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早期康复治疗对重症监护病房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研究 下载:60 浏览:731

黄玉娟 《现代康复医学》 2025年5期

摘要: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对重症监护病房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于2023年8月-2024年8月时间段内,选择62例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接收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入院时间为划分依据,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获得研究结果。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低,发生例数为6例,发生率为19.35%,对照组发生例数为14例,发生率为45.16%,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呼吸机通气时间与其他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采取早期康复治疗的研究组,患者的感染指标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减少VAP(相关性肺炎)的发生,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利用促进患者痊愈,减轻患者接受治疗的经济压力,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康复治疗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运动性膝关节损伤的疗效分析 下载:68 浏览:331

肖彦燊 《诊断医学》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运动性膝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患者98例,依据就诊先后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取康复治疗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VAS)评分、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与对照组的95.9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行走能力、下楼能力、屈曲能力、综合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治疗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对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患者疼痛发生程度具有明显缓解作用,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下载:59 浏览:269

张文华 《诊断医学》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神经内科偏瘫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综合性康复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功能FMA评分、NIHS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BI指数和偏瘫康复总有效率、关节挛缩等并发症发生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偏瘫康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关节挛缩等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肢体功能FMA评分、NIHS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BI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肢体功能FMA评分、NIHS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BI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提升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借鉴。

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治疗模式及依从性的研究概述 下载:97 浏览:514

田云1,2 郑艳3 黄玉兰4 邓平基5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1期

摘要:
冠心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在初级和二级预防中,采取相应的措施至关重要。常规治疗存在早期缺乏预防,治疗后缺乏干预等问题,而心脏康复可使患者体力和工作能力明显增强、有助于延缓和阻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心脏康复的临床重要性虽已得到多数国家认可,但患者依从性普遍偏低。为此,国内外学者对心脏康复的治疗模式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以提高患者依从性。本文就心脏康复的治疗模式及影响患者依从性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期望为更多的冠心病患者从心脏康复中获益提供新的视角。

盆底肌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下载:53 浏览:376

钱莹 马曼 陈奇刚 顾力华 祁应虎 王龙 崔婷 赵亚丽 李鹏程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12期

摘要:
盆底肌功能障碍是临床常见疾病,对女性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均会造成较大影响。其致病因素主要是盆底支持功能衰退,继而导致女性生殖器官与邻近器官下移,因此改善盆底肌功能障碍对于提高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本文在介绍盆底肌功能障碍发病原因的基础上整理在临床使用较多且疗效确切的康复方法,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老年骨质疏松症伴有病理性骨折康复治疗个案分析 下载:71 浏览:421

林桂永 郑凯双 梅伟文 黄金菊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伴有病理性骨折的康复治疗体会。方法:通过一例老年骨质疏松症伴有病理性骨折患者的康复治疗体会进行经验交流。结果:诊断为骨质疏松伴有病理性骨折和L1压缩性骨折,制定康复治疗措施和运动性处方,最终改善自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积极性。结论:运动疗法对防治骨质疏松症确有一定疗效,有助于减缓骨质疏松进展,制定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理疗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下载:63 浏览:365

钟秀文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评价对脑卒中后延髓麻痹所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应用理疗联合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医院收治的120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运用综合康复治疗,试验组运用理疗联合综合康复治疗。治疗4周后对两组临床疗效和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吞咽功能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吞咽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86.67%(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后延髓麻痹所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采取理疗联合综合康复治疗相比单一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值得广泛推广实施。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观察 下载:49 浏览:357

刘乔夫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试验组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Fugl-Meyer评分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上肢、下肢Fugl-Meyer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综合性康复护理对头面部烧伤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87 浏览:465

吴淑卿 吴旭红 詹淑珠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护理对头面部烧伤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2例头面部烧伤后进行早期瘢痕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性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瘢痕增生情况、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瘢痕增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入院时相比,两组出院前的SAS、SDS均较入院时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出院前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结论:在头面部烧伤后早期瘢痕治疗中实施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瘢痕增生,纾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认知功能障碍训练配合综合康复治疗脑瘫伴智力障碍患儿的效果评估 下载:58 浏览:386

刘秀丽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评估认知功能障碍训练配合综合康复治疗脑瘫伴智力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脑瘫伴智力障碍患儿10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则实施认知功能障碍训练配合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儿DQ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DQ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瘫伴智力障碍患儿的治疗中,认知功能障碍训练配合综合康复治疗能显著提升临床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小儿脑瘫的早期运动康复治疗研究 下载:61 浏览:404

陈毅克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的早期运动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脑瘫患儿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两组患儿均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运动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9个月的发育商状况、疾病整体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小儿智能发育量表》中各能区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且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脑瘫患儿实施早期运动康复治疗,能够进一步改善患儿脑部发育状况,获得更确切的疗效。

肌电反馈治疗技术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下载:57 浏览:367

周娃妮1 邴建华2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肌电反馈治疗技术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2017年5月-2018年4月脑卒中患者62例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肌电反馈治疗技术,两组均进行4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3周及4周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论:将肌电反馈治疗技术用于脑卒中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互动式头针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步态康复的影响研究 下载:67 浏览:444

罗林坡 李萍 黄步哲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互动式头针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步态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互动式头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5m折返行走时间、改良Barthel指数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试验组5m折返行走时间、改良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动式头针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能明显提升其步态康复效果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价值较高。

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预后的效果观察 下载:61 浏览:444

陈杰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刺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神经内科综合康复治疗对患者长期预后影响的研究 下载:87 浏览:1131

张悦 李娟萍 马晓华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6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神经内科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研究选取某神经内科医院的2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各100例。综合康复治疗组接受为期6个月的物理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社会支持,常规治疗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随访管理。研究结果显示,综合康复治疗组在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综合康复治疗通过多维度干预,全面改善了患者的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验证了其在神经内科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然而,本研究存在样本量较小、研究周期较短的局限性,未来研究应扩大样本量并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优化综合康复治疗策略,为神经内科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科学的康复服务。

ICU脑出血非手术治疗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 下载:90 浏览:1133

唐冰洁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探析临床为ICU脑出血非手术患者科学开展早期康复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在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2023年1月-2024年3月ICU接受的脑出血非手术治疗患者中选择64例,遵照双色球法分作对比组、观察组各32例。对比组会实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则会实行早期康复治疗。分析效果。结果:观察组脑出血患者经干预后的NIHSS分数相较对比组偏优(P<0.05),观察组脑出血患者经干预后的Barthel分数相较对比组偏高(P<0.05)。结论:临床为ICU脑出血非手术治疗患者适宜开展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促进其神经功能稳步恢复,且有助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序提升。

脑瘫儿童康复治疗的多元化方法及效果评估 下载:110 浏览:1128

苑丽华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12期

摘要:
探讨脑瘫儿童康复治疗的多元化方法及其效果评估。方法:选取 2022 年 9 月至 2024 年 6 月在我院儿科就诊且符合严格筛选标准的 40 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20 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而实验组采用多元化康复治疗方法,治疗周期均为 6 个月。通过综合运动与生活能力评估指标(涵盖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FM)、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ADL))以及有效率观察指标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儿进行评估比较。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儿在综合评估指标各项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多元化康复治疗方法在改善脑瘫儿童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整体治疗效果方面均优于常规康复治疗。结论:多元化康复治疗方法对脑瘫儿童的康复具有积极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预见性护理对产妇产后出血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下载:100 浏览:1153

陈晓藩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4期

摘要:
目的 探讨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预见性护理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纳入60例产妇,时间2021年10月-2022年9月,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预见性护理。在分娩完成后,研究人员针对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进行评估,并分析患者的出血量。结果 针对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进行评估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各时间点出血量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少,同时实验组内患者的情绪状态,相较于对照组更优,组间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产妇在分娩后具有较高的产后出血风险,而在针对患者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将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其中,能够有助于使产妇的康复治疗得到提升,对于减少产妇的出血量以及改善产妇的情绪来说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分析对脑血栓患者开展神经内科康复治疗的效果探究 下载:236 浏览:2447

张荣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康复治疗对脑血栓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66名脑血栓病人为研究对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3例病人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33例病人采用神经内科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6.97%高于对照组的84.8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脑血栓病人进行积极、有效的神经内科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强化岗位胜任力培养在康复治疗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下载:157 浏览:1606

丁宁 董静(通讯作者)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8期

摘要:
在当前康复治疗学教学中,岗位胜任力的培养至关重要。通过分析康复治疗学的专业特点及岗位需求,探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岗位胜任力培养。从课程设置的优化、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教学的加强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临床思维、沟通协作等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康复治疗岗位的要求,为培养高素质的康复治疗专业人才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