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大气颗粒物中棕色碳的化学组成、来源和生成机制 下载:28 浏览:319

王玉珏1 胡敏1,2 李晓1 徐楠1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大气颗粒物中棕色碳(BrC)在近紫外波段具有强吸光性,并因其显著的气候效应被广泛关注。BrC组成、来源、演变和光学性质的不确定性是造成气候模型估算气溶胶辐射强迫不确定性的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大气颗粒物中BrC的化学组成、来源和生成机制,聚焦分子水平上BrC组成、二次生成机制和吸光间的关联。大气颗粒物中BrC的主要类别包括有机溶剂(甲醇)提取的碳质组分、水溶性有机碳及类腐殖质;分子水平上,硝基芳香烃和含氮杂环有机物是BrC的主要发色团。BrC的来源包括生物质等不完全燃烧一次排放和挥发性有机物氧化二次生成;二次生成途径主要包括人为源芳香烃氧化生成硝基芳香烃等含氮组分、羰基化合物与铵/胺反应生成含氮杂环组分或低聚物。前体物和反应条件影响二次生成BrC的组成和吸光性质; BrC在大气传输过程中还会发生"光漂白"现象。在分子水平上识别和阐明BrC的发色团、二次生成机制及其演变过程是未来该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

大气颗粒物中棕色碳的化学组成、来源和生成机制 下载:29 浏览:320

王玉珏1 胡敏1,2 李晓1 徐楠1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大气颗粒物中棕色碳(BrC)在近紫外波段具有强吸光性,并因其显著的气候效应被广泛关注。BrC组成、来源、演变和光学性质的不确定性是造成气候模型估算气溶胶辐射强迫不确定性的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大气颗粒物中BrC的化学组成、来源和生成机制,聚焦分子水平上BrC组成、二次生成机制和吸光间的关联。大气颗粒物中BrC的主要类别包括有机溶剂(甲醇)提取的碳质组分、水溶性有机碳及类腐殖质;分子水平上,硝基芳香烃和含氮杂环有机物是BrC的主要发色团。BrC的来源包括生物质等不完全燃烧一次排放和挥发性有机物氧化二次生成;二次生成途径主要包括人为源芳香烃氧化生成硝基芳香烃等含氮组分、羰基化合物与铵/胺反应生成含氮杂环组分或低聚物。前体物和反应条件影响二次生成BrC的组成和吸光性质; BrC在大气传输过程中还会发生"光漂白"现象。在分子水平上识别和阐明BrC的发色团、二次生成机制及其演变过程是未来该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

二碘化钐参与及二茂钛催化的氮α-位碳自由基偶联反应及其在含氮杂环合成中的应用 下载:92 浏览:499

郑啸 黄培强 《应用化学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氮α-位碳-碳键的构造是含氮有机化合物合成中的基本方法。通过氮α-位的碳正离子(亚胺鎓)、碳负离子和碳自由基中间体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相对而言,通过氮α-位碳自由基中间体构造碳-碳键可在较温和的中性条件下进行,且可实现对亚胺鎓离子的极性反转,因而是对正、负离子极性反应的重要补充。作为温和的单电子还原剂,Kagan试剂(二碘化钐)可还原多种含氮有机物产生氮α-位自由基,进而发生自由基偶联反应,在形成氮α-位碳-碳键的方法学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综述了二碘化钐参与的氮α-位自由基偶联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研究进展,重点归纳评述了二碘化钐参与的亚胺、硝酮、氮杂半缩醛、酰亚胺和酰胺等底物与醛/酮及与缺电子烯烃的自由基偶联反应,为了探讨、克服二碘化钐在相关反应中的局限性,也介绍了二茂钛催化的氮α-位碳自由基偶联反应的最新进展。此外,还重点评述了这些合成方法在含氮活性化合物、生物碱和中间体的简捷合成中的应用。

含氮双相不锈钢及其冶金工艺 下载:197 浏览:2554

王树祥 《冶金技术》 2021年1期

摘要:
对于双相不锈钢而言,无论是耐腐蚀能力,还是机械加工性能,都是较为理想的,故而在出现双相不锈钢后,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为了更好符合个性化要求,要不断改造双相不锈钢。现如今,为了促使该种不锈钢的性能得到提升,往往可以在其中加入适当的氨,故而在这几年来,针对含氮不锈钢,其冶金工艺得到了较快发展。基于含氮双相不锈钢,本文阐述了其特点,并对其冶炼工艺进行了分析,最后探究了其发展方向,希望能够帮助相关人士。

微生物燃料电池同步去除水中含氮污染物和产能的研究进展 下载:163 浏览:1924

​刘洋 雷雨柔 《生物技术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城市生活污水中的氮类污染物有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当其浓度超标时会破坏生态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生物脱氮法有硝化和反硝化、厌氧氨养法。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是一种新型处理污水的方式,不仅可以去除污染物,同时可以产生电能,因此近些年有很多关于生物脱氮法与MFC耦合的脱氮技术。根据反应原理,脱氮MFC主要分为以下几类:阳极反硝化、阴极反硝化、阴极同步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法。本文总结了上述各类MFC脱氮效果和产电性能,为脱氮MFC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于催化氧化技术治理苯化工装置和罐区含氮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研究 下载:128 浏览:1343

姜屹鑫 《电力技术学报》 2023年4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的日益强化,国家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苯化工行业作为国家环保重点关注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氮挥发性有机物(NH3)废气。此废气中含有的氨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很大危害,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由于氨的沸点低,是一种比较难处理的有机废气,它可以在常温下分解为氨气和水,不需要加热即可排放。但氨气具有较强的毒性,对人体健康存在很大危害。通过对氨在苯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来源、特点和危害进行分析研究,指出了氨污染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并提出了氨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及对策。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