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北魏洛阳城之“里”“坊”“乡”空间再探 下载:22 浏览:143

周胤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10期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有关北魏洛阳城中"里""坊""乡"空间的基本问题,并在前人研究之基础上,就其时都城居民生存、生活之地域情况做了详细的考辨。学术界长期以来,在北魏洛阳城里坊数目的问题上众说纷纭,笔者欲借此文,试作厘清。只有对北魏洛阳城内居民生存空间进行了解,我们才能对其间人们的日常生活有所理解,才能就之后寺院等这类公共空间的蓬勃发展找到现象背后的深刻原因。

北魏孝庄朝重建政治秩序的尝试 下载:30 浏览:225

禅馨 《国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本文从文献史料出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北魏孝庄朝政治进行一次再探索。通过对孝庄朝改定宗室疏属仕进秩序、尝试恢复庶姓封王和修改北魏大宗等举措的考察,分析孝庄朝政权对北魏旧制与孝文政治的借用与再造,讨论孝庄帝、尔朱荣及其所属政治势力在重建政治秩序的过程中所处的矛盾立场和各自对政治权力的争夺,以及他们最终如何葬送孝庄朝对北魏政权的再建。

新古典经济学租佃模型视野下的唐宋变革——以地租率和人身依附关系变化为中心 下载:57 浏览:301

张雨 《国学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均田制崩溃、租佃制发展与人身依附关系变化是唐宋变革论者立论和争论的焦点,但鲜有论及期间发生的有经济学意义的变化。借助新古典经济学,可知变化有二:唐宋租佃制,尤其是分成制,成为更有效率的契约安排,因而迅速成为主流;地租率下降刺激佃农增加劳动力投入,带来其自身、社会和地主收益的共同增长。此前租佃制虽长期存在,但效率低于奴隶制。魏晋以来"客"的普遍化,标志租佃制在扩大,但并未扭转低效率的局面。"客"的卑微化及其免役权,就是证据。故魏晋仍是奴隶制占优势的时期。北魏均田制将奴婢作为应受田口,开启了奴隶变为独立小农的进程,因此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和人身依附关系由强转弱的临界点。唐宋间不存在上述变革。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