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省际次区域合作机制有效吗?——空间结构与治理模式的联合调节效应 下载:78 浏览:406

叶建木1 张帆1 熊壮1 张权1 张超2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具有次区域特点的省际毗邻区,成为提高区域合作发展效率的"洼地"。通过文献梳理,本文界定了省际次区域及次区域合作的内涵并提出了理论假设,以7个典型的中部省际次区域为例,运用2个层面的面板数据考察了省际次区域合作机制,通过引入相关控制变量,假设检验了省际次区域合作的演化机理。研究发现:(1)省际次区域合作机制之间互动程度不足,存在一定脱节和"真空地带";(2)省际次区域合作受空间结构、治理模式影响显著,边界效应主要为"屏蔽效应";(3)空间规模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受制于"空间交叉结点""中介效应"的强弱;(4)产业异质性与省际次区域合作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5)合作框架协议尚不能有效推进"省际次区域合作区"升级,边界重构效应不显著,有必要进一步提升其政策有效性。

东北典型平原区耕地健康产能评价与验证——以吉林省大安市为例 下载:86 浏览:501

高涵1 陈伟强1 郧文聚2 张超3 代亚强1 《中国土壤》 2020年9期

摘要: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与耕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探索耕地资源管理的新方式,急需通过耕地健康产能评价来摸清耕地状况。本文在耕地产能维度选取气候条件、土壤特性等四个要素,在耕地健康维度选取耕地胁迫状况、耕地生态状况等三个要素,基于"需求—功能—维度—要素—指标"理论框架构建耕地健康产能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算法、最小限制因子法"、1+X"累加模型法定量评价耕地健康产能,选取吉林省大安市验证,并将评价结果与分等定级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安市耕地健康产能总体状况良好,分布有明显的集中性,主要分布在健康和亚健康区间,不健康产能所占比例比较低;西部耕地健康状况明显较东部好,北部耕地产能状况较南部高:根据面积对应关系得出不健康耕地面积主要由利用等10等和利用等11等耕地构成,在空间分布上耕地产能较高的地块与耕地不健康的地块的位置分布具有叠置关系,该结论可为东北典型平原区耕地质量评价以及耕地粮食安全问题研究提供科学参考与新思路。

浅议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背景下幼儿武术开展的必要性及启示 下载:32 浏览:212

张超 《体育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正日益成为公立幼儿园构建园所特色的手段之一,幼儿园教育培训蕴含着巨大的市场前景,这一领域的兴起,既有效发挥了体育的经济功能,又进一步减轻了体育部门培养各类体育人才的压力,有利于扩大体育人口,引导体育消费,推动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政府支持、产学结合、研用相间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能使幼儿武术朝着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不同粉碎程度对绿肥籽粒苋腐解过程中氮、钾释放与转化的影响 下载:75 浏览:478

吴凯1,2 刘继坤1 王晓萌1 王钢1 张超3 闫慧峰1 《中国土壤》 2019年5期

摘要:
采用原位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绿肥籽粒苋腐解过程中氮、钾释放规律,并分析不同粉碎程度对籽粒苋腐解过程中氮、钾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籽粒苋还田腐解前15 d,是氮、钾的快速释放期;经过34 d腐解,籽粒苋茎秆氮、钾的养分累积释放率分别达到72.8%和94.2%,其中籽粒苋释放的氮素对土壤无机氮的最大表观贡献率为12.0%,钾素对土壤有效钾的最大表观贡献率为69.8%。不同粉碎程度处理的籽粒苋茎秆还田后,土壤中氮、钾含量变化有差异,土壤铵态氮含量和速效钾含量为T3(添加粒径为5 cm±0.5 cm的籽粒苋茎秆)> T2(添加粒径为3 cm±0.5 cm的籽粒苋茎秆)> T1(添加粒径<2 mm的籽粒苋茎秆),土壤无机氮含量为T1> T2> T3,土壤缓效钾含量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由此表明,籽粒苋腐解释放的氮素对土壤无机氮的表观贡献率远小于钾素对土壤有效钾的表观贡献率,籽粒苋粉碎程度越细越有利于土壤无机氮含量的提升,而粉碎程度越粗越利于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提升。

Pannexin1通道对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下载:51 浏览:259

宋炬东1 丁云贞1 张超1 孙远远2 刘号峰3 《肿瘤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探究Pannexin1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MTT法检测0、12.5、25、50、100、200μmol/L甘珀酸(CBX)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能力的影响;集落克隆检测CBX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法检测细胞间荧光传递能力;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外ATP浓度。使用100μmol/LCBX处理乳腺癌细胞MCF-7后,Transwell法检测MCF-7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Western印迹法检测乳腺癌细胞中相关蛋白p-ERK1/2、ERK1/2、Vimentin、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实验结果表明,200μmol/L CBX可显著性抑制MCF-7细胞增殖能力(P<0.05),而100μmol/L CBX对MCF-7细胞增殖能力无显著性抑制作用(P>0.05)。集落克隆实验结果表明,200μmol/L CBX可显著性抑制MCF-7细胞增殖能力(P<0.05)。实时荧光法和化学发光法实验结果表明,100μmol/L和200μmol/L CBX显著性抑制Pannexin1通道功能(P<0.05);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结果表明,100μmol/L CBX显著性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侵袭迁移能力(P<0.05);Western印迹法结果表明,CBX抑制Pannexin1后,乳腺癌细胞MCF-7中ERK1/2、p-ERK1/2、MMP-9和Vimentin蛋白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 200μmol/L CBX抑制Pannexin1通道后,乳腺癌MCF-7细胞活性和增殖能力减弱,而100μmol/L CBX可降低乳腺癌MCF-7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ERK1/2表达量下降有关。

良性脑膜瘤中IL-1β对NF2基因甲基化调控的作用研究 下载:24 浏览:231

李峰1 张超2 《肿瘤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良性脑膜瘤中炎症因子IL-1β在NF2甲基化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利用2个脑膜瘤患者手术后的标本做原代细胞培养,不同浓度IL-1β(0,0.2,0.4,0.8,1.0,10ng/ml)处理细胞,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F2、merlin和DNMTs的表达,利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NF2启动子甲基化水平。通过共同添加IL-1β和DNMT抑制剂或siRNA,观察IL-1β与NF2甲基化的关系。[结果] IL-1β能促进脑膜瘤细胞的增殖。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L-1β能降低脑膜瘤细胞NF2和merlin的表达。IL-1β能诱导脑膜瘤细胞NF2启动子甲基化;同时IL-1β能增加脑膜瘤细胞中DNMT1的表达,而IL-1β诱导脑膜瘤细胞的NF2启动子甲基化可以被DNMT抑制剂和siRNA抑制。[结论 ]IL-1β通过DNMT1诱导NF2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这种甲基化可以下调NF2基因的转录。抑制DNMTs可以考虑作为调控NF2表达和和抑制脑膜瘤发展的治疗靶点。

环磷酰胺和氟达拉滨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下载:40 浏览:403

葛星瑶1 鄢金柱2 张超3 徐丹4 艾一玖4 王伟4 《肿瘤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环磷酰胺和氟达拉滨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VIP和Wan Fang Data,并手工检索相关期刊,全面收集环磷酰胺和氟达拉滨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相关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12月。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3.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共198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FCR方案与FC方案相比,两者无进展生存期(HR=0.65,95%CI:0.56~0.74,P<0.001)、总体生存率(HR=0.68,95%CI:0.52~0.85,P<0.001)、完全缓解率(RR=1.882,95%CI:1.631~2.171,P<0.001)、总反应率(RR=1.141,95%CI:1.085~1.200,P<0.05)、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RR=1.250,95%CI:1.005~1.55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者Ⅲ/Ⅳ级血小板减少症(RR=0.979,95%CI:0.554~1.731,P=0.94]、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RR=0.60,95%CI:0.23~1.55,P=0.29)、恶心(RR=0.937,95%CI:0.566~1.552,P=0.80)、肺炎(RR=0.567,95%CI:0.256,1.262,P=0.16)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氟达拉滨和环磷酰胺组成的FCR方案可明显提高CLL患者的疗效,但需要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低压远程费控优化分析 下载:31 浏览:318

张冰玉1 苏珊2 王玮1 张超1 张洋瑞1 《中国电力技术》 2020年5期

摘要:
目前大部分省份的电力公司均实现了智能电能表的全覆盖、全采集和全费控,明显提高了电费回收水平。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作为低压远程费控的执行端,其功能优化极其重要,本文介绍了河北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低压远程费控现状,针对低压远程费控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从软件、管理流程等方面提出优化方案,并说明了优化效果。

大数据技术在分布式光伏用户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71 浏览:416

张超1 王星星2 张冰玉1 韩桂楠1 高玲玲1 《中国电力技术》 2019年7期

摘要:
依托大数据技术利用科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可以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趋势、异常情况进行甄别,对分布式光伏用户管理发挥巨大作用,介绍了箱线图法工作原理,利用该方法分析了某地区分布式光伏用户发电量异常情况,由此说明了大数据技术在分布式光伏用户管理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新一代调相机保护配置及运行方式研究 下载:65 浏览:415

罗军 闾昊辉 王天一 熊富强 张超峰 《中国电力技术》 2019年3期

摘要:
随着特高压直流输电的发展,新一代的大容量调相机得到广泛应用,介绍新一代调相机的应用及性能特点,讨论300Mvar调相机变压器组继电保护配置和组屏方案,分析几种特殊的调相机保护原理及特点,探讨调相机保护的运行方式,并提出对调相机保护的优化建议。

电能表自动化检定流水线表位故障定位及报警系统设计 下载:90 浏览:508

王立斌 高波 赵佩 张超 安思达 《中国电力技术》 2018年3期

摘要:
针对电能表自动化检定流水线表位数目众多且表位故障频率较高,依靠人工巡视远不能满足及时修复故障表位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电能表自动化检定流水线表位故障定位及报警系统,从控制电路及软件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该系统能准确定位发生故障的表位并进行报警,同时将故障表位信息显示在用户界面上,并对该系统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可行性。

糖浸渍处理对脱水西兰花品质的影响 下载:59 浏览:404

马越1 丁真真1,2 赵晓燕1 陈计峦2 张超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8年10期

摘要:
研究葡萄糖、海藻糖、乳糖浸渍处理对脱水西兰花颜色、叶绿素、褐变度、复水性及功能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浸渍处理后,脱水西兰花中叶绿素稳定性显著提高,达到136.8 mg/g,比对照组提高65.5%;褐变度仅为0.206,比对照降低72.8%;同时,脱水西兰花中Vc保留率达到65.4%,ORAC值达到276μmol/L TE/g。葡萄糖浸渍处理后西兰花的上述品质显著高于海藻糖和乳糖浸渍处理。因此,葡萄糖浸渍处理可以提高脱水西兰花的品质。

大型发电设备功能零件数字化车间精益化设计的研究与应用 下载:76 浏览:498

鄢志勇1 刘伯兴1 陈文平1 张超勇2 关辉2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1期

摘要:
数字化车间是发电设备制造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智能制造的主要方向。基于精益思想,提出了发电设备功能零件数字化车间架构模型,展开了工艺流程优化、物流仿真优化、信息集成等设计方案的研究,并应用于数字化车间建设实践,可为相关行业的智能制造推广提供参考。

基于水土保持理念的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下载:47 浏览:337

张超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时,常遇到路基存在深层较软弱土层需要处理且受周边生态环境限制的问题。以长安街西延道路工程为例,从水土保持角度,通过方案比选,介绍如何利用强夯法在保证道路路基稳定的同时,又能尽快恢复建设场区生态功能、利于水土保持的施工技术方法。结合具体施工实践,阐明了相关施工监控技术及水土保持评价要点。施工实践证明,此技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良好。

基于政策文本内容分析的政策体系演进研究——以中国创新创业政策体系为例 下载:29 浏览:379

张超 官建成 《当代管理》 2020年12期

摘要:
探究政策体系演变的规律和发展趋势,能够为政策制定者调整未来政策的发展方向提供理论依据,为企业、金融机构、创业者等组织或个体制定未来战略决策提供实践指导。本文以创新创业政策体系为例,基于1978—2017年693份创新创业政策文件,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描绘政策之间的交互作用,分析政策主题的演进,量化政策的力度,并识别核心政策。研究发现:随着中国创新创业政策体系的不断成熟,政策之间联系的复杂性越来越深、政策内容也越来越多样化。在此期间,政府开始从"管理者"的角色逐步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其次,在创新创业政策体系中,《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占据了最重要的网络位置,在政策体系的演进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结合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基于水土保持理念的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下载:18 浏览:218

张超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时,常遇到路基存在深层较软弱土层需要处理且受周边生态环境限制的问题。以长安街西延道路工程为例,从水土保持角度,通过方案比选,介绍如何利用强夯法在保证道路路基稳定的同时,又能尽快恢复建设场区生态功能、利于水土保持的施工技术方法。结合具体施工实践,阐明了相关施工监控技术及水土保持评价要点。施工实践证明,此技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良好。

重庆市江津区水土保持区划研究 下载:78 浏览:483

闫建梅 卢阳 张乾柱 张超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1期

摘要:
在市级水土保持区划的基础上,根据江津区各镇街自然地理条件、土地利用现状等分析水土流失现状与分布特点,进一步对江津区进行五级分区划分。采用图层叠加分析法,将全区划分为北部城区人居环境维护区、中部浅丘土壤保持区、南部低山生态维护区等3个不同的水土保持分区,并根据各分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地提出相应的生产发展方向、水土流失治理要求或防治措施,以期指导各分区科学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农村地区学校布局优化与土地整理——以新仁苗族乡为例 下载:69 浏览:369

赵韶雅 戴特奇 张超 刘正兵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9年11期

摘要:
在农村地区人口持续减少的背景下,学校撤并是一个常见的政策选项,但不合理的激励制度和空间规划往往带来不合理的撤并布局,造成上学距离过长或者学校规模过大。目前少有研究在空间优化的基础上探讨学校撤并的制度设计。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为例,通过空间优化方法对不同情景下的学校撤并方式进行了求解,根据撤并学校后土地资源释放及其流转带来的效益,讨论了对上学距离的补偿效果。结果表明,案例区至少需要撤并1所学校,才能满足学校规模标准化下限,但至少需要保留2所学校才能不突破标准化上限,可撤并的学校数量为1~6所;无论是现状还是撤并1~6所学校,均存在超过5km的较长上学距离。学校撤并所节约的用地若入市流转,可以支持购置校车并使得上学时间小于30分钟。这表明,学校撤并与农村教育用地流转的结合,可在实现学校规模标准化的同时,通过用地流转来支持校车购置,解决现状或学校撤并中的上学距离过远问题。

基于高性能计算的联想智能超算平台LiCO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462 浏览:477

韩菲1,2 张海飞3 丁宏3 张超峰3 翁敏华3 黄义煊3 《软件工程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高性能计算集群软件是高性能计算平台的核心,如何高效地利用平台性能是集群软件面对的主要问题。联想智能超算平台LiCO致力于提供简单、易用、丰富的高性能计算及人工智能平台,具有管理、监控、报警、作业调度等多项高性能计算功能。本文简要介绍了高性能计算集群架构后,详细描述了LiCO软件的高性能计算功能。该软件不但具有高性能计算功能,在人工智能领域也在不断深入探索与研发。

北京市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下载:76 浏览:484

杨坤1 叶芝菡2 钟莉1 张超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8年11期

摘要:
全面总结了近年来北京市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在监测网络、监测技术和管理体系、监测数据共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北京市水土保持条例》《北京市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以及新时期水利部关于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要求,探讨了北京市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包括:加快推进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完善与运行管理,全面加强年度水土流失监测,积极推进水土保持监管重点监测,着力强化水土保持监测成果管理与应用等。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