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西奥多·罗斯福外交思想评析 下载:35 浏览:297

王亚萍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7期

摘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民族主义、帝国主义、国际主义思想交汇碰撞,这些思想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西奥多·罗斯福对国际局势的理解与判断。西奥多·罗斯福早期是积极的帝国主义者和扩张主义者,后来受到新兴国际主义思想的影响,有限度地支持仲裁,倡导成立某种形式的国际组织,是美国外交思想从19世纪孤立主义向20世纪自由国际主义转变中重要的一环。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作为西奥多·罗斯福外交思想中有代表性的两个方面,互相交织,体现了美国外交思想转型期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和平与无序:罗马共和国对外战争再思考 下载:20 浏览:201

王悦 《历史教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罗马共和国的对外战争是罗马史研究最为经典的论题之一,20世纪80年代后扩张性帝国理论成为学界主流,立足于经济利益和军事文化两大要素。值得注意的是,罗马对外战争的性质和作用从公元前2世纪上半叶悄然改变,罗马和平在意大利和个别行省逐步实现,军事性社会向民事社会转变。地中海东部希腊化世界的无序状态酝酿出竞争激烈的国际系统,希腊化王国间的兵戈扰攘、王朝统治者的霸权意识都为罗马共和国的对外战争做出生动的说明。

《鲁滨逊漂流记》:一个帝国主义文本的好莱坞转化 下载:39 浏览:474

张文琪 《当代艺术》 2018年11期

摘要:
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自18世纪初诞生以来,经过无数次的艺术和媒介转化,其中着墨最多的无疑是文本的"帝国主义"色彩。本文选取三部拍摄于不同时期的以《鲁滨逊漂流记》为蓝本的好莱坞影片,来探讨鲁滨逊故事中的帝国主义话语,在当代西方世界的文化产品中如何流转与嬗变;对影片进行文本细读后发现,帝国主义话语仍然存在于西方世界的文化语境中,只是讲述者从英国变为美国,讲述渠道从小说扩展到了电影,讲述方式则更加隐蔽和暧昧,并且被赋予鲜明的时代特色。而这一现象的背后,则是文化与帝国主义之间的深层勾连。

文化帝国主义对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启示 下载:212 浏览:2121

郭子娜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2年7期

摘要:
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逐渐放弃军事暴力和经济封锁等强硬赤裸的殖民方式,转而通过文化渗透这种更为隐秘、巧妙的手段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侵略。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积极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以应对文化帝国主义的渗透。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