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艺术史的德语化:历史进程、思想奠基与逻辑构造 下载:30 浏览:327

刘毅1 许艳凤2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19世纪初,伴随德语国家的思想演进,艺术史学术中心发生转移,并开启所谓艺术史的"德语化"进程。这不仅促使德语成为艺术史的主要书写语言,而且,从最根本的层面上,更新了传统艺术史的知识系统、方法论基础与观念框架,塑造出具有现代学科属性的新德语艺术史范式。回顾艺术史德语化的进程,考察以艺术为根本的科学学科是如何通过理论示范、实践应用以及相应的修整与完善而逐步建设起来的,对中国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建设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异域和他者眼中的郭沫若:《郭沫若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研究》引起的思考 下载:56 浏览:438

何俊 《当代中文学刊》 2018年3期

摘要:
郭沫若与外国文学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联,其作品也受到英语、日语、德语、俄语、法语等学术区域的关注。杨玉英教授的新版著作《郭沫若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是对英语世界郭沫若各类体裁作品的翻译和研究态势的全景呈现,对海内外作为整体的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有着积极启示作用,为相关平行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推动了作为国际郭沫若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外郭沫若研究的进展。

关联理论指导下德语新闻术语的翻译策略 下载:164 浏览:1661

王帆 《新闻传播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新闻发言提到公开发表的关于最近事件的客观报告。新闻是获取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第一手信息的有效手段,术语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时事文本翻译的质量与文本中术语的翻译密切相关。本文以我研究中积累的时事文及其翻译为基础,总结了文中时事用语的特点,探讨了如何翻译这些用语,以实现原文与目标之间的最佳关联。

法治建设背景下司法判决表达研究——基于评价理论的视角 下载:598 浏览:3565

秦婵 杨帆 《法学学报》 2021年5期

摘要:
本文以评价理论中的介入系统和判断资源为研究视角,以司法判决书为语料,采用历时与共时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介入声源和道德评价语词在司法判决书中的使用情况,分析法治建设发展趋势。研究表明,介入声源日趋多元化,提高了司法判决书的说服性和可接受性;谨慎使用道德评价语词,彰显了人文关怀,有助于促进司法公正,增强司法公信力,推进法治建设向好发展。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