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论体育教师观——基于关怀主义教育哲学视角 下载:51 浏览:236

李亚宁1 冯莉萍2 韩金志1 《体育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关怀主义教育思想脱身于关怀主义理论,其代表人物为Nell Noddings。她的一些著作阐述了什么是关怀主义教育思想以及在关怀主义教育思想下的教师观。本文立足于关怀主义教育哲学的基础,对其起源及发展进行了阐述,并对关怀主义教育哲学下体育教师的道德观、语言艺术、教学方法以及与学生的关系进行相关的研究。

基于人文关怀的住宅式医疗建筑设计探究 下载:85 浏览:466

张禹宁 孙英杰 《中国设计》 2018年2期

摘要:
医疗机构是承担着社会民生健康职责的重要机构之一,医疗建筑是民用建筑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建筑形式。疗养院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医疗、调养的主要功能,致力于病患健康的辅助恢复。疗养院建筑设计应基于人文关怀和人性化的思考,从治疗和养护的功能出发,有效融合疗养院的情感诉求和医疗系统的功能性需求。本课题通过对建筑空间功能的合理划分、公共空间室内景观的引入等手法,营造轻松、自然的住宅式疗养院建筑模式,打破常规的医疗机构冰冷、刻板的建筑印象,建立自由、绿色、和谐友好的新型医疗建筑模式。

伊朗新电影的现实性品格 下载:68 浏览:405

史可扬 康思齐 《中国艺术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享誉国际影坛的伊朗新电影是民族电影的典范,独特的现实性品格是伊朗新电影最本质的属性。伊朗新电影中的现实性品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题材的选择上,从儿童题材到女性题材,再到中产阶级问题,伊朗新电影始终围绕着伊朗社会的真实现实来展开叙述;其次是叙事策略上,伊朗新电影追求平实质朴的叙事风格,以线性叙事展开,采用非戏剧式的悬念设置,通过冷静客观的视听语言来进行呈现;再次是主题表达上,伊朗新电影分别从对个体的人文关怀、对传统与现代冲突中道德困境的探讨和对生存与死亡终极问题的追问三个层面来展开其现实性的探讨。

小刊物之大关怀:《西风》《家》与性教育及心理卫生普及 下载:60 浏览:255

张济顺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由圣约翰大学的黄嘉音、黄嘉德弟兄主办的《西风》和黄嘉音夫妇主办的《家》杂志,在传播性科学知识、推动心理卫生方面着眼于"下层工作",力求普惠都市大众。通过这两个刊物,黄氏兄弟和他们的读者共同营造了一个身体与社会的话语空间。这些本属于卑污、忌讳或神秘的私密话题从精英笔下步履艰难地走向公众论坛,黄嘉音亦成为心理卫生运动的践行者。天翻地覆的中国历史剧变中,黄氏兄弟营造的这一方空间与都市大众文化一起走到了尽头。

谈电视农业节目中的人文关怀 下载:41 浏览:351

李雪 《中国新闻传播》 2018年6期

摘要:
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农业在我国的发展和建设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国家经济水平正处于上升阶段,农业节目在电视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很多节目通过介绍农业发展与建设方面的成果、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等内容,让更多的人对农业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但是,现阶段的农业节目大多以经济利益、建设生产方面的内容为主,很少有提及农民人文关怀的节目出现在电视上。因此,加强对农民人文关怀节目的重视,对农业发展以及开阔农民思维方式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电视农业节目中人文关怀方面所涉及到的内容进行简单地论述,希望对农业整体的发展与建设有所帮助。

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家庭关怀的相关性分析 下载:51 浏览:357

张子旬 姜钊 崔倩 周婕 蒋永红 陈海燕 肖兴树 朱长才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家庭关怀的相关性,为采取有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抽取湖北省在册管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231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家庭关怀指数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生活质量的8个维度得分分别为(47.53±19.32)、(74.33±23.22)、(33.26±45.29)、(35.93±46.80)、(64.85±25.59)、(74.85±26.71)、(54.17±17.69)、(58.92±16.28)分,其得分均低于常模(P<0.05)。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躯体健康(r=0.240)、心理健康(r=0.282)2个综合维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患者家庭关怀与生活质量的躯体健康(r=0.284)、心理健康(r=0.316)2个综合维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本研究中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差,加强对患者的社会支持、家庭关怀力度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人文关怀护理在介入导管室的应用 下载:59 浏览:495

戴美霞 《护理研究杂志》 2020年1期

摘要: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介入手术患者术中的影响及其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介入导管室择期手术的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全程实施人文关怀护理,主要包括入室后手术护士的术前指导、术中关怀陪伴及出院前回访等。结果:两组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术中排尿及排尿困难、术中生命体征不稳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护理满意度也相应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程人文关怀护理的实施使介入手术更顺利的进行,为持续改进介入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可靠依据,做到人文关怀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相融合。

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对肿瘤ICU患者心理状况及希望水平的影响 下载:57 浏览:512

李莉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4期

摘要:
探讨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对ICU意识清醒患者心理状况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入住ICU进行治疗的意识清醒患者87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016年1月-6月入住ICU的42例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7月-12月入住ICU的44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ICU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和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干预3周后观察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希望水平。结果:实施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低于对照组,希望水平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有助于减轻ICU患者焦虑、抑郁水平,并能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中的效果分析 下载:71 浏览:424

陈英梅 陆美玲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研究晚期肿瘤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实施临终关怀的效果和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晚期肿瘤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每组36例。其中,参照组实施常规肿瘤护理模式,试验组给予优质护理临终关怀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护理前后疼痛感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机体功能、心理状态、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患者疼痛数字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后7、14 d评分均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晚期肿瘤护理总满意率(91.67%)明显高于参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晚期肿瘤患者实施临终关怀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升患者最后阶段生存质量,并降低患者晚期肿瘤所带来的疼痛感,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水平较高,应予以临床推广。

手术室人文关怀护理对腹腔镜直肠癌患者术后负性情绪的影响 下载:58 浏览:390

吴晶津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室人文关怀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对患者术后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腹腔镜直肠癌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手术室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试验组SDS评分、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结论:手术室人文关怀护理在直肠癌根治术中可以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降低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人文关怀结合责任制护理在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作用分析 下载:115 浏览:1152

田瑞 赵向丽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 探究分析人文关怀结合责任制护理在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时间: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对象: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对象:接受手术的甲状腺癌患者共102例,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文关怀结合责任制护理,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文关怀结合责任制护理可显著缩短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其恢复效果的提升。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研究 下载:251 浏览:2502

兰平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实施可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

早期康复训练联合人文关怀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心理弹性的影响分析 下载:123 浏览:1508

董伟茹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2期

摘要:
目的 分析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人文关怀的价值。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观察对象,从中抽取50例纳入此次研究,研究起止时间:2021-10至2022-10,并依据随机法行分组处理,一组设为对照组,一组设为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早期康复训练+人文关怀,对比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运动功能评分,护理前对比(p>0.05),两组无显著差异,而护理后对比(p<0.05),两组差异明显,其中观察组的评分更高;心理弹性评分,护理前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对比差异明显(p<0.05),其中观察组的评分更高。结论 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人文关怀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手术室人文关怀护理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康复状况影响的效果评价 下载:188 浏览:1714

杨赛花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室人文关怀护理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康复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我院手术室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研究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护理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尿潴留、出血、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达到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手术室人文关怀护理有利于帮助患者排解负面情绪,从而更加配合治疗,促进其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正义与关怀:教师道德价值取向的诠释 下载:68 浏览:262

沈辉香1 何齐宗2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9年7期

摘要:
教师道德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从正义与关怀的视角探讨教师道德的价值取向,有助于深化对教师道德的认识和提升教师道德水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重要价值,关怀是仁爱关系的集中体现,两者都应成为教师道德的重要价值取向。通过对教师正义和关怀的具体与普遍、情感与理性、关系与自主的辩证分析,可知教师道德既需要正义,也需要关怀;在教育实践中要促进这两种教师道德价值取向的融通。

走向“实践”关怀:教育类研究生培养的理性选择 下载:65 浏览:263

李太平 马秀春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9年3期

摘要:
随着人类实践模式的转型、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和教育研究实践范式的转向,教育类研究生培养应走向"实践"关怀。实践关怀的教育类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发展实践能力为目标,着力建设多元化的培养途径、立体的师生交往模式以及注重实践要求的质量保障体系。这种培养模式依托U-S合作平台,主要由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案例教学、项目学习、导师指导、学位论文诸环节构成。

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腭裂患儿的效果观察 下载:59 浏览:382

黄香河 李建英 刘庆徐 彦彬 刘冰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观察人文关怀护理在腭裂患儿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收治入院的30例腭裂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另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7年11月收治入院的30例腭裂患儿为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哭闹次数、出院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儿出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患儿术日及术后第1天平均哭闹次数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腭裂患儿围手术期护理中增添人文关怀措施,可缓解患儿紧张情绪,减少术后患儿哭闹次数,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提升患儿及家属对医院服务满意度。

癌症终末期患者谵妄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20 浏览:431

冯勤1 李玲2 马望3 王鹏1 李思思1 刘梦月1区 2019年5期

摘要:
调查癌症终末期患者发生谵妄的现状,探讨其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为谵妄的早期评估和筛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8年3月入住安宁病房的癌症终末期患者资料,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癌症终末期患者发生谵妄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31例癌症终末期患者,发生谵妄139例,发生率60.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织体力状态评分、姑息预后指数评分、药物类型(阿片类、苯二氮类、皮质类固醇类)、多药合用(使用药物≥3种)、症状(感染、睡眠障碍、便秘、缺氧、癌性恶病质)、肝或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脑转移、活动受限等与癌症终末期患者发生谵妄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阿片类药物(OR=1.477)、感染(OR=3.782)、睡眠障碍(OR=4.209)和姑息预后指数评分(OR=6.285)是癌症终末期患者发生谵妄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癌症终末期患者谵妄的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使用阿片类药物、感染、睡眠障碍、姑息预后指数评分增高可诱发谵妄,临床医护人员应早期评估和筛查这些影响因素,以降低谵妄的发生率。

家人关怀对骨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下载:59 浏览:412

周丽珍 梁健芳 胡焕婵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探讨家人关怀对骨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98例,依据家人关怀指数量表评分分为A组、B组和C组,比较三组患者的家人关怀水平、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及患者对家人关怀的满意程度。结果 A组、B组、C组患者的家人帮助、与家人交流、家人支持、家人情感表达和家人陪伴评分依次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B组、C组患者的状态管理、管理行为、限制行为、心理行为及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依次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B组、C组三组患者对家人关怀的满意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家人关怀能够提高骨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临床上应重视对骨折患者家人关怀程度的评估,并对患者家属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腭裂患儿的效果观察 下载:92 浏览:522

黄香河 李建英 刘庆 徐彦彬 刘冰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观察人文关怀护理在腭裂患儿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收治入院的30例腭裂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另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7年11月收治入院的30例腭裂患儿为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哭闹次数、出院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儿出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患儿术日及术后第1天平均哭闹次数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腭裂患儿围手术期护理中增添人文关怀措施,可缓解患儿紧张情绪,减少术后患儿哭闹次数,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提升患儿及家属对医院服务满意度。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