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听众”的错位与诗歌大众化的内部危机——以延安诗朗诵运动(1938—1940)为中心 下载:52 浏览:356

刘欣玥 《文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1938—1940年在延安兴起的诗朗诵运动,与这门"声音艺术"服务于抗战宣传、群众动员的特殊效果密切相关。在大众化的诗学构想里,延安为诗朗诵提供了为工农群众创作并获得其直接检验的机会;但正是在现场反馈与实际互动之中,这场运动暴露出其内在的矛盾和危机。围绕柯仲平《边区自卫军》演出的评价,延安诗朗诵的"听众"构成呈现出暧昧的错位:其中固然有对于"大众"的想象与召唤,却也实际存在着普通群众与"超级听众"的分野。"听众"角色的引入与辨析,有助于我们对这场大众化实践的试验性质、历史评价、挫败与调整展开更进一步的认识与讨论。

音乐在电影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下载:67 浏览:488

文涛 《当代音乐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电影是通过画面、声音和蒙太奇等电影语言,创造出感性直观的形象,再现和表现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电影艺术的再现性特征造就了其成为最贴近生活真实状态的一种艺术形式。而音乐在电影艺术表情达意的过程中举足轻重。但相较于人们对影像效果的推崇来说,音乐的作用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实际上,音乐是最古老最丰富的表意元素之一,人类社会一切思想观点的表达,在原始阶段是以声音为基础的,而音乐在声音范畴中更具备表情达意的作用。在电影艺术创作过程中,音乐的作用远不止于展现情节、渲染气氛这样一个笼统的概念,通过对音乐在电影艺术创作过程中进行分析,研究音乐的丰富功能,探讨出音乐的精细化设计在主题表达过程中能够起到的多元作用。

钢琴演奏艺术从学习聆听开始 下载:76 浏览:428

林子 《当代音乐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研究声音艺术的关键靠听觉,培养会"聆听"的耳朵是钢琴演奏艺术的关键。文章提出了专注聆听的重要性,并以专业的视角来阐述如何"聆听",建议钢琴演奏者应以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声音艺术,博览众乐,加深对音乐艺术的理解。文章最终提到音乐学科与其他艺术学科的相关性及渗透性,启发钢琴演奏者应自觉丰富自身的艺术阅历,并通过综合的审美素养来滋养对钢琴演奏的艺术内涵,将美学思维变成一种思想习惯。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