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一种无人机低仰角测控通信信道建模方法研究 下载:55 浏览:333

李海鹏 吕瑶 《无线电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针对无人机测控通信系统,在分析低仰角信道中直射、反射与散射径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无人机低仰角测控通信信道建模方法。将直射径建模为含有直射载波多普勒频偏的乘性信道,采用正弦波叠加法将散射径建模为入射角在任意范围内均匀分布的衰落信道,并分析讨论了散射径中不同入射角范围对其时变性、相关性的影响。采用此模型设计2个不同莱斯因子条件下的信道实例,验证建模方法的正确性,并讨论莱斯因子对系统BER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莱斯因子对系统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当莱斯因子较小时,则要求无人机或测控站天线主波瓣较窄,具有较强抑制多径的能力。

中国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气候学特征 下载:53 浏览:260

薛晓颖1 任国玉2 孙秀宝3 任玉玉4.5 余予6 《气候变化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具有极强的破坏力,了解其气候学特征对于预测、预报和影响评价都具有实际意义。利用1961~2015年的2332个高密度逐月国家级气象站观测资料,分析了中国大陆3种常见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雷暴、闪电、冰雹)在年、季、月尺度上发生日数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全国年平均雷暴、闪电和冰雹发生频率分别为39.23 d/a、20.56 d/a和1.07 d/a;雷暴和闪电主要发生在夏季3个月,雷暴日数7月最多,闪电日数8月最多;冰雹主要发生每年5~9月,6月发生频率最高;雷暴和闪电的高发区分布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华南和西南,青藏高原也是雷暴的高发区域之一;冰雹的高发区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部以及中西部山地,而东南沿海地区发生频率则较低。进一步分析发现,我国雷暴和冰雹出现频率随海拔高度增加而明显增加,冰雹和海拔高度有更好的对应关系,二者增加速率分别为2.87 d/500 m和1.80 d/500 m,表明地势高度对这两种强对流天气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移动监测在城市小尺度污染热点发现中的应用 下载:43 浏览:421

刘心宇 黄俊 王钺 张林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9年11期

摘要:
面向精细化大气环境监测与治理的需求,本文采用基于传感器法的小型化空气污染监测设备,通过车载移动部署的方式,实现城市区域内小尺度污染热点区域的感知发现。以案例城市为例,利用少量车载移动微站,在一周的时间里完成了主城区范围内小空间尺度PM2.5污染热点区域的发现和排查,并从多个视角进行了数据展示,验证了移动监测在针对城市小尺度污染热点快速巡查中的可行性以及应用价值。

城市更新中对历史地段小尺度建筑外部空间场所营造研究 下载:89 浏览:1003

​马尧 《历史研究进展》 2024年7期

摘要:
城市更新行动开展以来,城市更新开始从“大拆大建”进入到“存量提升”的阶段,如何对城市中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是一直以来持续探讨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通过列举了北方与南方两座城市中的历史地段的小尺度建筑营造实践,通过“化整为零”的手段,将“大空间”划分或还原成“小空间”,把空间到达人的尺度,变得充实更富有人情味,通过梳理城市更新中所需要注意外部空间小尺度建筑场所营造的处理方式,希望为后续的城市更新,尤其是对历史地段的文脉保护与传承贡献新的建设思路。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