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论钢琴伴奏在音乐表演中的重要作用 下载:30 浏览:315

何玉明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现阶段,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的精神生活日益开始需要满足,钢琴则是众多艺术类型中,人们比较喜欢的一种。所以,本文也有针对性地探讨在音乐表演过程中,钢琴伴奏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以此发挥出钢琴伴奏的效果,为音乐表演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找到最佳的方式。

音地关系探微——从声音景观的角度探讨秦腔与土地的关系 下载:65 浏览:415

刘凯璇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本文借助音地关系、声音景观两大概念从传统音乐的固定性和流变性,时间性和空间性等层面探讨了秦腔和秦地的关系问题。依靠音乐地理学和文化人类学某些视角,运用双维度动态化和静态性相结合的观点审视"秦腔"文化。秦腔文化反映着当地的发展史,是多种地域文化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论音乐课堂教学节奏的掌控 下载:65 浏览:399

覃鲜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7期

摘要: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对教学节奏的掌控是影响课堂氛围、调动学生情绪的重要因素,并且教师教的节奏与学生学的节奏是否和谐更是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本文以音乐课堂中的教学节奏掌控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分别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等方法,就教师如何才能准确把握教学节奏的方法做出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能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

歌曲《再见了,大别山》的艺术特征与情感把握 下载:66 浏览:404

那璐 孟卓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再见了,大别山》是我国非常经典的一首艺术歌唱,该曲目入选了20世纪经典作品,是一首歌唱大别山和大别山人民的歌曲。《再见了,大别山》是一首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声乐艺术作品,本文将从歌曲创作背景、歌曲内容、曲调特点和演唱表现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演唱的声音使用、情景联想、人物形象塑造及歌曲中蕴含的革命背景因素给出自己的见解,力求在歌曲的演唱情绪情感和作品艺术形象的塑造上有所突破,希望能对声乐爱好者们有所帮助。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艺术特色——以第三乐章为例 下载:98 浏览:502

王满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6期

摘要:
门德尔松(Mendelssohn,Felix,1809~1847)是19世纪上半叶德国一个非常重要的音乐家,他是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人物之一,他为"德国浪漫乐派"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有力地推动了早期浪漫主义音乐文化的发展。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最闻名于世的,也就是《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640)写于1838年到1844年之间,1845年3月13日在莱比锡格万豪斯首次公演,获得巨大成功,它是19世纪最有代表性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笔者想通过这篇文章对音乐家门德尔松的创作风格和音乐贡献进行综合分析。

八桂文化语境中大型舞作的艺术想象——改革开放以来广西舞剧、舞蹈诗创作述评 下载:65 浏览:407

于平1 黄丹2 《中国艺术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大型舞作的创作主要有《灯花》《北海珍珠城风情歌舞》《漓江情韵》《咕哩美》《妈勒访天边》《碧海丝路》《百鸟衣》《侗》《刘三姐》《花界人间》等10部作品,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的舞剧、舞蹈诗创作都体现出八桂文化的特征——舞剧创作主要是取材于神话传说、舞蹈诗主要是紧扣地域风情的创作现状,但大多潜在地受到"风格至上"理念的制约,因此,树立"表意优先"的创作理念在当前是至关重要的。只要真正树立了"表意优先"的创作理念,八桂文化语境中的大型舞作将会取得更大的进展。

钢琴基础教学中的踏板使用 下载:68 浏览:375

周芳竹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在钢琴教学中,尤其是在基础教学中,老师们很少给学生传授关于钢琴踏板的使用技巧,只有在学生迫不得已需要使用到踏板时,才模糊地而且不系统进行指导。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学生们不会正确踩踏板。例如:有些学生为了让所弹的曲目感觉内容丰富,不管什么风格的乐曲前前后后都踩着踏板不松,更有甚者,个别学生还随便应用踏板来掩盖弹琴水平上的缺陷等,这些都是应该需要及时纠正的问题。

2018年“珠江·凯撒堡”杯全国音乐教育专业基本功展示实况 下载:68 浏览:388

胡朔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两年一度的"珠江杯"全国音乐教育专业基本功展示(又称五项全能比赛)可谓是高师音乐专业院校的盛世之会,对音乐教师的几项基本技能进行全方位的考查,不仅检验了各大高师院校音乐教学能力的高低,还提高了即将从事音乐教师这一职业的毕业生的业务水平能力。笔者作为观摩人员,有幸参与这一音乐盛会,通过此文得出思考。

关于高师院校乐团建设存在问题的思考 下载:79 浏览:306

余鹏 周楼胜 《当代音乐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高等师范类院校的乐团建设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通过对前人研究文章的整理,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和亲自走访各类院校乐团建设的情况总结,认为高师乐团建设虽然具有复杂性,而找出乐团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并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才是关键。本文从学校发展规划、招生、课程教学、排练演出、乐团合奏形式几个关键点入手,进行深入的分析论述,希望能为我国高师院校的乐团建设贡献出自己的思考。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