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论民事规训关系——基于福柯权力理论的一种阐释 下载:86 浏览:496

汪志刚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民事规训关系是一种内含了以纪律的制定与执行作为其主要内容的规训权力的"非纯粹"民事法律关系,主要包括劳动、教育、住院医疗和亲权关系等。它们都具有存在上的稳定性和差序化、定型化的结构,是融人身与财产、支配与请求于一体的兼具功能上的私益性和生命治理性的身份关系。其生成的法理基础在于形式平等与实质不平等的分层实证化、自由向权威的妥协、法律与纪律的双重规范与协作。这些关系在形成秩序和生产驯顺而有用的生命时,也因其内含的权力的私利性、强制性和扩张性,权力作用的隐秘性、绵密性及其对个体的区别对待而隐含了对权利的潜在威胁,需要法律通过建基于弱者保护原则之上的各种分权制衡策略来更好地实现其调整,以保障被规训者不堕其自由平等主体之本性。

呼吸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55 浏览:486

苏晓燕1 马欣2 刘玥媛3 曹晓娜4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6期

摘要:
探讨呼吸科患者睡眠质量,分析影响呼吸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自制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内科96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6例呼吸科住院患者PSQI总分为(9.67±3.75),其中62例患者睡眠质量差,占64.6%,且呼吸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低于正常人。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原因包括疾病影响、环境改变、心理因素、医源性及非医源性噪声、担心疾病及预后等。结论:呼吸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较差,医护人员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以利于呼吸科住院患者病情的恢复。

早期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住院期的应用效果 下载:41 浏览:399

葛迎春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住院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我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予以脑卒中偏瘫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予以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予以早期康复训练。干预4周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ugl-Meyer运动量表、Barthel指数量表得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量表、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QOLI评分、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GQOLI评分、KP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住院期临床治疗中配合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水平,并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项痹病住院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分析 下载:70 浏览:480

朱晓红 张小舒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项痹病住院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1月期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项痹病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项痹病住院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个体化康复治疗对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影响 下载:256 浏览:2405

马继英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个体化康复治疗对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精神病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法,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精神病量表评分、住院患者观察量表评分及功能独立性评分对比分析,得出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功能独立评分、住院患者观察量表评分及精神病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个体化康复治疗在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保障患者有良好的功能独立性,提高患者的住院观察水平,实现患者精神病情况的有效缓解,应用效果较为良好。

医教协同下本科学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探讨 下载:88 浏览:523

常岩芹 王娜 朱斌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10期

摘要:
医教协同下本科学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并轨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政策,有很多优势,但仍存在住培基地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不匹配、临床实践时间少、招生专业及培养时间不一致、科研训练不够等问题。可以采取落实医疗机构住培基地与硕士学位点合二为一、强化临床实践教学、加强培训课程体系改革、协调培训时间、重视创新和科研能力培养、完善住培专业医学院校临床硕士学位招生等对策来解决问题。

肝硬化住院患者及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下载:23 浏览:501

许丽1 李萌2 南士英1 2020年12期

摘要:
描述肝硬化住院患者及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现状,从心理社会因素方面探究患者及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济南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肝病科符合标准的肝硬化住院患者和家属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疾病不确定感成人量表和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分别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疾病不确定感的横断面调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明确2个群体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结果肝硬化住院患者和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得分分别为(84.82±12.92)分、(92.49±12.66)分。不可预测是影响患者和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的重要因素。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受自身感知的社会支持(β=-0.181,P=0.019)和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β=0.378,P<0.001)。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受自身感知的社会支持(β=-0.202,P=0.013)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β=0.336,P<0.001)。结论肝硬化住院患者及家属普遍存在疾病不确定感,两者体验到的疾病不确定感可以互相影响,医护人员应同时关注2个群体的疾病不确定感,以便及早进行综合干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综合医院住院患者陪护人员的管理 下载:122 浏览:436

王伟1 张晓曼2 孔冬3 周文红3 金琳3 魏民3 杨丽娟3 2022年11期

摘要: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山东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陪护人员的管理措施。方法对住院患者陪护人员从数量控制、风险筛查、疫情调查告知、身份证和陪护证双证管理、辅助检查陪检服务、医保预审核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并通过时点稽查法评价措施落实效果,用信息化手段反馈结果促进质量持续改进。结果 2020年1月28日—3月2日,综合管理实施前1周及实施后第1周,患者与陪护人员比值为1∶1.083和1∶1.002;实施后第2~4周,患者与陪护人员比值分别为1∶0.988、0.932、0.918。3次时点稽查结果显示,实行门禁管理、陪护人员签署告知书、每日2次常规体温监测并登记、无外出就餐等多个项目管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陪护人员电梯入口处双证管理落实率为23%~46%,在医院入口、电梯入口口罩佩戴规范率较高(91%~100%),但住院病区内口罩佩戴规范率较低,3次稽查结果分别为58.76%、61.54%、77.69%。结论住院患者陪护人员综合管理措施落实有效,电梯入口双证管理落实率、住院病区内口罩佩戴规范率较低,需要进一步改进。

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知识-信念-行为调查研究 下载:65 浏览:371

曹磊 张甜 谢玲玲 《中国护理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查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知识-信念-行为水平,为医护人员进行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12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营养知识-信念-营养问卷进行调查,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处理,最终确定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125例患者营养知识(16. 46±3. 12)分,营养信念(18. 07±3. 24)分,营养行为(28. 52±0. 88)分,知信行总分(63. 05±7. 24)分。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 <0. 05),年龄<60岁明显高于年龄≥60岁(P <0. 05),城镇明显高于农村(P <0. 05),已婚明显高于未婚/离异/丧偶(P <0. 0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明显高于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含中专)(P <0. 05),家庭经济收入≥6000元/(月·人)明显高于家庭经济收入<6000元/(月·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肿瘤内科患者营养知信行水平与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为其独立影响因素(P <0. 05)。结论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知信行水平整体偏低,与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明显相关。医护人员应结合这些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营养知信行水

不同TOAST分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特征分析 下载:61 浏览:511

​薛晶 陈洪苹 钟镝 李国忠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探讨不同Org10172治疗急性卒中试验分型(TOAST分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住院期间死亡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急性脑梗死为根本死亡原因的7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TOAST分型方法进行亚组分类: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型)、心源性栓塞型(CE型)、小动脉闭塞型(SVD型)、其他原因型(ODC型)及不明原因型(UND型)。比较不同TOAST分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特征。结果 (1)LAA型死亡构成比(55.1%)最大,且呈逐年上升趋势。(2)LAA型住院病程最长(4.55±4.34)d,高血糖、高血脂、既往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患病率及胆固醇水平高于其他卒中亚型;CE型以女性为主,死亡年龄最高(73.68±9.82)岁,主要分布于75~84岁,D-二聚体升高、既往心房纤颤、心脏瓣膜病及心衰患病率高于其他卒中亚型,且心房纤颤在心血管危险因素中所占比例最高;与其他亚型相比,SVD型男性、入院时高血压、吸烟史所占比例最高。(3)住院期间并发症在不同病因分型患者中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在梗死部位方面,CE型以前循环为主,LAA型及SVD型则以后循环为主(均P<0.01);LAA型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为脑疝和脑干梗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型主要死于脑疝,SVD型主要死于脑干梗死(P<0.01)。结论不同TOAST分型死亡患者在基线特征、梗死部位、直接死亡原因方面均存在差异,临床中需加强对患者病因分型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对高危患者进行管理。

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知识-信念-行为调查研究 下载:26 浏览:234

曹磊 张甜 谢玲玲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知识-信念-行为水平,为医护人员进行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12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营养知识-信念-营养问卷进行调查,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处理,最终确定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125例患者营养知识(16. 46±3. 12)分,营养信念(18. 07±3. 24)分,营养行为(28. 52±0. 88)分,知信行总分(63. 05±7. 24)分。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 <0. 05),年龄<60岁明显高于年龄≥60岁(P <0. 05),城镇明显高于农村(P <0. 05),已婚明显高于未婚/离异/丧偶(P <0. 0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明显高于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含中专)(P <0. 05),家庭经济收入≥6000元/(月·人)明显高于家庭经济收入<6000元/(月·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肿瘤内科患者营养知信行水平与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为其独立影响因素(P <0. 05)。结论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知信行水平整体偏低,与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明显相关。医护人员应结合这些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营养知信行水平。

住院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评估体系的构建 下载:11 浏览:345

赵洁1 常红1 范凯2 2019年12期

摘要:
构建符合我国国情、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住院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评估体系,以评价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健康问题。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住院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评估体系草案。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选取24名专家,进行专家咨询。按照2轮专家咨询意见,结合临床经验,对条目进行修改。结果 2轮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第2轮咨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25,一、二、三级指标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534、0.295、0.320(P<0.001)。最终形成的住院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评估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一般医学评估、躯体功能状况、社会参与、心理健康状况),14项二级指标,40项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住院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评估体系科学、可靠,能为临床护士制订护理策略提供依据。

手术室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下载:75 浏览:396

张明月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7期

摘要:
对手术室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手术治疗的3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筛选出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320例手术患者中有20例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 25%。20例患者共分离检出44株菌株,其中27株(61. 36%)为革兰氏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最多; 13株(29.55%)为革兰氏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 4株(9. 09%)为真菌,真菌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年龄≥60岁、急症手术、手术时间≥2 h、合并慢性病及侵入性操作与手术室发生医院感染相关(P <0. 05)。结论多种因素可以影响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需要加强感染相关流程的管理,以期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老年脑梗死患者社会化住院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14 浏览:437

古楚儿1 彭刚艺2 应文娟3 苏静1 2019年7期

摘要:
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社会化住院"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420例汕头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老年脑梗死住院患者的病历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社会化住院"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65岁的脑梗死患者中,"社会化住院"患者达21.80%,其医疗费用占总费用的39.64%,住院天数占总住院天数的39.4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院获得性感染和达出院标准时ADL水平是"社会化住院"的影响因素。患者达到出院标准时ADL水平与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有关(P<0.001)。结论 "社会化住院"占用大量医疗资源。减少医院获得性感染,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提高患者达到出院标准时的ADL水平有利于减少"社会化住院"的发生。

手术室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下载:49 浏览:289

张明月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对手术室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手术治疗的3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筛选出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320例手术患者中有20例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 25%。20例患者共分离检出44株菌株,其中27株(61. 36%)为革兰氏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最多; 13株(29.55%)为革兰氏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 4株(9. 09%)为真菌,真菌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年龄≥60岁、急症手术、手术时间≥2 h、合并慢性病及侵入性操作与手术室发生医院感染相关(P <0. 05)。结论多种因素可以影响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需要加强感染相关流程的管理,以期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ABC临床思维模式运用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 下载:268 浏览:2761

罗恩丹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通过对住院医师参加规范化培训意愿及培训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探索ABC临床思维模式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分层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按科室进行分层,在我医院住院医务工作者科室内进行随机抽样,预计发放106份。统计这106名住院医师参加规范化培训的意愿以及需求,了解住院医师希望的规范化实践培训方式和时间,分析干扰住院医师参加规范化培训的因素,并采用ABC临床思维模式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行优化,对比改进前后住院医师培训满意度,理论知识评分和实践技能评分。结果:这106名住院医师中认为参加规范化培训是非常重要的有76人,占比71.7%,有参加规范化培训的有74人,占比69.81%%,影响培训质量的因素有,考核标准不足、师资专业文化程度不高、个性化指导不足、个人学习因素。通过改进对临床医师进行规范化实践能力培训的措施后,住院医师在医学知识测试正确率在、临床医师培训满意度,均明显高于改进前。结论:大部分住院医师都有参加规范化培训的意愿。因此,医院要根据有需要的住院医师进行合理培训,采用ABC临床思维模式,优化培训方法,提高规范化培训的质量。

提高新生儿住院期间的母乳喂养成功率 下载:223 浏览:3281

黄振俊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析提高新生儿住院期间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方法:在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的产妇中筛选研究样本,样本总数为106例。遵从随机抽样分组原则分为基础、研究2组,前一组执行基础方式护理,后一组执行精细化护理。比较2组护理后的首次母乳喂养时间、住院时长、生长发育情况(出院时)、新生儿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护理满意率、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从首次母乳喂养时间、住院时长分析,研究组护理后短于基础组(P<0.05);从生长发育情况分析,研究组护理后好于基础组(P<0.05);从新生儿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分析,研究组护理后高于基础组(P<0.05);从护理满意率分析,研究组护理后高于基础组(P<0.05);从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分析,研究组护理后高于基础组(P<0.05);从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研究组护理后低于基础组(P<0.05)。结论:将精细化护理执行在母婴服务中,可拓展产妇健康知识,缩短首次母乳喂养时间,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提高新生儿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减少新生儿不良事件,值得使用。

糖尿病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流程的优化及效果评价 下载:12 浏览:461

田凤美1 张笑燕1 陆亚琼1 肖爱华2 2018年11期

摘要:
通过对糖尿病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流程进行优化,规范医护人员行为,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成立血糖管理项目小组,修订糖尿病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流程,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流程步骤进行失效原因分析,制订并落实干预方案。结果实施流程干预方案后,高血糖汇报率从74.56%上升至77.98%,胰岛素注射执行率从91.12%提高至94.08%;护士理论知识达标率从56.25%上升至93.75%,胰岛素注射操作达标率从43.75%上升至93.75%;胰岛素注射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从7.31‰下降至1.90‰。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可优化糖尿病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流程,规范医护人员行为,显著降低胰岛素注射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

影响非心脑专科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抗凝治疗的相关因素分析 下载:33 浏览:453

曹勇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综合性医院非心脑血管科住院心房颤动患者院内启动抗凝治疗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本院非心血管内科及神经科,出院诊断包括"心房颤动"且符合抗凝治疗指征的患者,根据住院资料收集相关信息及出院前抗凝治疗方案。结果共查找到符合抗凝治疗指征患者212例,院内启动抗凝治疗63例,未启动抗凝治疗149例,抗凝治疗组患者在糖尿病患病率、初发或阵发性心房颤动比例、其他住院原因比例、抗凝会诊率、住院天数均大于非抗凝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OR:1. 81,P <0. 05)及院内抗凝会诊(OR:5. 14,P <0. 05)与院内启动抗凝治疗独立相关。结论影响院内非心脑血管专科住院心房颤动患者,启动院内抗凝治疗的因素是专科医师抗凝会诊及是否糖尿病,临床医师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理念有待加强。

中青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认知功能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23 浏览:439

张真真1 王群2 张丽洁3 苏叶3 孙玉梅3 2018年7期

摘要:
探究中青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住院患者的认知功能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北京市4所医院140例中青年T2DM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北京版进行认知功能测评。结果中青年T2DM住院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7.9%,其中以延迟记忆受损(85.0%)最常见,其次为语言受损(73.6%)和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受损(50.7%)。而注意力、抽象和定向力受损少见,命名未见受损。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女性和血糖控制不良可能是T2DM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青年T2DM住院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以延迟回忆受损最为显著。高龄、女性和血糖控制不良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关。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