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提升大型低渗透油田压裂措施管理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32 浏览:265

于海山 张兆欣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3期

摘要:
针对大型低渗透油田深入发展对压裂措施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构建了符合大型低渗透油田发展的"5667"压裂措施管理模式,成功探索出大型低渗透油田提质增效的新途径,确保了大型低渗透油田持续、平稳、高效开发"。5667"压裂措施管理模式的内涵即:5个"及时结合"、6个"实施到位"、6个"挖潜对策"、7个"特色工艺"。在"5667"压裂措施管理模式实施下,措施运行及时、精准、高效,全厂完成年度压裂措施产量3.98×104t,超过计划任务。

分层压裂在煤层气开发中的应用 下载:86 浏览:451

王龙伟 《中国能源进展》 2020年1期

摘要:
水力压裂是储层改造的主要手段,对于邻近多储层的改造,分层压裂具有较好的效果。根据钻探、测井资料,分析了XS井的基本情况,进行了适用于XS井的山西组山22段和山23段的分层压裂工程设计,进行了小压测试和泵注模拟,并对其现场应用进行了分析。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储层改造效果。

油田压裂弯头失效控制及检测评价 下载:67 浏览:281

罗华权 杨力能 何小东 王航 曹峰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9期

摘要:
压裂弯头在使用中常发生失效。现有的试验和研究只是就某一方面对压裂弯头失效原因及使用寿命的影响因素进行的分析,并没有一个系统的弯头失效分析、失效控制及评价方法。基于失效控制技术,系统地提出了油田压裂弯头的失效分析及失效控制思路,增加了多种弯头综合检验方法,对弯头缺欠进行了分级,对含有缺欠的弯头进行跟踪和剩余寿命评价,为油田压裂弯头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

瓜胶类压裂液耐温耐剪切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25 浏览:308

赵俊桥 李继勇 张云芝 董浩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6期

摘要:
应用高温高压哈克流变仪,对影响压裂液耐温耐剪切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测试分析,发现溶解时间、水质、瓜胶浓度、p H值、稳定剂,添加剂配伍性对瓜胶类压裂液耐温耐剪切性能均有影响。给出优化的配制和测试过程,进而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的准确性。

压裂施工后卡管柱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下载:90 浏览:489

孙厚俊 李娟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1期

摘要:
在压裂施工过程中,地层及套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压裂施工后井下作业管柱被卡的事故经常发生。作业管柱被卡后,有时处理不当,易造成事故井复杂化,不仅延长作业时间,而且增加施工成本,直接影响油水井生产。分析了压裂施工后卡管柱事故的类型及原因,总结归纳了事故的常规处理方法;并通过处理压裂后卡管柱事故的事例,分析了卡管柱原因,提出完善施工工艺,从源头上控制、减少压裂后卡管柱事故的发生。

压裂返排液处理高效澄清装置研制 下载:81 浏览:492

渠迎锋 王永光 台广锋 吴萌 《中国机械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针对油田压裂返排液的特点,开发一种压裂返排液处理高效澄清装置。建立了高效澄清装置的数学模型,保证了高效澄清装置处理水质指标。通过计算确定了高效澄清装置的关键技术参数。设计了自动检测控制系统,保证了水质指标。通过工业实验和现场应用验证了压裂返排液处理高效澄清装置的技术指标。

大牛地气田压裂支撑剂优化组合研究与应用 下载:57 浏览:436

蒋艳芳 《天然气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为了降低压裂成本,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低渗透致密储层压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大牛地气田采用石英砂、陶粒支撑剂组合压裂的可行性,优化了支撑剂组合类型及组合比例,并进行了现场应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30/50目石英砂和20/40目陶粒组合能满足该气田压裂改造导流能力的要求;②组合支撑剂混合的铺砂方式与先加石英砂再加陶粒的铺砂方式相比,导流能力更强;③在5 kg/m2铺砂浓度下,当石英砂与陶粒比例大于4∶6以后,导流能力无法满足储层需求,故优选石英砂与陶粒比例3∶7和4∶6在大牛地气田开展初期试验;④大牛地气田采用石英砂、陶粒组合支撑剂压裂施工14口井,累计节约支撑剂成本484.37万元;⑤根据现场应用情况,将石英砂比例由30%提高至40%不会影响单井产气量;⑥根据物性及压裂规模相似井的产量对比,采用组合支撑剂不会降低单井初期产气量及长期产气量。结论认为,采用石英砂、陶粒组合支撑剂压裂可大幅度降低压裂成本,在大牛地气田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同时也可以为国内类似低渗透致密储层压裂提供借鉴。

致密凝析气藏压裂伤害及返排控制技术 下载:58 浏览:369

秦华 尹琅 牛会娟 王文利 《天然气进展》 2019年4期

摘要:
四川盆地部分凝析气藏测试产量难以达到地质预期,为了提高凝析气藏压后效果,以L气藏为研究对象,在储层伤害性评价及凝析油伤害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A井返排率和产能低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低渗透凝析气藏控压返排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低渗透凝析气藏伤害主要是水锁伤害和凝析油伤害,其中凝析油对渗透率伤害达到90%以上,应该尽量避免;(2)提出了致密凝析气藏压后返排控制技术,当井底压力高于露点压力时,在临界出砂流量下快速排液,当井底压力接近露点压力时,控制返排速度保证井底压力高于露点压力;(3)根据临界出砂流速计算模型及喷嘴压降损失模型编制了计算软件,初步形成了凝析气藏控压返排现场应用技术。该技术成果在L气藏B井进行了先导试验,现场应用效果表明:压后返排率较邻井提高157%,无阻流量提高53%,增产效果显著。该技术成果对于低渗透凝析气藏难动储量的有效动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水力压裂切顶卸压控制临近巷道围岩变形研究 下载:57 浏览:367

景刚刚 《煤炭技术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针对顶板坚硬、采空区悬露顶板面积较大、对临近巷道围岩变形影响较大等问题,提出超前水力压裂预切顶板方法,使采空区悬露顶板及时垮落。研究表明,工作面回采后预切顶板在裂隙面、岩层自重及动压影响下及时垮落,临近3314巷道围岩变形与未切顶时相比大大减少,大大缓解了临近巷道支护难度,减少了巷道返修工程量。

致密砂岩气藏缝网压裂工艺适应性评价研究 下载:65 浏览:421

詹斌 王智君 丁咚 《天然气进展》 2018年6期

摘要:
针对川西中浅层低品位储层、川西深层须家河组及元坝须家河组等致密砂岩储层用常规改造工艺储量无法实现有效动用的情况,认为缝网压裂工艺能够增加改造体积、获得更长的有效缝长及更高的导流能力,从而提高储层有限动用率,是动用低品位致密砂岩储层的有效手段。为此,从缝网压裂机理入手,结合储层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特征,在致密砂岩储层开展了缝网压裂工艺适应性的评价研究,为缝网压裂工艺选井选层提供了依据。

页岩气暂堵压裂技术在威远龙马溪组的应用 下载:46 浏览:455

刘敏 康力 李明 张泽燕 《天然气进展》 2018年6期

摘要:
四川盆地海相地层威远区块页岩气资源丰富,储层非均质性强,很难设计与储层精确地质模型相匹配的压裂裂缝模型,使得裂缝控制技术实施难度很大。暂堵压裂技术能根据储层特点自动选择甜点,充分改造低效储层,使井筒覆盖和油气藏接触最大化,提高采收率。通过暂堵剂优选和评价,根据暂堵技术及工艺原理,结合威远区块龙马溪组储层特征,形成了适合威远区块的暂堵体积压裂工艺,现场试验显示WY23-1HF等5口井初期产量较高,为四川威远页岩气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一种新型分层压裂连续投球检测装置的设计方案 下载:67 浏览:469

柳愿 耿敏涛 焦峥辉 《天然气进展》 2018年4期

摘要:
堵塞球分层压裂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水平井多级分层压裂技术,它主要用于层间间隔小、不能用封隔器分卡的油气层中。随着堵塞球分层压裂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其使用的井口配套装置——分层压裂堵塞球投球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在概括现有投球器优点与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分层压裂连续投球检测装置的设计方案,该新设计的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了投球过程中投球检测不完善、投球精度差、一次误投多个球、封堵球被液体冲入阀门腔等问题,有效地提高了水平井多级分层压裂的效率。

压裂返排液中残余硼的去除及返排液的重复利用 下载:41 浏览:381

陈馥1 卜涛1 吴越2 杨洋1 何雪梅1 《石油科学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在重复利用压裂返排液时,未完全降解的残余硼交联剂会影响后续压裂液的配制,残余硼遇碱时会提前交联羟丙基胍胶,致使体系基液黏度增加,降低泵送速率和压裂效果。采用多羟基化合物与硼络合以消除提前交联的不良影响,并考察了反应条件对络合效率及络合物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含有顺式邻位羟基的自制甘露醇(GLC)对硼有很好的络合效果,在GLC与硼酸的摩尔比大于等于2.5、pH约为10时,硼能被完全掩蔽形成稳定的络合物。用络合处理后的返排液直接配制交联冻胶压裂液,未出现提前交联的现象,且其流变性能与原始冻胶压裂液的流变性能相当。该方法能去除利用返排液配制压裂液时出现提前交联的不良影响。整个过程不需分离已存在于返排液中的含硼络合物,可提高处理效率。

页岩气藏渗流特征及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下载:67 浏览:336

廉培庆1 段太忠2 《石油科学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通过对页岩气藏解吸—扩散理论、非达西渗流、开采过程中孔、渗演化特征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页岩气藏的扩散和渗流规律;同时对页岩气藏试井解释技术、数值模拟模型建立、页岩气藏和压裂水平井耦合方法等数值模拟技术进行了综述,总结了页岩气藏模拟的关键技术。针对目前页岩气藏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水基压裂液低温破胶机理与发展应用 下载:61 浏览:380

吴磊 《石油科学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介绍了水基压裂液低温破胶剂,包括氧化破胶剂、生物酶破胶剂和复合型破胶剂。简述了氧化破胶剂和生物酶破胶剂的作用机理与影响机制;分析了金属或金属螯合物、表面活性剂以及双氧化剂破胶体系、氧化还原破胶体系、三元复合破胶体系中的复配物对氧化破胶剂过硫酸盐的活化作用;总结了氧化破胶剂、生物酶破胶剂和复合型破胶剂的现场应用效果,对低温压裂液破胶剂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一种采用直井井组细分层压裂注热水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工艺方案 下载:64 浏览:255

罗天雨 《海洋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在海底的沉积物或冻土中,赋存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这是一种适于未来开发利用的能源,具有优质、洁净、资源量大等优势。由于开采对象的复杂性,在世界范围内,开采技术整体上尚无成熟配套,面临着单井产量低、连续时间短、经济效益差等缺陷,因此需要针对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研究高效开采的工艺方法。本研究针对有一定渗流能力的水合物储层,提出了一种采用直井井组细分层压裂注热水开采的工艺技术:(1)依据地质资料,对目标储层布置直井井组,直井分为注水井与生产井,通过井组注入热水开采提高采收率;(2)采用套管射孔完井,套管内下入筛管防砂;(3)对注水井进行不加砂细分层压裂,采出井不压裂;(4)至生产效果变差时,开始通过注水井注入热水激发,从生产井生产天然气;(5)采用海水源热泵技术提供热水,就地取材,经济高效;(6)对采出井进行注入固结剂作业,采用系统防砂技术;(7)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细分层压裂注热水开发方案能大幅提高产量。该工艺能够提高储层的加热效率与受热体积,减少出砂的可能性,大幅提高储层生产天然气的产量与持续时间,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纳米材料在非常规储层水力压裂中的应用 下载:95 浏览:987

​眭世元 《纳米技术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水力压裂技术作为油气井增产增注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非常规储层的增产改造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石油工业发展迅速,各种低渗、深层压裂目的层段随之增多,水力压裂技术也正逐步向着高效、低伤害、抗滤失、耐高温等方向迈进。纳米材料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及表面活性位点丰富等独特的理化性质,在特殊材料制备、航空航天及生物科学等领域都表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若将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与传统水力压裂技术相结合,定能为压裂技术带来新的变革和突破,为储层改造技术注入活力和生机,从而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国石油工程领域压裂酸化技术现状、未来趋势及促进对策分析 下载:121 浏览:1273

左智新 李明 张野 《天然气进展》 2023年6期

摘要:
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对于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耗也越来越多,当下油田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提升技术水平,做好整体技术优化已经成为重中之重,通过相关的研究,建立高质量的服务队伍,促进压裂酸化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基于此,本文将重点进行分析与研究。

酸化压裂在低渗碳酸盐岩储层改造中的应用探讨 下载:75 浏览:742

黄志鹏 《低碳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酸化压裂技术在四川盆地低渗碳酸盐岩储层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酸压工艺、酸液优选和参数优化对提高油气产量的重要作用。通过采用酸液体系,结合分阶段泵注程序和实时监测技术,实现了储层渗透率的显著提升,有效增加了油气流动效率。研究表明,优化后的酸化压裂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储层渗透率,平均提升40%以上,油气产量提高1.5倍以上。本研究为低渗气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展现了酸化压裂技术在油气资源开发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石油压裂支撑剂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下载:124 浏览:587

李根 《石油科学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石油开采工作逐步进入了“深水区”,但是压裂工艺的大规模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油气资源开采效率低的难题。在压裂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支撑剂,这对于压裂工艺是否顺利进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支撑剂分类,对支撑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概述,再者介绍了几种比较新型的支撑剂,最后对支撑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能够进一步的促进我国压裂工艺的蓬勃发展,进一步的推动油气资源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