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招聘的交互作用机制研究 下载:63 浏览:378

袁海源 《国际科技论坛》 2018年4期

摘要:
学校希望培养出优秀毕业生,企业希望招聘到优秀新员工,只有搭建校企合作桥梁,集中优势资源,才能促进形成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招聘共赢的局面。为了解决企业招聘和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脱节问题,需要研究校企人才培养的交互机制。本文尝试提出一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的新路径,以纺织一级学科人才培养为例,整合相关资源,从健全校企合作的组织机构、创新育人的模式和谋求校企学生三方共赢等方面入手,构建"4321"校企人才培养项目模式,探讨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

上海大学与中共早期干部培养机制 下载:21 浏览:200

李瑊 《历史教学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上海大学创建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是由中共直接领导的培养革命干部的高等学校,虽然只存在了5年的时间,但这所富有活力的学府以趋重社会、知行合一的新方法和新精神,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成为中共的"干部储蓄部",同时也创造性地对干部教育培养的方式和机制进行了探索。"上海大学育人机制"之所以富有成效,是国民革命的政治和持续发展的新文化运动互动的结果,彰显了一种"活生生的坚忍不拔"的"上海大学精神"。

基于协同理论的高职“芙蓉工匠”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下载:28 浏览:420

贺晶晶 《中国职业教育》 2020年12期

摘要:
通过调研分析湖南省"芙蓉工匠"人才培养现状,发现存在人才培养对接区域产业经济需求不足、"芙蓉工匠"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深度不够、"双师型"教师队伍内涵建设需进一步提升等问题。基于协同理论视角,从构建校企多元协同的组织保障机制、校企"芙蓉工匠"人才培养参与过程机制、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教师队伍协同建设机制四个方面进行"芙蓉工匠"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以期提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工匠型人才培养质量。

谈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下载:67 浏览:467

赵全 《中国体育科学》 2020年1期

摘要:
社会进步,带来人群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多培养社会需要的体育人才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怎样合理科学的健身,需要有专业的人员来给出科学的指导,就当前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来看,其整个体系还不够成熟完善,需要进一步进行优化建设,并且需要一定的激励体制。

“三导师三基地”研究生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机制研究 下载:70 浏览:406

曹继华 张巍 曹晔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10期

摘要:
介绍了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研究生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的具体做法,提出了"三导师三基地"研究生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培养过程中全面实施"学术性、师范性、职业性"三性融合的培养理念。"四位一体"的培养体系中实行"课堂教学案例化、实践教学模块化、实训教学多元化、创新实践项目化、过程管理精细化",成功探索出研究生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能力培养的"五化"路径。

“草根教育家”培养机制的构建与实施 下载:81 浏览:500

王永保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6期

摘要:
培养草根教育家是每所学校师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个体发展的理想与追求。为了成就更多的草根教育家,"尊重教育规律"是教师成长的保障,"爱岗敬业"是教师成长的道德基础,"公共讨论"是教师成长的文化基础,"思想市场"是教师成长的研究基础。除此之外,还应构建"以研修促发展"的教师培养生态,发挥"教研组"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勿让"模式化"制约教师的个性发展,建立有效的草根教育家从教保障机制,鼓励草根教育家由优秀走向卓越。

论问题素养的创新驱动功能及教学培养机制 下载:87 浏览:259

阳泽1 许卫平2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9年5期

摘要:
在问题与创新的逻辑关系中,是创新主体的问题素养内在而有效地驱动着创新。问题素养具有生命本然性、生活养成性、结构综合性、品质卓越性和人格指向性等丰富内涵,是由问题意识、问题境界、问题加工、问题体验、问题监控、问题解决心向等成分组成的系统结构,具有激发创新意识、引导创新精神、转化创新能力、承载创新行为和判定创新价值的驱动功能。问题素养培养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应采取教学评价机制、信念突破机制、活动生成机制、模仿学习机制、专门训练机制和底蕴孕育机制,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问题素养。

北京市STEM领域人才培养机制及路径优化研究 下载:13 浏览:164

刘怡然1 唐祚豪2 《当代中文学刊》 2025年3期

摘要: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受到了广泛重视。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STEM教育的发展状况不仅体现了国内STEM教育的最高水平,更彰显了国家对STEM领域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提供对STEM领域的综合文献综述旨在总结并分析STEM研究的当前状态趋势和关键问题。STEM的兴起到发展为多个行业交叉领域的核心,其影响已经在社会、科技和经济等领域中广泛体现。综述包括了STEM领域的多个关键方面,含国外发展历程、国内外政策、北京市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对策分析,以及对我市未来发展的建议和展望。

双创”背景下中职畜牧兽医专业 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研究 下载:257 浏览:2549

郭晓芳 《当代畜牧兽医》 2021年10期

摘要:
随着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中职学校的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也在不断创新,加快改革建设,以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引导学生自发动手实操,是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的关键,而技能大赛是使其实现的重要手段。技能大赛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在短期内快速提升,对促进教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体育特长生“学训一体化”培养机制教学策略的研究 下载:190 浏览:1857

黄建 《中国体育科学》 2022年5期

摘要:
学校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具有一定体育基础的学生,培养更深入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使这些人成为具有较高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科学训练方法的体育人才。而作为高校重要的后备人才,高中体育特长生在高中学习和培养中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关注高中体育学生的发展,就是关注祖国未来体育人才的发展。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同时,更要注重体育专业学生的文化学习和心理健康,促进其全面健康地发展。在传统的训练方法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侧重于竞技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习知识的培养,培养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包括学生不能兼顾培养和学习,学生、教师和教练员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在当前新课改的要求下,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建立高中体育特长生“学训一体化”培养机制,不仅可以不断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运动技能水平,同时可以加强其文化素质的培养,使其成为具有体育能力和文化素养的综合性人才。

制造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构建“奋斗者”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下载:185 浏览:972

​钱蒋锋1 张艳丛2 陆伟3 余炘4 赵蕾蕾1 《当代管理》 2024年1期

摘要:
随着“九零后”“零零后”逐渐成为职场的主体,以“九零后”“零零后”为代表的新生代员工成为制造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着眼于“奋斗者”员工培养机制展开研究,结合具体工作实践,通过制造业企业对新时代具有“奋斗精神”的“奋斗者”员工的亟需情况阐述,提出建立奋斗者的激励机制、选拔机制、动力机制、赋能机制以及考核机制,并研究出具体可行的实践内容,从员工管理的角度提升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产教融合模式下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索 下载:158 浏览:1672

陈媛1 周静2 《当代市场营销》 2022年1期

摘要:
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施以产教融合为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应用型、实践型人才,是独立学院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但由于独立学院发展较晚,目前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探讨了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产教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模式和措施。

乡村振兴视域下的高职文创产业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对策探析 下载:143 浏览:1478

章婷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3年12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关于乡村振兴的工作也逐步提上日程。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国家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定位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关注人才的劳动能力及所能创造的岗位价值转型到要求其具备一定文化素养、技能实践及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文化及创意技能,为乡村振兴工作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在乡村振兴视域下,高职类院校中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及构建对策展开讨论。

分析高职院校互联网+创新型应用型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机制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 下载:155 浏览:1546

祝瑜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3年1期

摘要:
随着现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并且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也在不断提高,致使国家对基层社区医疗机构以及医疗服务使用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本文将通过互联网,深入探讨对于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机制和乡村振兴的措施。

环境保护类职业院校双创人才培养机制探讨 下载:147 浏览:1995

罗恩荣 《中国职业教育》 2021年4期

摘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积极进展,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高校重视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本文就环境保护类职业院校双创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方面做了探讨。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与实践探索 下载:175 浏览:1708

黄文欢1 张亚男1 康祎璠1 殷政1 曹丽慧1 杨雨豪1 赵宁1 郭丽媛1 吴鲁阳2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3年4期

摘要:
面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理念,人才创新机制的新形势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教育改革要求。构建“新工科”教育与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改革理念,主动适应新工科建设要求,充分发挥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特色优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化工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新产业新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将是新工科背景下化工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行之路。

关于重构组建的类金融企业人才培养机制搭建的思考与探索 下载:157 浏览:1278

石蕾 《金融研究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随着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本文就重构组建的企业,特别是类金融企业在重构初期如何破解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难题进行了思考与探索,旨在能为重构组建的类金融企业人才培养机制搭建提供借鉴。

双元制理念下高校师资队伍能力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下载:389 浏览:1433

熊如意 卢江林 《中国教育学报》 2022年4期

摘要:
现阶段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专业标准的操作性不强、培训效率不高和激励制度不够完善的问题,因此需要创新高校师资队伍能力培养机制。双元制教育模式是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对双元制理念下高校师资队伍能力培养机制创新进行研究。通过健全高校教师任职标准,制定合适的准入制度,培养出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通过制定合理培训考核制度,丰富培训内容,建设产学融合的实训模式;通过建立有效激励制度,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水平,基于以上措施实现培养机制创新,确保高校教育稳定有序发展。

产教融合背景下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下载:59 浏览:1786

刘云韩 肖子蕾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根据企业对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岗位任务和人才需求,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应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优化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双方共同考核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等方式,探索构建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机制。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