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从国际农业科技创新态势到我国山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下载:42 浏览:264

王丽华1 吴彦2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农业科技创新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正处于变革的重要时期,面对我国农业内部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如何加快传统农业的改造、推进农业科技化和现代化建设,是实现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总结了发达国家在农业整体战略布局、人才队伍建设、农业科研机构的职能布局及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等方面的优化措施,结合我国多山特点,提出山地农业科技化发展的重点方向:以生产、生态、服务及产业化带动能力方面为方向,促进山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结合地方特点,构建现代山地特色农业体系。

供给侧改革的动因与规制研究:基于政府与市场的博弈关系 下载:73 浏览:418

王赫奕 王义保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供给侧改革作为当今的热点话题之一,对我国今后的紧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政府作为供给侧改革的实施者,推行供给侧改革具有深刻的动因。旧常态下全面政府的博弈组合模式不再能适应新常态的大环境,使得经济增速下降,此时的政府在博弈之中需要对市场做出适当的让步,恢复与"强市场"的并存的均衡路径,通过对两部门模型的分析,找到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所在。并且供给侧改革的实施者——政府对微观经济体的规制也需要革新。如此,在实现有限政府与有效市场的良性互动的条件下,才能使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以有效实施。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城市社区武术教育供给研究 下载:71 浏览:335

刘剑 王丽萍 《体育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本文以永州市社区武术教育供给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典型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永州市社区武术教育服务主管部门、武术健身消费人群、锻炼场所等进行抽样调查,并选择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武术健身社区进行典型调查。研究发现,永州市社区武术教育供给与需求之间还存在不平衡现象:(1)永州市武术教育供给主体主要依靠政府投资,供给的主体比较单一。(2)永州市武术教育的供给没有紧贴居民的时代需求,动态供给性较弱。(3)永州市武术教育的供给内容缺乏多样性。应采取的措施:(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调动社会和市场的供给作用,开拓多元主体协同供给。(2)调动各个相应部门的协调性,跟随时代潮流创新供给方式,加强动态供给。(3)应满足各个阶层居民的需求,供给内容实现多样化,实现共建共享。

我国健身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下载:49 浏览:312

张济琛 《体育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供给侧改革"为理论指导对我国健身产业发展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加快推进我国健身产业供给侧改革。研究认为推进我国健身产业供给侧改革的途径有:健全健身产业人才供给、完善健身产业制度供给、提升健身服务产品质量、提高健身产业创新能力。以此确保健身产业良性快速发展,提供真正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健身产品,更好的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供给侧改革下第四方农产品物流金融模式创新 下载:54 浏览:287

李艳伟 何任杰 《中国经济》 2020年2期

摘要:
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农产品流通市场对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需求越来越高,创新物流金融模式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农产品物流企业作为农产品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开展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有助于其解决中小型合作企业融资问题,整合供应链资源,实现向第四方物流的转型。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产品物流金融发展一般模式及存在的问题,继而对农产品物流金融运作模式进行创新优化,然后建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农产品物流金融监管平台,实现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和在线融资,最后从供给侧角度对农产品物流企业的物流金融体系进行风险管控,降低运营风险。农产品物流企业通过创新物流金融运作模式,可以优化农产品供应链资源配置,真正转型成为一个集成供应链解决方案的第四方物流商。

供给侧视角下“农产品上行”电商渠道模式研究 下载:44 浏览:247

陈劲松 窦志慧 徐大佑 《中国经济》 2018年4期

摘要:
农业供给侧视角下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关键在于破除农村地区的农产品上行困境。本文着眼于农产品上行渠道中的组成要素,提出了五种发展农产品上行电子商务的渠道模式,并分别对每种模式的结构、特点及适用条件进行了阐述;然后分析一个地区在构建农产品上行渠道时应当考虑的六种依赖因素,以期为该地区构建农产品电商渠道、破解农产品上行困境提供指导借鉴。

共享经济模式产品供需匹配问题研究 下载:32 浏览:337

马丽 《中国经济》 2018年1期

摘要: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常态时期,供给侧改革成为适应当前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其目的便是通过市场驱动和政府推动,使资源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实现有效匹配和对接,以此来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供给,而共享经济的出现,顺应了供给侧改革以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念,可以说共享经济正是供给侧改革中的重要一环。本文首先分析了共享经济模式演化与发展现状,接着对当前共享经济模式产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进而指出了解决当前共享经济模式产品供需匹配问题的建议,以期能帮助我国共享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基于十省会城市比较的沈阳市全民健身场地供给研究 下载:74 浏览:343

徐鹏霄 《体育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全民健身场地是发展体育事业、实现体育强国目标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依据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选取了2018年建成区面积前10位的省会城市,从场地设施及人力资源状况、开放程度和投资运营等角度进行对比,以突出沈阳市全民健身场地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并提出改进策略。

高技术产业与金融供给侧协同发展关系研究 下载:57 浏览:403

李露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7期

摘要:
高技术产业与金融供给侧是经济市场关注焦点,构建高技术产业发展与金融供给侧系统评价指标,运用熵值对两系统指标参量权重进行计算,运用计量经济学开展实证检验,结果证明,金融供给侧与高技术产业发展两系统存在长期协整、因果互动关系,金融供给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正面作用仍待优化。

供给侧视角下广州市职业教育结构改革研究 下载:29 浏览:314

郑玉清 《中国职业教育》 2020年2期

摘要:
职业教育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针对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制度、体系、结构、内涵、质量等问题,解决人才需求与职业教育供给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提高人才供给适应性,扩大有效供给,实现需求与供给的平衡。本文从梳理广州市产业结构、产业从业人员结构等发展脉络入手,从院校招生规模、专业结构、层次结构、职业教育体系等方面,分析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人才供给出现的结构性矛盾,并提出广州市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 下载:67 浏览:410

万舒欣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11期

摘要:
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以创业孵化基地为核心,由供给侧—支撑系统—需求侧三层体系构成的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体系构架,并分析其内涵和结构。面对当前高校创业教育需求旺盛、供给侧的输出流动节律和需求侧的抽取流动节律明显低于临界阈值的困境,提出了通过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以实现整个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平衡状态的策略。

科技创新服务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及有效供给路径研究 下载:31 浏览:204

宋保胜 1杨贞1 李文2 李劼1 王彩霞1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12期

摘要:
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科技创新现实诉求的视角,结合科技创新利用自身功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逻辑,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科技创新的诉求和有效供给现状进行了描述分析。发现现阶段部分区域仍存在着科技创新研发能力不强、质量不高、针对性不够、载体不突出等问题,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生需求衔接不充分、制约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因此,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际实施情况,摆脱对既有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提出增强科技创新的有效供给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供给结构、提高科技创新的供给质量,实现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的科技创新的供需动态平衡,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序建设,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精准扶贫与特色小镇建设的对接研究 下载:47 浏览:418

杨靖三1,2 何建敏1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精准扶贫与特色小镇建设在产业培育、城镇建设、生态保护和文化提升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对接的优势。两者的对接在特色培育、要素配置、政策配套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也存在制约的因素。为了实现二者的顺利对接和良性互动,应立足地方实际和需要,持续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增加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为两者对接注入文化内涵;健全金融扶持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健全政策扶持体系,构建两者政策扶持的对接机制。

基本公共服务结构性分析与供给侧改革路径 下载:62 浏览:365

孙彩红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从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来看,基本公共服务的结构要素包括内容结构、空间分布结构和享用群体结构的分析框架。一些地方的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着多维结构的不均衡状况。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关键在于区分公共服务基本类型和属性基础上、坚持平等权利原则,明确不同层级政府统筹公共服务的职责分配,整合与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改革公共服务决策机制,促进社会主体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参与合作。

公共产品供给;二元社会格局;均等化;社会公平主义 下载:51 浏览:356

李爱龙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奈格里对马克思《大纲》"机器论片断"的激进政治解读直接改写了由福柯所开创的生命政治话语范式。在奈格里看来,生命政治与生命权力并不是同一的,而是处于相互对抗之中,生命政治作为一种反抗力量形塑了生命权力。正是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奈格里确立起劳动与资本的对抗逻辑,由此,展开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概念——剥削、共产主义和危机的生命政治阐释,从而开辟了生命政治批判空间。撇开其学理上的不足,奈格里的生命政治的范式转换具有不容忽视的建构性意义,它不仅深化了对危机的理解,而且指出了反抗资本逻辑的新道路——出走,在当代视域中建立起危机与解放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重新塑造了马克思主义话语中久被遮蔽的阶级逻辑。

论中国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优化 下载:66 浏览:370

徐放达 王增涛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中国的城市和农村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也存在一些短板,具体表现为农村供给不足与城市局部供给过度现象并存,城乡都存在公共产品的供需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中主体不清晰,权责划分不明确。要提高城乡公共产品供给质量和数量,破除中国城乡二元社会格局,就应当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短板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在坚持均等化原则的前提下采取措施分别予以化解,努力在政府职能转变的思路下,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功能,优化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基于FDS的汽油储罐池火喷淋冷却防护效用研究 下载:32 浏览:429

雷婷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4期

摘要:
针对我国设计规范与国际通用规范中对油罐火灾消防冷却设计的差异性,采用火灾动力学模拟FDS软件进行2 000 m3汽油储罐池火在喷淋冷却干预下防护效用的仿真计算。通过对比分析着火罐、相邻罐在不同冷却强度下的火场参数和防护效果,阐述国外消防设计中对着火罐无需喷淋冷却的可行性,验证我国现行规范中对相邻罐的消防冷却水供给强度的有效性,加深对国内外规范的理解,提高国际工程消防设计的灵活性。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层次探讨 下载:54 浏览:373

何雄浪 陈锁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随着中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由过去的总量不足变为结构性失衡,具体表现为总量充足,而有效供给不足,难以适应现阶段国内国际市场需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改变这一现状的重要利器,可以确保中国农产品在确保国内有效供给充足的前提下引领国际市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着眼于国内外两大市场,充分完善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矫正行政配置在资源配置中的扭曲作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深化改革机制和培育创新驱动力,从而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引领中国农业走向国际舞台。

补贴退坡、共性技术供给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下载:83 浏览:445

郑月龙1 冷峥峥2 王琳1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8年3期

摘要:
考虑节能指数、消费者节能偏好支付意愿、共性技术供给、政府补贴退坡和市场竞争,建立了政府与新能源汽车企业、燃油汽车企业之间的三阶段博弈模型,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补贴下限与准入标准对新能源汽车企业收益和政府收益作用方向相反,对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均衡价格和销量均无明显影响,政府补贴下限、准入标准及两者共同调整的结果使得汽车市场达到由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共存的均衡状态;随着消费者节能偏好支付意愿的增加,汽车市场呈现燃油汽车"消"而新能源汽车"长"的均衡状态,随着共性技术空缺度增加,出现燃油汽车"长"而新能源汽车"消"的均衡状态,消费者节能偏好支付意愿及共性技术研发和建设是补贴退坡背景下更具根本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驱动力量。

向农业4.0时代迈进中的我国精准农业发展制度供给研究 下载:62 浏览:327

李朋来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1期

摘要:
大力推进精准农业是我国向农业4.0迈进的重要切入点。将大范围推广精准农业的条件归纳为"国家收益与微观主体收益的一致性"、"持续、高效的技术能力供给与技术推广"、"精准农业金融与资本市场体系建立"、"实施效益科学评估体系设计"4个方面,认为当前存在着"技术使用激励"、"科技力量整合"、"农业科技金融供给"、"统计调查与评价"4个维度的制度供给不足,提出相应的制度供给方案。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