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隐性教育 下载:45 浏览:349

黄志敏 《教学管理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小学教学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不可替代的学科,它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文章主要介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隐性教育的内容和特点,并分析了实行的方法,即回归生活、注重体验以及遵循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

道德与法治课堂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探究 下载:95 浏览:1023

黄东 《中国法学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思辨”即思考辨析,“思辨力”则是指思考辨析的能力,它是一个人独立思考、辩证思维的能力,包括多角度发散思维力、多层次分析思维力、综合性辩证思维力等,是小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关键能力。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掘相关的课程资源、素材,研究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德法素养”的圆融、提升,让学生过上有意义、有价值、比较崇高的“有道德的生活”!

核心价值观视角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策略 下载:159 浏览:1680

黄果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10期

摘要:
在核心价值观视角下,教师要深挖《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实际生活,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此来推动《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从小学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意义进行阐述,提出了几点有效策略,希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道德品质,增强小学生的法治意识。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家庭教育融合的路径探索 下载:83 浏览:857

白玉金 《中国教育探索》 2024年10期

摘要: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家庭教育的融合不仅是教育内容的相互补充,更是教育理念与方法的深度融合。本文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探讨如何有效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家庭教育的有机融合,以期在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法治教育策略研究 下载:148 浏览:862

​热萨来提·达妮娅尔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阶段的必修课,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在品德与生活的延伸,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强调了在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法治教育的渗透,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法治意识与能力。因此,老师应该注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法治意识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治维权手段。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研究 下载:161 浏览:897

​李莹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本文提出了三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堂导入、课堂模式和开放式教学。这些方法均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培养其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本研究对于推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德育教育探究 下载:244 浏览:1366

黄东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德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根本目标,要求学校教育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全体学生的德育思想意识。小学时期的学生思想发展不成熟,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利于学生的德育素养提升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教师需要加强学生德育方面的正确引导,有效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观念。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社会情感学习融合的实践探究 下载:75 浏览:929

陶正军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4期

摘要:
小学阶段是儿童道德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培养他们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而社会情感学习则是培养学生良好情感态度和人格素养的重要途径。融合这两者可以更全面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情感素质。本文探讨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社会情感学习融合的实践,分析了融合实践的重要性和意义,介绍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和社会情感学习的特点及融合的可行性,总结了融合实践的价值,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融合实践的建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研究 下载:144 浏览:1160

陶艳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4年1期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以下简称《读本》)作为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重要论述汇编,具有很高的指导性。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读本》的主要内容,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需求,探讨如何将《读本》的相关内容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发挥其在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路径 下载:349 浏览:2605

​徐榕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愈发强烈,让孩子上各种课外辅导班,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具有功利性的教育思想剥夺了学生快乐成长的机会,使学生承受来自学习、人际、特长等各方面的压力,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其今后的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道德”与“法治”既是衡量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两个重要标准,也是开展德育实践的重要媒介。教师立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将正确的道德价值、法治观念传授给学生,还要通过道德力量、法治精神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下载:356 浏览:2554

​沈光平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当前,学生的主要学习动力还是“要我学”,把学习当成必须完成的任务,没有从自身产生内驱力。学生对于课本内的理论断章取义,不能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也不能运用生活常识体验式学习,导致出现学习和体验相割裂的状况。而学习活动是一个自己体验、自己发现、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亲自投入情境,体验人物的感情,学生的综合素养就停滞不前。课堂教学处于一成不变的状态,也收不到预设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丧失。长此以往,学生会进入浅尝辄止的不良状态,不会批判性学习。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体验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学习方法。

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法治教育的研究 下载:418 浏览:3121

​翁娟秋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和发育初期,年龄尚小,心智也不太成熟,再加上如今社会的信息传播速度过快,所以特别需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老师良好的引导和指导。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来看,融入立德树人思想非常关键,不论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积极面临挑战,为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而努力。因此,本文主要谈谈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仅供参考。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下载:462 浏览:3670

温敬梅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使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客观条件的影响,仅靠诵读经典、一周一课等方式很难达成文化教育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研究。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落实法治思维培养的创新实践 下载:128 浏览:1631

张蕾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3年12期

摘要:
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需要有与时代相适应的道德与法治观念来支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各种社会问题凸显出来,也需要道德与法治的共同引领。为此,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日益受到重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法治思维,必须在小学阶段实施。本文首先对道德与法治学习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接着对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的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了阐述,最后对道德与法治课程落实法治思维培养的创新研究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