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紫外差分分析仪在烟气超低排放监测中的应用 下载:47 浏览:377

赵金宝1 赵珊2 阎杰3 周宗升3 程鹏3 《中国仪器》 2018年10期

摘要:
随着超低排放改造工程越来越多地实施,环保部门提出了更为严厉的烟气排放标准。新的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对针对超低排放的在线监测仪器进行了更严格的规范标准。同时,首次增加了实验室检测环节。本文介绍了一套经过改进的紫外差分气体分析仪系统,通过采用一些特殊设计,新紫外差分气体分析仪能高效通过实验室各项检测标准,其零点和量程飘移,环境温度的影响及抗干扰能力指标均远小于标准,使分析仪更适用于超低排放的在线监测环境。

Fe∶ZnSe晶体吸收光谱测量及计算 下载:85 浏览:483

陶蒙蒙 黄珂 吴涛涛 栾昆鹏 黄超 周孟莲 赵军 《物理进展》 2018年8期

摘要:
对Fe∶ZnSe晶体的吸收光谱进行了实验测量和理论计算。通过测量Fe∶ZnSe晶体的透射光谱,给出了Fe∶ZnSe晶体的整体损耗曲线;受限于分光光度计的反射光谱测量范围,无法对该晶体在3μm附近的反射光谱进行直接测量。因此,基于几何光学理论,对晶体的反射光谱进行了理论计算。经对比,计算得到的反射光谱曲线与分光光度计可测区间的反射光谱吻合较好。这样,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了可信的晶体反射光谱数据。在考虑晶体反射损耗的情况下,计算得到了晶体的吸收光谱曲线,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晶体的掺杂浓度,结果与标称掺杂浓度相符。

雌马酚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 下载:32 浏览:339

郭梦涵1 王丹阳2 宋瑛1 李文红1 《化学研究前沿》 2020年3期

摘要:
研究了雌马酚在不同pH条件下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解释了两种光谱在不同pH条件下发生光谱变化的原因。在中性条件下,雌马酚分子型体的最大吸收峰为280 nm;而在弱碱环境中,7位-OH质子发生电离,电离常数pKa1=10.08±0.05,出现两个吸收峰(240 nm,294 nm),7位-OH质子电离使吸收峰发生红移;当溶液变为强碱性时,4’位-OH质子电离,电离常数为pKa2=13.50±0.22,240 nm吸收峰的强度发生变化。在中性条件下,雌马酚的分子型体具有强荧光,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λex/λem分别为278 nm/316 nm,荧光量子产率为0.11;在弱碱性溶液中,雌马酚的7位-OH质子电离,荧光光谱没有变化,但荧光强度迅速下降;在强碱性条件下,4’位-OH质子电离,导致雌马酚的荧光几乎消失。雌马酚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特征与分子结构中羟基的电离具有直接关系,雌马酚的7位-OH电离后的离子型体具有强吸收,它的分子型体具有强荧光。这些光谱特性可为雌马酚的光谱分析方法研究提供依据。

二维钙钛矿光电材料的光学性质 下载:48 浏览:414

张云雁 《光电子进展》 2019年2期

摘要:
相同的晶体结构导致二维和三维钙钛矿具有不同的光学性质。相对于三维钙钛矿材料,在同等条件下,二维钙钛矿稳定性显著提高。实验发现,可通过将剥离晶体的二维钙钛矿无机层中八面体[MX6]4-层数(n)从5减小到1,使能隙从1.85eV单调增加到2.42eV,且二维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的瞬态光调制光谱可用来测量Rashba分裂。最后讨论了二维钙钛矿将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桑沟湾春季有色溶解有机物吸收光谱特性及空间分布特征 下载:65 浏览:465

吴文广1,2 张继红2 刘毅2 王新萌2 杨珺2 冯旭2 康秦梓2 《水产研究进展》 2024年4期

摘要:
为探究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光学性质如何示踪海水中溶解有机物组分的动态信息,实验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手段,分区域测定了桑沟湾春季水体及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中CDOM的吸收光谱特征,探讨了CDOM的来源组成、空间分布特征、迁移转化过程及其与养殖活动的关系。结果显示,(1)波长为355 nm的吸收系数[a(355)]范围为0.23~9.09/m,不同水层空间分布差异显著,表层和底层均从近岸区向贝藻区逐渐降低,在海带区升高后向外海逐渐降低;海带区从表层向底层先降低后升高,高密度、规模化的海带养殖释放了大量的CDOM,各区域沉积物间隙水a(355)是其表层、中层和底层之和的1.3~2.5倍,CDOM在沉积物间隙水中富集并逐渐累积。(2)光谱斜率(S275~295)范围为0.013~0.036,外海区和海带区S275~295均值显著高于其他各区,海带区和外海区CDOM中海源有机质占主要成分,而近岸区以陆源有机质为主;近岸区CDOM中的腐殖酸类物质含量从表层到底层逐渐降低,沉积物中积累的富里酸类物质含量较高,海带区和外海区呈相反趋势。(3)比紫外吸光度(SUVA254)范围为4.60~14.10 L/(mg·m),贝类区、贝藻区和藻类区SUVA254均呈现出从表层到底层逐渐增大的趋势,CDOM的芳香性逐渐增强并在沉积物间隙水中达到最大;海带区和外海区沉积物间隙水中的SUVA254显著高于其他各区。研究表明,海带区的规模化养殖活动向养殖海区及邻近海域贡献了较多的惰性溶解有机物,暗示着海带养殖活动有较强的碳汇效应,并通过海流作用向外海输送。本研究对桑沟湾海域不同养殖区域的CDOM的吸收特性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可为全面了解海水养殖的碳源汇效应提供基础数据。

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下载:155 浏览:1457

张樱凡 《中国土壤》 2023年7期

摘要:
在发展经济、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了改善生态土壤环境就必须要通过有效的土壤环境监测手段,为环保部门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准确度高、误差小、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分析范围广等优势,在土壤环境监测中有比较高的应用价值。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主要类型,以及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主要特征,对其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以期对相关行业人士起到参考价值。

基于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水质中重金属含量测定研究 下载:117 浏览:1532

王影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水资源作为地球上最为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量重金属污染物被排放到水体中,导致水质恶化,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重金属污染具有毒性大、生物降解性差等特点,一旦进入水体,便会通过食物链积累并放大,最终影响人类健康。本文针对的是基于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水质中重金属含量测定的实验的原理和试验方法以及实验结果与讨论的研究。

原子吸收石墨炉法测定电厂水质铝的研究 下载:333 浏览:2894

周江亮 张祥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1年7期

摘要:
以实验研究的方式建立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汽系统中铝含量的方法,用石墨炉法通过对电厂水汽系统分析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测定的优化条件。在当前环境下,针对电厂水样Al含量分析得出了重要的经验反馈。准确地测量二回路水汽中痕量级别的铝,控制电厂水质,是提高电厂蒸汽发生器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之一。

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85 浏览:888

王盼盼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4年6期

摘要:
本文全面探讨了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详细分析了AAS的三种常见类型:火焰原子吸收法、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和氢化物法,并阐述了各自的技术特点。重点讨论了AAS在土壤监测中的应用优势,包括高选择性、灵敏度和广泛的适用范围。此外,本文还详细描述了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检测、元素形态分析和污染评价的步骤。最后,强调了人才培养在推动AAS技术在土壤监测领域发展的重要性。

试论土壤环境监测中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下载:125 浏览:1041

许姗姗 《环境科学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土壤环境监测对于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土壤环境监测以防治土壤污染危害为目的,对土壤污染程度及发展趋势实施动态化分析和预测。在土壤环境监测中,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能够全面提高土壤监测水平。原子吸收光谱法采用多元素分析仪进行光谱分析能够高精度高灵敏度检测到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情况。原子吸收光谱法在环境监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土壤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对不同的金属元素有对应的前处理方式和方法,具有较好的优越性。本文分析阐述了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土壤监测中的应用要点,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共同探讨的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优势和在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重点。

原子吸收光谱法在食品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 下载:245 浏览:3280

蓝香秀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2年11期

摘要:
食品重金属污染严重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当前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度非常高,针对食品重金属污染的检测中,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当前最为普遍的检测方法之一,这是由于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更好地灵敏度,同时也能在检测中减少检测误差,由于原子吸收光谱法在食品重金属检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就原子吸收光谱法在食品重金属检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有助于为后续食品检测提供必要的参考借鉴。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