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项目成员工作幸福感:内涵、结构与测量 下载:72 浏览:399

倪国栋 张利忠 杜斌 杨洁 张凯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7期

摘要:
针对工程建设领域项目组织的特点,阐述了项目成员工作幸福感的内涵,从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两个方面建立了项目成员工作幸福感的结构维度,包括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工作旺盛感、工作胜任感、工作认可度、工作投入度、工作满意度和工作中的积极情绪7个维度,并研究开发了测量量表。通过编制调研问卷在预调研基础上对题项进行修订得到正式问卷,正式调研共获得540个有效样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通过实证检验,最终得到项目成员工作幸福感本土的测量量表。研究结果表明,该测量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为项目成员工作幸福感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贫困大学生个人目标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下载:51 浏览:294

陈么元1 李凯2 黄蕾3 郭永玉2 《心理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贫困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为了考察贫困大学生个人目标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1以130名贫困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相关研究法探讨个人目标对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2通过提供目标榜样,检验提升个人目标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个人目标的各维度与其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提升个体个人目标,能够提升其主观幸福感。

意义疗法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基于存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 下载:82 浏览:385

张荣伟1,2 连榕3 李丹4 Pual T.P.Wong2,5 《心理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意义疗法是以存在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以构建个体生命意义为目的,实现生活正负两极性的动态平衡,从而解决其心理困扰获得心理治愈与成长的一种整合性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起源于Frankl意义学说的意义疗法是通往人类美好生活的路径,它源于对苦难生活所隐含意义的本质认识。在理论上,意义疗法以意义定向看世界为中心,以意义管理理论和双系统模型为支架;在方法上,为保障意义获得,应遵循8个基本问题和12条原则,充分发挥意义源的作用,实现意义获得的双路径统一;在技术上,灵活采用趋向性(PURE)策略、回避性(ABCDE)策略、以及双视角双通道策略或其它策略的整合。意义疗法因包含了精神成分而超越了心理动力学和个体心理学等传统心理治疗方式。未来研究还需明确意义疗法整合了哪些流派的具体方法和技术,细化意义疗法主要的技术与策略的操作步骤,考察成熟幸福感量表在中国文化下的适用性,以及充分整合质性与量化研究方法检验意义疗法在中国的适用性。

中国中小学生综合幸福感量表的编制研究 下载:48 浏览:227

张冲1 官群2 孟万金1 《心理学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幸福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和共同追求。幸福社会基础在民生,关键靠教育,重心在培养学生的幸福感。本研究以中国特色世界视野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理论基础,在综合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5029名中小学生的测量,编制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生综合幸福感量表。量表由道德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学业幸福感、健康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五大分量表构成,包括17个因子,共113个项目,力争科学、系统、全面反映中小学生的幸福感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测评中国中小学生的综合幸福感发展状况。

整合智慧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下载:86 浏览:415

傅绪荣1 汪凤炎2 《心理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基于智慧的德才一体理论,编制包含良好品德和聪明才智二因子的整合智慧量表,以方便取样抽取中国大陆892名青年,检验其信效度。总量表的Cronbach’sα和组合信度分别为0.89和0.94。四周后重测信度为0.85。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量表的结构效度良好,CFI=0.91,IFI=0.91,TLI=0.90,RMSEA=0.07,SRMR=0.08,也具有良好的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与自我评估智慧量表、三维智慧量表、开放性和心理幸福感的相关分别为0.79、0.36、0.32和0.46,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不显著(p>0.05)。这说明整合智慧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是测量中国青年智慧的有效工具。

中小幼教师职业倦怠对心理生活质量的影响:主观幸福感与人生意义的中介作用 下载:21 浏览:272

张旭东1 庞诗萍2 《心理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为了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探讨主观幸福感和人生意义在职业倦怠对心理生活质量影响的中介作用机制,采用"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心理生活质量评价问卷""主观幸福感量表"和"人生意义感量表"对广东省581名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实施调查。结果表明:(1)中小幼教师职业倦怠、主观幸福感、人生意义和心理生活质量两两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2)中小幼教师职业倦怠能显著负向预测心理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能显著正向预测心理生活质量、人生意义;人生意义能显著正向预测心理生活质量;(3)主观幸福感与人生意义在职业倦怠对中小幼教师心理生活质量影响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成立。

开放教育学生金钱态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下载:55 浏览:324

倪林英1 吴志民2 《心理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开放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开放教育学生学习的同时,提升其幸福指数,注重心理健康发展是开放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章采用《金钱态度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开放大学系统345名在校生进了调查并采用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表明,(1)社会支持、金钱态度和主观幸福感相关显著;(2)金钱态度因子金钱行为倾向对社会支持、总体幸福感及其因子回归效应显著;社会支持在金钱行为倾向的基础上,对主观幸福感及其因子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回归明显,同时在两者之间起了中介作用。说明金钱态度因子金钱行为倾向直接影响开放教育学生主观幸福感,另一方面通过社会支持影响开放远程教育学生主观幸福感。因此,建议开放教育从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师资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金钱观培养四方面着手,提升开放教育学生的幸福指数,促进其全面发展。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孝道及心理机制 下载:63 浏览:314

陆彩霞1,2 姜媛3 方平1 《心理学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如何提高人们的幸福感是各领域积极探索的问题,孝道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和人们的幸福生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然而其在当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具有怎样积极的时代内涵和特征,孝道与幸福感之间存在怎样的内在心理机制,以及孝道能否为提高行孝者的幸福感做出贡献等问题尚存在疑问,积极心理学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视角。这些问题的澄清为提升人们的幸福感,促进行孝者自觉自愿地行孝,解决老龄化问题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新的启示。

关系流动性、拒绝敏感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下载:52 浏览:339

文植1 张笑笑1 赵显2 《心理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为了从社会生态学的视角探讨预测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考察拒绝敏感性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揭示高关系流动的社会环境对心理健康可能的积极作用,以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幸福感等为测量工具,对成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关系流动性可显著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拒绝敏感性在关系流动性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关系流动性能预测个体的低拒绝敏感性,进而预测更高的主观幸福感。

青少年幸福感对学业发展的影响:学校投入的中介效应 下载:70 浏览:468

王文1 盖笑松2 张玉清3 王国霞2 《心理学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当前青少年幸福感的研究普遍采用与成人相同的理论模型,忽略了幸福感的发展性特征。本研究将"未来"作为时间维度纳入青少年幸福感模型,以积极情绪的扩展建构理论为基础,考察指向当下和指向未来的幸福感对青少年学业发展的影响。研究选取283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在T1、T2和T3时间点分别测量被试的幸福感、学校投入和学业成就。通过5个月的追踪发现:(1)当同时考虑指向当下和未来的幸福感对学校投入的影响时,只有指向未来的幸福感能够显著预测其学校投入;(2)指向未来的幸福感通过学校投入影响学业成就,学校投入在指向未来的幸福感和学业成就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

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社会幸福感的影响—希望的中介作用 下载:47 浏览:419

姚若松 郭梦诗 《心理学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基于积极心理学,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9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社会支持对社会幸福感的影响,并基于希望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借此构建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探索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希望与社会幸福感之间两两相关显著;社会支持和希望及其各维度,显著正向影响大学生的社会幸福感;社会支持通过希望影响大学生社会幸福感水平。研究结果证实了希望在社会支持影响社会幸福感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的心理机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参考建议。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提高员工幸福感吗?——基于归因理论的视角 下载:10 浏览:178

朱月乔 周祖城 《当代管理》 2020年12期

摘要:
本研究基于归因理论提出并检验了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通过CSR利他归因对员工幸福感产生影响的假设,同时检验了员工企业伦理态度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基于40家企业共329份有效样本的跨层研究发现:CSR对员工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被CSR利他归因中介;同时,相对于那些认为企业经营不需要考虑道德因素的员工,认为需要考虑道德因素的员工对CSR的利他归因更高,相应的幸福感也更高。基于归因理论提出的研究模型和假设,加深了对于CSR如何能带来积极影响的心理过程的理解。此外,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几点重要的管理启示。

文化旅游真实性感知对旅游者忠诚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旅游者幸福感的中介效应 下载:53 浏览:432

陈瑞霞1,2 周志民1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以往研究在文化旅游真实性感知对旅游者忠诚的影响问题上,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在存在主义真实性对旅游者忠诚的影响上存在较大分歧,内在机制尚不清晰。文章以幸福感的两个维度——享乐幸福感和实现幸福感为中介,研究文化旅游真实性感知的两种类型——客体相关真实性和存在主义真实性对旅游者忠诚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客体相关真实性对旅游者忠诚的影响被享乐幸福感和实现幸福感部分中介;存在主义真实性对旅游者忠诚的影响被享乐幸福感和实现幸福感完全中介。文章以幸福感为中介,丰富了文化旅游真实性感知对旅游者忠诚的影响机制研究,同时从享乐幸福感和实现幸福感入手,扩展了旅游者幸福感研究方向,为旅游目的地忠诚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心理契约干预在儿童医院新护士主观幸福感培养中的应用 下载:11 浏览:343

李有蔚1 陆群峰2 孙静敏3 钮骏4 邵珍珍2 2020年2期

摘要:
探讨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干预方案在培养儿童医院新护士主观幸福感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2016年、2017年112名新入职护士进行主观幸福感的培养。基于心理契约理论制订为期1年的干预方案,包括开展全面岗前培训、建立个体化培训和激励机制、建立及时有效的沟通模式,给予生活、工作、心理、专业等多方面的支持。应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心理契约履行量表进行干预方案的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后儿童医院新护士心理契约履行程度逐渐提高,同时主观幸福感也明显提升(P<0.05)。结论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干预方案可提高儿童医院新护士主观幸福感,稳定儿童医院护理队伍,下一步需完善干预方案并发展为持续性项目。

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下载:90 浏览:508

蔡秀琴1 田友谊2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8年4期

摘要:
教师职业幸福感,关乎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调查显示,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的教师,虽然工作压力大、薪资不高,但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状况良好。进一步分析发现,教师职业幸福感与职务、婚姻状况等因素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但与性别、年龄、学历、教龄、薪资等因素存在显著相关性。在分析教师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是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本策略。

高龄老年人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基于性别差异视角 下载:81 浏览:442

陶裕春1 李卫国1 邱斌1 徐元晨2 《老龄研究进展》 2019年1期

摘要:
采用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 2011年数据,选取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基于性别区分的心理健康状况对高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我国,高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得分均值接近11分,报告高主观幸福感的人数占比达到80%,并且高龄男性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高龄女性老年人。二元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心理健康对高龄男性老年人和高龄女性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均有显著影响,且对后者的影响效果更明显;年龄对不同性别高龄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具有完全不同的预测作用;居住安排仅对高龄男性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员工心理建设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87 浏览:901

俞琳达 《心理学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员工心理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尤其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员工队伍的素质能力以及对企业组织的态度情感表现,都会成为影响现代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因素。从管理心理学角度入手,做好现代企业员工心理建设,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意识,提升现代企业劳动力资源生产水平,引导员工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增强企业组织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从而提高员工的幸福感指数。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了做好员工心理建设必要性的同时,分析了员工心理建设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归因方式对社会幸福感的影响 下载:271 浏览:2822

刘思远 《交叉科学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人是植根于社会结构和社会集体的个体,需要面对大量难以回避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挑战,为了更好的探索人的良好存在状态,Keyes提出了社会幸福感。大量研究发现归因方式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但却少有研究直接研究归因方式对社会幸福感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将展开社会幸福感的五个维度,清晰地描述归因方式与各个维度之间的关系。从多维度分析来看,归因方式与社会幸福感中的社会整合、社会认同、社会贡献、社会和谐四个维度均有影响,目前尚未有关于归因方式与社会实现的关系研究。未来的研究应用实证研究验进一步探讨因方式对社会幸福感的影响机制。此外,提高社会幸福感可从三个方面考虑,即从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的干预措施着手。

浅析如何提升飞行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 下载:148 浏览:1908

张文 《航空航天学报》 2022年11期

摘要:
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攻手、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的主导者以及学生成长的主心骨,平时主要工作是负责学生的政治教育、思想引领、心理辅导、学习指导,在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以及高校学生人数的不断扩招,辅导员所面临的形势远比以前复杂得多,尤其是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难度在加大。另外,繁重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常常也使辅导员心力交瘁,久而久之,辅导员便会产生职业疲倦感,而这种倦怠感会减少其对工作的投入程度,影响工作成效,长此以往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针对辅导员当下工作现状,研究如何提高其职业幸福感具有现实意义。

社会资本能否增进民生幸福感? 下载:294 浏览:2815

吴少辉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1年8期

摘要:
本文以CGSS2015的数据探究社会资本对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阶层认同和公共服务满意度在其中所发挥的中介、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对于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阶层认同在二者之间充当部分中介作用;公共服务满意度则起到调节作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