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降脂治疗对冠心病血脂指标及斑块的影响 下载:71 浏览:488

张孝忠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降脂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指标及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9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斑块数目、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及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 pro tein,LDL-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清总胆固醇(serum total cholesterol,TC)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 pro tein,HDL-C)升高,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斑块总数、软化斑块、中间型斑块数目与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um,CAC)积分较低,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降脂治疗可提高疗效,降低血脂水平。

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特征的相关性 下载:91 浏览:505

王恺隽1 李铁威2 王棕健1 陈曦1 高小晶1 蔺亚晖1 周洲1 康金锁1 《国际检验医学》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价高敏心肌肌钙蛋白(hs-cTn)T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436例初诊为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并行冠状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患者,确诊CAD患者222例(CAD组)、非CAD患者214例(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的hs-cTnT、血糖(Glu)、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水平,同时计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从病变支数、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3个方面分析hs-cTnT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将所有对象按hs-cTnT四分位数(由低到高依次为Q1区、Q2区、Q3区、Q4区)分组,比较不同病变支数、狭窄程度或斑块性质各组患者在Q1~Q4区的分布比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CAD患者hs-cTn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Glu、UA随病变支数增多而升高(P<0.05),eGFR随病变支数增多而降低(P<0.05);hs-cTnT、CACS、Glu、UA、Cr、BUN随狭窄程度加重而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s-cTnT与BUN、Cr、UA、Glu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12、0.239、0.134、0.131,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s-cTnT四分位分布与病变支数、狭窄程度、斑块性质均相关(rs值分别为0.249、0.252、0.239,P<0.01)。不同病变特征各组Q1~Q4区的患者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多、狭窄程度的增加、斑块不稳定性的增大,位于Q4区的患者比例均增高,位于Q1区的患者比例均降低。校正传统风险因素(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及肾功能指标(BUN、Cr、UA、eGFR)后,hs-cTnT不能作为冠状动脉存在病变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 hs-cTnT虽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但也受性别、年龄、肾功能及基础疾病的影响,尚不能作为冠状动脉存在病变的独立预测指标。

PCI术后血糖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85 浏览:502

胡娜1 田雅楠1 胡舒环2 黄贤胜1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糖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PCI手术治疗的226例冠心病患者(非糖尿病)为研究对象,根据PCI术后患者是否出现应激性血糖升高分为高血糖组(空腹血糖≥7 mmol/L)和非高血糖组(空腹血糖<7 mmol/L),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术前(t0)、术后1 h(t1)、术后2 h(t2)的血糖水平,并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CI术后血糖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226例患者中有165例出现应激性血糖升高,发生率为73.01%;两组患者在性别、梗死类型、置入支架的血管数、高血压、高血脂等因素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但高血糖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支架数量、支架直径、支架长度高于非高血糖组,且高血糖组患者的心功能Killip分级、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5%的发生率高于非高血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χ2=6.105、15.641、19.116、13.015、5.294、15.180、46.443,P <0.05);两组患者t1、t2时血糖水平高于t0,t2时血糖水平高于t1,且高血糖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非高血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25 kg/m2、支架数量≥3个、Killip分级≥Ⅱ级、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5%为PCI术后血糖异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411、2.894、9.202、11.699,P <0.01)。结论 PCI术后血糖异常与年龄、BMI、支架数量、Killip分级、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具有临床相关性,且BMI、支架数量、Killip分级、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是PCI术后血糖异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分级同心脏超声指标的关系分析 下载:253 浏览:2804

沈美 陈进 吴代琴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新功能分级和心脏超声指标间的关系。方法:抽取在2017年10月-2019年10月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被选取对象,根据患者心功能分级差异进行分组处理,其中50例心功能Ⅰ级者为A组,35例为心功能Ⅱ级组为B组,20例心功能Ⅲ级者为C组,15例心功能Ⅳ级者为D组,本研究另抽取同一时间段内在我院进行体检的1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本研究将通过对比不同组别患者的心脏超声指标差异,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新功能分级和心脏超声指标间的关系。结果:通过对本研究中的各项观察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学软件验证处理后发现,A、B、C、D四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A、B、C、D四组患者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却均要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A、B、C、D四组患者的LVEF、LVESD和LVEDD等心脏超声指标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临床分析发现,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分级结果和心脏超声指标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患者的心功能分级越高,则LVEF水平越低、LVESD和LVEDD水平便越高,心脏超声指标的明确有助于对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情况进行辅助判定,对于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有着一定的帮助。

综合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的应用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分析 下载:266 浏览:2859

马婷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探究给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接诊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主体,选取对象共计46例,选用电脑随机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所占比例一致,采用传统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治疗的同时辅助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具有确切效果,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其尽早康复,可借鉴推广。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择期行PCI手术患者的循证护理 下载:291 浏览:3705

林燕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择期行PCI手术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接诊的4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择期行PCI手术患者,使用双盲法分为2组,21例/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SA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择期行PCI手术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下载:319 浏览:3320

陈丽萍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目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护理工作当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具体的护理工作内容进行阐述。方法:本次研究总共选取了5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研究,对不同护理措施产生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主要比较患者的治疗效能感以及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措施更加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能感,从促进患者心理健康的角度讲,对患者的康复更加有利。此外,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方案也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同时有助于提供护理人员的职业价值感。结论:采用整体护理的观念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不仅能够使患者更大程度的受益,还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一举两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综合护理分析 下载:419 浏览:3893

韩莉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高脂血症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入我院于2016年7月—2019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21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满意率。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明显比参照组理想,组间具有差异(P<0.05)。实验组满意率高于参照组,P值<0.05。结论:综合护理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而言,能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值得在临床上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循证护理干预在介入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术后护理应用研究 下载:101 浏览:1024

张雪 《国际护理学》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干预在介入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术后护理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定为2020.07-2023.03,选取此间我院行介入术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58例进行分析,并对其随机分组,各组含有29例。基础组:开展基础护理干预,实践组:开展循证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二组的左心射血分数、预后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干预后,实践组的左心射血分数高于基础组,且预后恢复时间较短(P<0.05);实践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基础组(P<0.05)。结论:为研究患者开展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患者左心射血分数,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情况,值得借鉴。

整体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患者行心脏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85 浏览:2232

朱盈 《护理研究杂志》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患者行心脏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甲组与乙组,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整体护理,对比效果。结果:在疗效及不良反应上甲乙两组均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性,其中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4.00%和94.00%,乙组显著高于甲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00%和4.00%,乙组显著低于甲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治疗有效率提升,还能够有效促使患者不良反应降低,从而能够助力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应用推广价值较高。

口腔微生物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致病作用研究进展 下载:64 浏览:810

​郑思楠 《生物技术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作为心血管疾病中高死亡率的疾病之一,给人类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如何防治已成为全球热点健康问题。研究发现,口腔作为人体五大菌库之一,其多种含多种微生物,例如牙龈卟啉单胞菌、血链球菌、口腔具核梭杆菌等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联系,当口腔微生物局部生态失调时会加速冠心病的发展进程。本文对口腔微生物在冠心病的致病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及特定致病菌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有助于更好了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为冠心病的临床防治提供新靶点新思路。

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同型半胱氨酸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下载:146 浏览:1429

孙延娟 《中国医学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与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9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和409例常规体检的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对其进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检验,统计检验结果,分析单项、联合检验指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关系,观察不同类型疾病患者两项指标的表达情况。结果 健康体检者血清hs-CRP、HCY均较冠心病患者低(P<0.05);129例患者检验结果中hs-CRP和HCY单项结果呈高表达阳性患者均为6例,阳性率为4.65%,hs-CRP和HCY检验结果均呈高表达阳性患者117例,阳性率为90.70%。43例SAP患者、41例UAP患者、43例ACS患者的hs-CRP和HCY检验结果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hs-CRP、HCY高水平表达,且多数表现为两项指标同时升高;不同型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HCY的高水平表达程度各不相同。hs-CRP、HCY指标可作为临床诊断冠心病,预测冠心病分型的重要指标,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治中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