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综合治理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司法实践为研究样本 下载:44 浏览:370

王敏远1,2 《法学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醉驾"入刑以来,酒后驾驶行为的治理效果明显。但在司法实践中,"醉驾"犯罪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案件数量增长迅猛,持续保持高位;犯罪情节大都轻微,司法处置宽缓;各地执行存在差异,争议问题增多;司法效能严重制约,负面效应显现等。经统计分析,"醉驾"犯罪治理主要存在案件证据的"薄弱"、司法适用的实践争议和行为规制的"潜在漏洞"三大症结。为解决上述问题,在现行刑事法体系下,应从诉源治理的角度出发,建立刑法统一适用规则,完善犯罪打击处遇体系,释放认罪认罚制度效能,构建犯罪源头防控系统。

浅析刑法视域下的醉酒型危险驾驶罪 下载:94 浏览:1266

李皓然 《争议解决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醉酒型危险驾驶罪自2011年写入《刑法修正案(八)》以来,已施行长达十年之久。公安部和最高检对“醉驾一律入罪”的理念一以贯之,全面开展严查严打酒驾、醉驾的专项整治活动,对醉驾案件一律予以刑事立案,对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案件一律审查起诉,极大地遇制了醉驾的发生。“喝酒不开车”日益成为民众的自觉行为,在全社会形成了广泛的共识。严厉打击醉驾的背后是司法资源和社会成本的大规模投入,保护国内道路交通安全,强化醉酒型危险驾肿罪的预防机制,是值得我们不断深入研究的问题。

醉酒型危险驾驶罪的司法适用 下载:68 浏览:1007

曲海萌 《法学学报》 2024年10期

摘要:
《刑法修正案(八)》通过新增《刑法》第133条之一,将醉酒驾驶机动车纳入刑事处罚范畴,从而有效遏制了酒驾问题,但其规范目的尚未充分实现。尽管醉酒驾驶属轻罪,却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加上我国浓厚的酒文化,醉酒驾驶案件屡见不鲜,这对司法量刑提出挑战。刑罚并非目的,而是一种手段,通过刑罚预防犯罪。为实现这一目标,需均衡裁量和规范适用。本文围绕醉酒型危险驾驶罪的量刑现状展开研究,系统梳理相关法律,分析司法实践中的不足和法律问题,找出影响因素,提出相应调整对策,旨在准确统一司法、实现危险驾驶罪规范化目标。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