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TC11钛合金电子束熔丝增材复合制造工艺研究 下载:61 浏览:270

王宁宁 韩冬 吴军 高世凯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6期

摘要:
对电子束增材制造技术成形TC11钛合金工艺进行研究,探索"增材+锻造"复合制造大型钛合金构件的更优工艺。使用改造设备开展正交试验,优化工艺。结果表明:束流20mA,运动速度180mm/min,送丝速度15mm/s,椭圆扫描模式下获得熔覆层表观形貌良好,此时成形件的强度比锻件标准高,增材金属塑性略低于锻件标准,结合处金属塑性略高于锻件标准。两处试样的拉伸断裂方式均为韧性断裂。

电子束熔丝增材制造TC11钛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下载:76 浏览:413

王宁宁 韩冬 吴军 高世凯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9年12期

摘要:
采用电子束熔丝增材制造技术以TC11钛合金丝材为原料打印实体试块,经双重热处理后,研究其组织特征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基材组织为等轴组织,在基材与增材金属结合处观察到魏氏组织,增材金属组织为α+β相重复交错的网篮组织。电子束增材金属的拉伸性能特点为高强低塑高韧,结合处强度低、塑/韧性差。

非晶合金零件成形技术研究进展 下载:87 浏览:412

丁华平1 龚攀1,2 姚可夫3 邓磊1 金俊松1 王新云1 《新材料》 2020年6期

摘要:
非晶合金作为一种结构不同于传统晶体金属、性能优异的新型材料一直是凝聚态物理学家和材料学家关注的热门领域。近几十年来,非晶合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制备工艺都取得了巨大进步,非晶合金作为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正在逐渐由实验室走向商业应用,推动科技发展。一种新材料想要最终走向商业应用,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高生产率、低成本的零件成形技术。但是非晶合金的制备需要较快的冷却速率、高真空、高纯原料等苛刻条件,成本相对较高。同时非晶合金在室温下强度高、脆性大的特性使其难以机加工,热塑性成形时又极易发生晶化,难以成形大尺寸、复杂形状的零件,这严重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针对非晶合金的特点开发相应的零件成形技术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非晶成形能力较强的合金体系的出现,相应的非晶零件成形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目前非晶合金的零件成形技术主要包括铸造成形、热塑性成形、焊接、粉末烧结、增材制造技术等,成形零件的尺寸极限跨及纳米至厘米尺度,复杂程度、制备和成形效率都得到大幅提升。但是每种成形技术都在成形效率、尺寸、性能、成本等方面有些许局限性,难以完全实现非晶合金零件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本文简要综述了目前非晶合金铸造成形、热塑性成形、焊接、粉末烧结、增材制造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现有成形技术的优缺点及非晶合金成形的难点,最后指出外加能场复合、多种工艺复合的复合制造方式将是非晶合金零件成形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321不锈钢激光增材制造工艺及变形研究 下载:38 浏览:406

王招阳1 李金全1 肖长源1 袁立铭1 林健2 雷永平2 李康立2 《航空航天学报》 2020年12期

摘要:
基于激光熔覆同轴送粉技术,在不锈钢基板表面制备了321不锈钢合金涂层,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涂层宏观形貌的影响,分析了涂层的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研究结果表明:在激光功率为2.2kW,扫描速度为7mm/s,送粉速率为13.2g/min,搭接率为30%时,可获得平整无缺陷的321不锈钢涂层。熔覆层可分为一次熔化区、道间重熔区和层间重熔区三部分。熔覆层的组织主要由胞状晶和树枝晶构成;相比于一次熔化区,道间重熔区和层间重熔区的组织较为粗大且硬度较低。在激光熔覆过程中,成形件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形,通过改变成形路径可以减小基板变形量,提升成形件的质量。

浅析殷钢模具激光选区熔化工艺应用技术研究 下载:460 浏览:3499

闫宝强 李玉杨 高诗杰 张男 张敏 《光电子进展》 2022年6期

摘要:
传统的复材零件成型模具的制造是通过“减材”工艺来实现的,随着飞机型号研制阶段多频次的产品改型,大量的殷钢模具往往因模具型面更改而无法返修再利用,只能报废后重新再制造,产生很大的浪费,模具研制成本高。同时,模具型面形状与零件贴膜面型面一致,针对零件贴膜面复杂的模具,往往需要超厚的殷钢板料“减材”数控加工获得,这就导致模具制造周期长、材料利用率低,制造成本大。因此有必要研究殷钢模具激光选区熔化工艺技术,借助激光选区熔化技术解决复材零件成型模具加工难度大、材料利用率低、研制周期长、研制成本高的问题。

增材制造技术在载人航天工程中的应用与展望 下载:89 浏览:963

张忠鹏 《航空航天学报》 2024年12期

摘要:
随着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对航天器性能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制造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增材制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制造技术,其具有快速、灵活、高效、精度高等优点,在航天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增材制造技术的概念、分类、特点和优势,分析了其在载人航天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一步验证了该技术在航天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航空材料增材制造特征及影响要素研究 下载:122 浏览:1475

封祖亮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2年8期

摘要: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新型的航天科技映入眼帘。本文对航空材料增材制造特征及相关的影响要素进行研究,文章首先探讨了航空材料增材制造的特征,接着分析了航空材料增材制造的影响因素,为航空材料增材制造水平的提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飞机制造中金属模具焊接及增材制造修复的应用研究 下载:145 浏览:2388

朱永苗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1年6期

摘要:
飞机制造中,金属模具的制作精度和使用状态对飞机制造的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在当前飞机制造需求逐步增大的基础上,金属模具的使用频率也随之增大,致使出现金属模具局部损伤的问题,导致金属模具失效,为飞机制造的效率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利用焊接修复技术和增材制造修复技术进行金属模具修复的措施。下文便针对这两类修复技术的应用特点进行研究,以期能够提高失效金属模具修复技术应用的可靠性,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修复金属模具,提高飞机制造的整体效率。

金属增材制造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下载:64 浏览:971

石锐 《中国科学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金属增材制造,也称为金属3D打印,是一种通过逐层堆积材料来制造复杂金属零件的技术。随着该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航空航天、汽车、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金属增材制造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如孔隙、裂纹、不均匀的微观结构等,严重制约了其在关键领域的应用。因此,对金属增材制造的检测技术和质量控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推动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民用飞机增材制造技术应用发展趋势 下载:186 浏览:2518

吴兴凯 《航空航天学报》 2021年1期

摘要:
目前,在民用飞机制造领域,增材制造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受到重视。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增材制造技术能够实现复杂结构的快速成型,减少材料浪费,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本文将探讨增材制造技术在民用飞机制造中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