刑罚》的最早汉译选本,《酷刑逼供论》的译介是佛弼执礼审时度势后的选择,但深究之,它更是佛弼氏为扭转"三门湾事件"后意大利在华不利局面而做出的尝试。该书虽夹带了一定的私心,但也确实对清末刑讯制度的革除有襄助之功。

作为“文明”输出的明治维新——以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几个事例为中心 下载:67 浏览:278

刘岳兵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东亚第一个近代"文明"国家。在明治时代,日本为了证明自己是文明国家,一方面向西方学习,一方面向世界输出其"文明"。在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日本将明治维新作为"文明"输出到中国,既有学界的作用,也有官方的背景;既有输出方面的动力,也有接受方面的需要。重野安绎的《大日本维新史》和大隈重信的《开国五十年史》就是很好的例证。只要以文明的手段输出"文明",客观上还是能够起到促进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的作用。从"文明"输出的视角来看明治维新,可以加深对明治维新及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理解。

电网潮流均衡技术分析与应用 下载:68 浏览:418

杨潇1 王楠2 杨少波1 孟良1 《中国电力技术》 2019年7期

摘要:
针对电网故障后输电通道潮流转移造成功率不均衡现象,引入潮流均衡概念和潮流均衡度分析方法,阐述了潮流均衡的关键技术即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和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分别介绍了相应技术的关键装置和示范工程,最后指出了潮流均衡技术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张芝联学术人生初探——写在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之际 下载:82 浏览:454

高毅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6期

摘要:
<正>张芝联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快十年了。先生逝世后,学界一直没有举行任何纪念或追思的活动,似乎是怕搅扰了他的安宁。而就个人的感受而言,我也很偏爱这种安宁,因为说实在的,我总觉得先生并没有走,他一直就在我和他的所有徒子徒孙们的身边,总带着一抹慈祥的微笑注视我们,还不时地和我们说着话,要我们留意这留意那,要我们适当休息一下可以但不可一味偷懒,要我们珍惜这段可遇不可求的宝贵时光把该做的事情不失时

特高压直流换流站交流滤波器组空气间隙优化 下载:88 浏览:498

贾东瑞 谢兴利 常伯涛 屈彦明 《中国电力技术》 2018年8期

摘要:
根据规程规范,以某±800 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为例,对交流滤波器组空气间隙进行优化研究,并对滤波器组实际空气间隙值进行校核,达到优化设备布置、方便现场施工、提高换流站运行可靠性等目的。

伸缩臂式跨越架的设计与应用 下载:88 浏览:503

张景辉1 张跃洲1 张湘潭1 罗本壁 2吴昊亭2 《中国电力技术》 2018年5期

摘要:
针对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跨越电力线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影响日趋增大的问题,提出伸缩臂式快速跨越封网装置的设计方案,介绍伸缩臂式跨越架的构成和安装步骤,通过跨越电力线现场应用证明了该装置具备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快速跨越封网的功能。

丝绸之路起点陕西的体育文化交流研究 下载:55 浏览:239

王位 《体育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为促进我国与经济带上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而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陕西其体育文化交流在这一背景下也得到了新的发展机遇。体育是一种没有国界的文化交流符号与形式,其提倡的公平公正已然成为近年来促进世界各国之间深入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此,利用丝绸之路起点的优势来推进体育文化交流对陕西省而言就显得至关重要。但从现实层面来看,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陕西其体育文化交流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本身将从丝绸之路起点山西的优势出发,基于其体育文化交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充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体育文化交流的实施提出相应的建议。

试析德国军医在青岛及其腹地的医疗实践和科学考察(1897—1914) 下载:46 浏览:276

袁玮蔓 《历史教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在德国占领胶澳租借地之初,驻军不断受到传染性疾病的威胁,胶澳总督府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德国军医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不仅进行医疗实践,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这些活动有效地改善了士兵的健康状况,丰富了德国学界的医学研究;同时也构成了德国殖民者和当地中国居民相互接触和联系的空间。在这个交往中,中西方的医学文化发生了碰撞:一方面,当地中国居民对西方现代医疗体系的态度有所转变,尽管传统的中医模式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德国军医也观察和了解当地的医疗卫生状况,并将关于中国医学的信息传播到了德国。

从现代技术特征看“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职业教育 下载:92 浏览:501

李沙沙 《中国职业教育》 2018年3期

摘要:
从现代技术具有的特征来看,技术的交流在"一带一路"合作开发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而职业教育在此方面具有优势。我国职业教育的使命应是以人才培养为依托促进沿线各国的技术交流,从而促成我国技术的革新与发展。

儒学现代转型的“引桥”——宋明儒学的时代性再认识 下载:81 浏览:381

郭萍 《哲学研究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儒学的现代转型,根本上是从传统儒学的母体中孕育出来的一种思想趋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宋明儒学的时代性,即一方面它是前现代的帝制儒学,但另一方面,它自发地孕育了现代性的根本观念——个体观念,因此成为儒学现代转型的一座"引桥"。按其逻辑推进,宋明儒学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逐步深入地促进了儒学的现代转型:前段,周敦颐提出"立人极",为个体价值的确立作了最初的理论铺垫;中段,程朱理学以"格物穷理"高扬了个人的经验认知,在客观上启发了个体主体意识的觉醒;后段,陆王心学提出"心即理",从理论上打开了个体价值消融天理权威的通道。当前,深入推进儒学的现代转型,需要基于现代生活批判地发展宋明儒学中所孕育的主体自觉意识,实现儒家主体观念的自我超越。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法治社会新秩序的责任思维及其体系建构 下载:42 浏览:428

宋云博1,2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9年9期

摘要:
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国内社会都存在"零和博弈"与"互害现象"。这与本国优先主义、民粹主义和社会组织或个体的责任意识淡薄、责任思维不强、责任定位不准及责任功能错位等问题紧密关联,因而应系统强化责任思维及其体系建构,明确法学教研的引领责任、立法规则的衡平责任、行政执法的管控服务责任、司法公正裁判责任、企业组织的社会发展责任和公民的社会主体责任等,才能协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下法治社会新秩序的建构及其善治。

美国大气环境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的经验与启示 下载:71 浏览:424

刘兆香 王树堂 王京 张晓岚 唐艳冬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3期

摘要:
文章通过分析美国在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方面的相关政策及技术经验,研究了美国多污染控制的法律法规、基础数据和技术要素积累、监管策略和区域协作及案例应用。结合我国当前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中国协同控制的建议,不仅需要加强统筹规划,而且需要从理念、数据积累、技术整合到示范多方面进行加强。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