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拉曼光谱在气化炉合成气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下载:57 浏览:362

惠行健 《中国仪器》 2020年5期

摘要:
煤气化装置中,采用在线分析系统对气化炉合成气的气体组分进行实时的监测分析。气化炉合成气洗涤塔出口合成气具有高温、高压、高水份、多杂质、易结晶等特点。为解决传统的分析测量方法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弊端和问题,该文据此具体工况,进行了研究并重新设计。经过对比分析,提出了采用基于激光技术的气相拉曼光谱仪进行分析测量的优化解决方案。通过实际改造运行结果得出,拉曼光谱分析仪在响应实时性、测量精确性、系统复杂性、维护便利性、操作安全性乃至寿命周期成本等方面都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是一种理想可靠的分析测量方案。

双通道视觉质量系统评估强脉冲激光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疗效 下载:59 浏览:392

郭婉若 杨燕宁 李经纬 吴晓玉 方静雯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利用双通道视觉质量系统研究强脉冲激光(IPL)对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确诊为MGD患者20例(40只眼)。随机分为IPL组和对照组各10例,IPL组给予人工泪液与IPL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对照组给予局部人工泪液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利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Ⅱ(OQASⅡ)检测,记录两组中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调制传递函数(MTF)截止频率、斯特列尔比(SR)、平均客观散射指数(OSI)。所有患者均进行3个月的治疗,门诊定期随访。结果在IPL组中治疗后与治疗前MTF截止频率、SR均升高,平均OSI降低且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在对照组中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MTF截止频率、SR均升高,平均OSI降低且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治疗后IPL组与对照组比较MTF、SR、平均OSI三项指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均为P <0. 05)。结论两者治疗方式均有疗效,但IPL联合人工泪液与熏蒸按摩联合人工泪液相比效果更好,依从性更好。

供电客户诉求智能分析系统的应用 下载:69 浏览:416

李建芬1 魏坤2 《中国电力技术》 2019年1期

摘要:
依托95598客户诉求平台,通过应用大数据理论来挖掘客户诉求信息,扩展系统数据挖掘与分析功能,根据客户关注点及请求频率等特征,按照偏好标签库和交互频次设置,提供个性化的交互服务,解决了人工分析效率低下等问题,提高了客户诉求服务的整体水平。

数字PCR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下载:29 浏览:322

李慧调 潘建 章方群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数字PCR(Digital PCR, dPCR)是继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qPCR)之后发展的高灵敏核酸绝对定量分析技术,通过把反应体系均分到大量独立的微反应单元中进行PCR扩增,并根据泊松分布和阳性比例来计算核酸拷贝数实现定量分析。与传统PCR技术相比,数字PCR技术不依赖于标准曲线,具有更高灵敏度、准确度及高耐受性,可实现对样品的绝对定量分析。近年来,随着微流控技术日臻成熟,基于微流控技术的数字PCR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基因突变检测、拷贝数变异检测、病毒微生物检测、转基因食品检测以及测序等方面均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对数字PCR的原理、技术发展和应用进行了概述。

数字PCR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下载:29 浏览:303

李慧调 潘建 章方群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数字PCR(Digital PCR, dPCR)是继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qPCR)之后发展的高灵敏核酸绝对定量分析技术,通过把反应体系均分到大量独立的微反应单元中进行PCR扩增,并根据泊松分布和阳性比例来计算核酸拷贝数实现定量分析。与传统PCR技术相比,数字PCR技术不依赖于标准曲线,具有更高灵敏度、准确度及高耐受性,可实现对样品的绝对定量分析。近年来,随着微流控技术日臻成熟,基于微流控技术的数字PCR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基因突变检测、拷贝数变异检测、病毒微生物检测、转基因食品检测以及测序等方面均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对数字PCR的原理、技术发展和应用进行了概述。

面向智能终端的短临天气主观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载:56 浏览:455

王兴1 朱彬1 毛雅萍2 王晖3 《软件工程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提出一种面向智能终端的短临天气主观分析系统,主要由远程气象大数据服务端和智能应用端两部分构成。前者包括数据接收与监测模块、数据检验模块、非常规气象资料转换模块、数据打包压缩模块和数据通信服务模块;后者包括数据访问模块、多源数据融合模块、图形绘制模块和用户交互模块。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可为在近海、海上和高原等移动数据传输不发达区域且对天气条件敏感的行业用户,提供面向移动终端的临近天气主观分析交互平台,用较小的无线数据传输量,通过便捷的移动设备,向户外作业的专业人员提供可交互、可视化的天气实况监测、主观天气分析预报功能及应用。

基于SpringBoot的软件统计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载:59 浏览:475

王丹1 孙晓宇2 杨路斌2 高胜严2 《软件工程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本文为基于SpringBoot的软件管理及统计分析功能为一体的平台,依照这个管理体系能够对实验室的软件信息进行细致、有效的管理,解决了管理人员对繁杂数据难以处理的问题。本平台为了更好地增强数据的可读性,对杂乱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生成统计图表,实时、直观地获取关键信息。本系统采用Spring、SpringBoot、Mybatis-Plus作为后台的框架方案,前端则引用了较为流行的功能强大,性能良好的模板引擎Beetl,最终设计了基于B/S架构的软件统计分析系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基于Hadoop的Web日志分析系统的设计 下载:64 浏览:465

何璇 马佳琳 《软件工程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推动各个行业发展的动力,有效的分析数据不仅对社会经济效应有巨大影响,而且对政府,企业的管理也有深远影响。于是,怎样高效且快速地从Web日志中挖掘出有用的价值并且转化为分析依据是系统设计的重点。本文主要采用Hadoop为开源框架,利用HDFS进行数据的存储,Hive为开源数据仓库工具,设计并实现一个Web日志分析系统。文章主要阐述了系统的结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

磁电双聚焦质量分析系统的研制 下载:97 浏览:467

邹盛强1 翟利华2 林跃武1 《物理进展》 2018年1期

摘要:
重点介绍了电场磁场聚焦原理、双聚焦条件下的计算和调试仿真。磁电双聚焦质量分析系统结构为圆柱面结构的静电场,离子轨道半径为360mm,偏转角为65°;磁场离子轨道半径为250mm,偏转角为90°,入射角90°,出射角26.5°。分别对磁场、电场进行独立调试和磁电双聚焦系统联合调试及技术指标测试。测试表明,双聚焦质量分析系统的分辨能力达到了设计要求,实现了双聚焦条件。

大数据视野下高校创新分析系统开发与设计 下载:76 浏览:466

王彤宇 《软件工程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当前各类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呈燎原之势,此教育改革产生海量的教师教学创新、学生创新活动等数据,以及频繁档案更新任务,需要有高效数据存储与处理能力的系统与之相匹配。本文重点探讨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的高校创新分析系统开发设计理念,提出了解决信息处理速度和系统评价机制的软件设计方向,并运用Succinct、Spark、Mesos、SQL和Operator等技术实现设计,还给出了海量异构数据存储硬件资源方案,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质量评价、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评价构建了高效分析环境。

智能课堂监控与分析系统 下载:86 浏览:502

戴振泽 施艳 郑少伟 郭梓文 丁王斌 《软件工程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为解决传统监控系统耗时长,效率低,可靠性差等问题,本文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监控系统进行改进提升,设计一个智能课堂监控与分析系统。该系统综合使用Java编程技术、图像视频处理技术、机器学习技术,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进行智能地识别与分析,实现从人工监控到智能监控的转变,从而大幅提升课堂质量管控。

福建省新冠肺炎疫情动态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68 浏览:469

许业辉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7期

摘要:
COVID-19疫情期间,为了让疫情的确诊疑似病例数量、定点医疗机构分布、确诊患者的行动轨迹更为直观可视,通过对接福建省卫健委的疫情统计数据,利用地图动态渲染、地图聚合等地图前端绘制技术,实现疫情动态变化信息的地图表达。基于天地图·福建的地图服务接口,采用leaflet地图框架,基于微信公众号设计福建省新冠肺炎疫情动态分析系统,从地图的视角动态展示福建省新冠肺炎的发展过程,包含了疫情分区、定点医院、确诊病例轨迹等信息的地图可视化,直观易懂地展示福建省新冠疫情的发展态势,为政府对疫情防控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为类似需求项目的开展提供了解决思路。

智能分析系统在工程建设的应用 下载:36 浏览:364

周峥栋 姜维杰 崔鹏程 方靖宇 《电路系统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智能用工系统的应用,可以对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用工情况进行统一管理,对于弥补在建工程的编制不足、搞活用人机制,对于安全顺利地完成建设项目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自动图像分析系统与快速流式细胞术在白细胞减少性疾病诊治中的价值 下载:85 浏览:548

郭平1 陈骊婷1 廖兵2 王剑飚1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与快速流式细胞术在白细胞减少性疾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快速流式细胞术和显微镜镜检法对白细胞计数为(0.5~2.0)×10~9/L的181例患者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以显微镜镜检法为参考方法,比较上述方法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时间、精密度以及原始细胞检测相关性、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显微镜镜检法、快速流式细胞术、自动图像分析系统预分类和自动图像分析系统预分类+人工审核白细胞分类计数中位时间分别为864 s、277 s、190 s、364 s;快速流式细胞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原始细胞分类计数结果的离散度优于其他3种方法。快速流式细胞术、自动图像分析系统预分类、自动图像分析系统预分类+人工审核检测原始细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90%和98.80%、54.08%和74.69%、79.59%和100.00%,与显微镜镜检法的r值分别为0.937、0.507、0.990。结论自动图像分析系统+人工审核与快速流式细胞术可快速、准确地检测出低值白细胞样本中的原始细胞,对患者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应用6σ质量管理方法评价c16000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检测质量水平 下载:85 浏览:488

刘玲丽 彭镜蓉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应用六西格玛(6σ)质量管理方法评价c16000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质量水平,以促进质量改进,提高检测质量。方法收集2018年海南省人民医院c16000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42项生化检测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IQC)和室间质量评价(EQA)数据,通过IQC数据计算累计合成变异系数(CV),根据EQA数据评估偏移(Bias),依据我国卫生行业标准WS/T403-2012要求的允许总误差(TEa)计算各检测项目的西格玛σ水平及质量目标指数(QGI),分析导致性能不佳的主要原因。通过σ性能验证图评价各项目的分析性能及应采用的质控规则。结果 42项生化检测项目中有13项(31%)检测水平≥6σ,3项(7%)检测水平为5σ~6σ,7项(17%)检测水平为4σ~5σ,8项(19%)检测水平为3σ~4σ,7项(17%)检测水平为2σ~3σ,4项(9%)检测水平<2σ。在<6σ的检测项目中,2项需优先改进正确度,21项需优先改进精密度,6项正确度和精密度均需改进。结论 6σ质量管理方法是临床生化检验项目质量控制的有效管理方法,可提示生化检测项目需要改进的方向,促进临床实验室生化检验水平的提高。

二倍体泥鳅与大鳞副泥鳅及杂交F1精子结构与活力 下载:79 浏览:457

李猛 虞炯莹 王卫民 《水产研究进展》 2022年2期

摘要:
二倍体泥鳅与大鳞副泥鳅杂交能够顺利获得杂交后代,其正反交核型都为(2n=49),但杂交后代精巢表现出明显的发育迟缓现象,杂交泥鳅自交与回交实验表明,其雄性不可育。为了解二倍体泥鳅和大鳞副泥鳅杂交F1雄性不育的原因,实验通过计算机辅助精子活力分析系统(CASA)、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流式细胞技术分别对二倍体泥鳅(DD)、大鳞副泥鳅(PP)、其正反杂交F1(DP)和(PD) 4种泥鳅精子的形态结构与活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激活30 s时,DD和PP的精子运动率分别为76.50%±0.70%和75.17%±8.60%,极显著高于DP (3.65%±1.75%)和PD (2.68%±0.63%),且杂交泥鳅的精子的平均运动速度(VAP)、平均曲线速度(VCL)、平均直线运动速度(VSL)等运动参数也极显著低于DD和PP,说明杂交泥鳅精子的活力极其低下。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对4种泥鳅精巢内细胞进行倍性鉴定,发现DD和PP精巢内大多为1N精子,而DP和PD精巢内除了正常单倍体精子外,还有大量的2N和4N以及少量的8N细胞。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发现,DD与PP精巢内精子细胞致密、结构完整、大小均匀,其全长分别为(33.71±2.12)和(34.28±1.83)μm。而DP和PD精巢内的精子其头长显著高于DD和PP的精子,其尾长、中片长和全长皆显著低于DD和PP的精子。研究表明,杂交泥鳅的精子与正常精子相比,在精子形态和内部DNA含量方面表现出明显多态性。这可能是造成杂交泥鳅雄性不育的原因。杂交泥鳅中出现了大量的异常精子,如多尾精子、双核精子以及大头精子,根据测量,其头部大小也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根据头部体积大小测量估算其倍性,其中有正常的精子即单倍体精子,同时有二倍体精子、四倍体精子、八倍体精子甚至更高倍性的精子。这些杂交泥鳅的异常精子为其精子活力低下以及雄性不育提供了重要证据。

DI-60型全自动数字化细胞形态识别分析系统的临床应用 下载:93 浏览:514

曾素根 毛志刚 朱新勤 郭曼英 庄利芳 韩秀华 左永太 李倚 江虹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评估DI-60型全自动数字化细胞形态识别分析系统(简称DI-60系统)对外周血细胞的认知和分辨能力。方法对随机选取的322份血液标本采用SYSMEX XN-90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流水线检测后用SP-10自动涂片染色仪进行自动推片、染色,然后使用DI-60系统对已经染色好的血涂片进行血细胞预分析识别,再由有丰富形态学经验的主管技师对预分类的细胞进行复核。结果 DI-60系统对322份血液标本进行白细胞(WBC)预分类,共扫描记录了56 728个细胞及杂质,正确数为51 704个,正确率为91.14%,错误数为5 024,错误率为8.86%。结论 DI-60系统只能对WBC进行预分类,识别WBC分叶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涂抹细胞及人造细胞(杂质)等的正确率较高,均在95%以上,而对变异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的识别正确率低,均在5%以下。

微全分析系统在环境污染物分析检测中的研究与应用 下载:285 浏览:2780

朱洪龙 《电力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污染物分析检测作为区域环境治理体系重要组成,是增强污染物动态监测效能,提升环境管控水平的有效举措。检测团队整合技术要素,通过微全分析系统等路径,搭建起污染物分析检测平台。文章从多维度出发,立足微全分析系统优势,着眼环境污染物分析检测技术要求,灵活调整检测流程,改进检测流程,全面发挥微全分析系统技术优势。

油田生产数据实时监测与分析系统 下载:82 浏览:444

刘军 李庆红 李全军 《石油科学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油田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测与分析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一套油田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测与分析系统,旨在通过先进的数据采集技术、实时处理算法和智能分析方法,实现油田数据的高效管理和优化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了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实时处理、智能分析和用户交互五大模块,通过实际油田数据的应用测试,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提升油田作业的智能化水平,也为相关领域提供了技术参考和应用示范。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力营销分析系统设计研究 下载:271 浏览:2480

刘东博 《电气学报》 2021年11期

摘要: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电网企业售电量增速放缓,国家对电力行业监管力度加大。电力体制改革是能源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市场通过满足电力用户需求的供需关系,为电力用户提供可靠、合格、经济、安全的电力产品,为用户提供周到、满意的服务。分析现有的电力营销问题,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营销的优势和劣势。电力营销采用以电力营销为核心的供电企业市场化管理模式。电力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适应电力营销的需要。电力营销业务是电网公司运营的重要环节,提升营销系统的应用水平。对系统用户进行数据挖掘,可以提高电网公司的服务水平。大数据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门类,它是电网企业提高运营效率和运营效率的重大创新手段。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