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1950年代初农村典型调查资料的研究价值——以湖北《武昌县锦绣乡典型调查》为例 下载:65 浏览:318

杨奎松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8期

摘要:
研究共和国史,离不开官方史料。任何史料的生产都有其特定的条件和背景,但这并不妨碍历史研究者依据各自研究的目的来利用它们。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结合各种相关史料,小心地勘验求证,同时掌握到史料形成前后制度、权力、政策、人事各个方面变动的情况,官方史料也一样能有其他史料无法替代的研究利用价值。

阶级理念的日常化——以建国初期湖北麻城地区的土改复查为例 下载:26 浏览:190

丁亮 《历史教学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建国初期,湖北麻城地区的土改复查不是对土改中过火行为的纠正,而是阶级斗争的深化。土改结束后,剥削与被剥削的阶级意识没有以农民自身能够理解的方式进入乡村社会的日常生活。为达到改造农民思想意识的目的,中共麻城县委在农村开展土改复查运动,更深入地斗争地主和宗族,教育贫雇农。贫雇农和地主的阶级对立因此而加强并稳固,阶级理念逐渐成为乡村社会的一种日常意识形态。继续开展阶级斗争和阶级教育,是土改复查的一个方面特征。

走出“书本上的马列主义”与实践观念的确立——新中国成立初期朱光潜的土改观察与思想改造 下载:51 浏览:393

金浪 《中国文学》 2018年12期

摘要:
朱光潜作为新中国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典范,从"书本上的马列主义"到对自己进行深入骨髓的批判而重获话语权,其实离不开1951年2月随西北土改参观团参加长安县土改的收获。以"治人"和"治法"以及有机体国家的特殊视野对中共基层土改工作进行的细致观察与内在理解,不仅使朱光潜在自身问题意识的延续中强化了对新中国的认同,也促成了其在阶级意识自觉和阶级情感的变化中对阶级分析方法的心悦诚服的接受。这在深化朱光潜思想改造进境的同时,也为其后来开拓实践论美学提供了思想前提。

“斗争”与“劳动”:土改叙事中的“翻心”难题 下载:59 浏览:447

路杨 《文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翻心"作为解放区文艺工作者在土改运动中的工作重心与创作主题,触及的是经济"翻身"背后的政治"翻身"与农民革命主体性的问题。以边区群众文艺运动作为经验基础与组织形式,土改文艺工作构建出了一种有机的教化关系与"诉苦—翻身—斗争"想象,但也暗含了某种"去主体"的危机。丁玲、赵树理的写作直面运动中的激进化问题,写出了"变天思想"与小农经济下的利益观念和实际理性的难以翻新。这揭示出"斗争"或"革命"其实是与"劳动"或"生产"相对立的实践方式,存在价值与伦理层面的根本差别,涉及脱离了土地和劳动的翻身者如何建立主体性的问题。对此,赵树理和欧阳山的小说虚构了一种以不脱离土地和劳动为依托、能够对政党实践保持独立判断的农民主体形象。这些写作在土改政策、工作经验与现实结构之间的互文与重构,不仅折射出革命理念受到的现实制约与革命史的复杂光谱,且能从中拣取与构建出具有生产性的价值形态与现实策略,也显示出文艺可能为革命提供的现实感与主体感所在。

地铁盾构穿越钙质结核富集地层施工技术 下载:65 浏览:375

姚智慧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郑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盾构施工通过无水粉砂钙质结核富集地层,地质突变导致工作参数不稳定、满负荷掘进,致使地面沉降难以控制、地面沉陷、设备故障频发。对此除进行地质补勘外,对盾构设备进行局部改造、控制掘进参数,采用聚合物(或膨润土)+泡沫的组合式渣土改良方式,顺利通过钙质结核富集地层。可为今后类似地层中盾构施工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种植绿肥作物对河套灌区盐碱土改良效果研究 下载:84 浏览:484

景宇鹏1,2 张建中1 李秀萍1 杜二小1 赵强3 白勇兴3 陈强3 刘梅3 伊风艳1,4 赵沛义1 《农业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为探求不同绿肥作物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以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土为研究对象,研究田菁、草木樨2种绿肥作物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连续种植2年绿肥作物均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养分含量,其中种植田菁对改善土壤物理性质较为显著,土壤容重下降4.08%、总孔隙度增加5.08%;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较对照(CK)提高49.0%~49.4%,36.8%~68.4%,40.7%~43.8%,36.7%~44.8%,26.2%~36.5%。因此,在河套灌区通过种植田菁、草木樨可改善土壤物理结构,降低盐碱危害,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其中种植田菁对土壤的改良效果优于种植草木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