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性和知识性探析 下载:33 浏览:442

郭榆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属性的内在规定,而且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强优势、承担新使命的必然要求。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需要以价值性引领知识性,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使命;以知识性支撑价值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底蕴。在二者的辩证互动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应立足于"教师主导——内容为王——方法保障"的课程建设逻辑,有效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深化教学内容建设,加强教学方法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技术化倾向及其超越 下载:82 浏览:476

叶荣国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当前,在信息技术的驱动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技术应用的"异化"现象。审思看似"价值无涉"的技术背后潜隐的认识偏差,走出"无技术不教学"的实践误区,让教学回归本真,教师要把颠倒的目的与手段再颠倒过来,追求教学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从"独奏者"到"伴奏者"的角色转换,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坚守"教学技术"走向"教学艺术"的教育理想,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律动。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进策略 下载:58 浏览:468

陈立 《中国教育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是思想政治建设,高校应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加强与改进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从以下方面入手:采用多元互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和培养学生对政治思想相关课程学习的兴趣;增加通识教育内容,充实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拓宽学生基础知识;加强思想政治师资队伍建设,增强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机协同;专业课内容与思想政治内容同建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和育人合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守正”与“创新” 下载:31 浏览:322

赵省委 张伟 《国际教育论坛》 2025年1期

摘要: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守正和创新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准则。所谓守正,就是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成功经验,作为思政课和发展的重心、依据、基础。所谓创新,就是跟上时代的步伐,把握时代的脉搏,贴近学生的实际,在教学模式、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创新中创新,提升效果和课堂授课模式。只有坚持守正与创新的统一,才能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立德树人的主渠道的作用。

数字化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翻转课堂”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下载:74 浏览:482

谢霄男 李净 《中国教育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翻转课堂"作为数字化时代的产物,将之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高扬了学生的自我主体性,提升了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密切了师生、生生以及师师的关系;面临着"先学"效果不佳、知识内化不畅、改革赞成度不高、角色认识不清等挑战。推进交互性、渐进式与立体化改革,是在数字化时代施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对策。

国外高校基于“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创业模式探析 下载:97 浏览:510

万是明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1期

摘要:
通过对英国的传统模式和互动模式、美国的磁石模式和聚焦模式以及德国的双元制和多元化模式等国外高校"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深入探究,基于我国国情,提出了构建"高校-政府-行业"生态网的双创教育体系、重视高校主导的"双师型"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成效和"课程-实训-项目"协同"双创"人才培养体系等建议,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借鉴方法。

构建中国特色教育伦理学的理论审思 下载:81 浏览:515

糜海波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0年2期

摘要:
从规范伦理学的视域来说,教育伦理学有道义论的教育伦理学、功利论的教育伦理学和美德论的教育伦理学三种理论形态,它们均具有各自的特点、优势和不足。基于对构建中国特色教育伦理学之实质和基础的考量,在方向上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为理论指导,这是中国特色教育伦理学获得科学性和价值合理性的思想保证;在理论构架上应超越教育伦理学三种理论形态的对立,实现理论资源的有效整合,推动中国特色教育伦理学迈向更高层次;其中国特色包括彰显教育伦理学的理论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

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医学人文精神培育探索 下载:68 浏览:273

梅春英1 王晓波2 《国际教育论坛》 2020年10期

摘要: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医务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奋战在抗疫的第一线,这是医学人文精神的充分体现。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医学人文精神是高度契合的,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用医学界先进人物的事迹感染和影响学生;其次,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作用;再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中的作用;最后,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协同推进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下载:17 浏览:328

徐英 《国际教育论坛》 2020年5期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建设一支觉悟够高、理论够精、技术够硬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极端重要。要从增强理论自信、课程自信、课程自觉等方面来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建立完善学生评教体系、畅通人才培养和晋升机制、注重人文关怀,打造一支坚守教育性标准、不断自我成长、具有人格魅力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志愿精神育人的基本特征及实践路径 下载:39 浏览:252

凌瑾1 熊平安2 《国际教育论坛》 2020年2期

摘要:
志愿精神育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彰显,蕴含着服务学习的实践指向,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品质提升。与其他的育人方式相比,志愿精神育人有着独特的基本特征,即在服务奉献中塑造优良品德、在人际互动中优化人际关系、在探索世界中促进个人与社会共同进步。志愿精神育人的实践路径有:大力弘扬志愿精神,以志愿精神引领校园风尚;促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壮大志愿服务队伍规模;挖掘志愿服务先进人物,以榜样力量发挥正能量。

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养 下载:429 浏览:390

徐秉国1 王静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12期

摘要:
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关键因素,是引导青少年立德成人和支撑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高尚的道德修养、广博的知识储备和科学的育人意识等多方面的素养。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坚持实践锻炼提高,并辅之以必要的培训与考评制度,从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精准灌输”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例 下载:117 浏览:1267

任悦 《哲学研究进展》 2023年8期

摘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和民办高校的快速崛起,如何在民办高校中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成为摆在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课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教育效果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将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例,探讨在民办高校中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精准灌输”的实践路径,以期促进民办高校思政教育格局的更好发展。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教育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创新与发展——以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学为例 下载:150 浏览:1767

李益顺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1期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在高校校园泛滥。为了抵制这些思潮对学生们的消极影响,必须在思政课中融入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教育,并加以创新与发展,充分利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探索多种教学模式,开展多种实践教学活动,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培养红色传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

美育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作用探究 下载:125 浏览:805

栗财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7期

摘要:
在当今高等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承载着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任务。美育教育,作为一种以艺术和美为手段的教育方式,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融合与应用,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道德修养以及创新思维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美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在联系,探讨了美育在增强课程吸引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培养创新思维等方面的独特价值,旨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论指导。

职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探究 下载:90 浏览:1776

屈双芸 《中国职业教育》 2021年12期

摘要:
思想政治教学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并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今后走入社会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保证整个职业高中政治课堂是有效的,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评价即学习”理念下医学院校思政课程的学生学习评价改革研究与实践 下载:126 浏览:1339

陈婷 2024年9期

摘要:
学习评价关系着高校思政课程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成效,通过对现有评价体系的批判性分析,旨在探讨基于“评价即学习”理念对当前医学院校思想政治课程的学生学习评价进行改革与实践。以期为思政课程学习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完善该理念在思政课程学习评价中的应用,以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思政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模拟法庭教学法在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下载:110 浏览:1039

毕晶雪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2年12期

摘要:
近些年来,随着现代教育事业日新月异发展,不断涌现出大量新型有效的教学方法,模拟法庭教学法就是其中一种。然而在现阶段中职院校思想政治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却依然沿用讨论法与讲授法等传统教学方法,严重阻碍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本文主要探讨在中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模拟法庭教学的创新应用,形成有效结合模拟法庭法、讨论法以及讲授法的系统教学方法体系,合理整合相关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目标更好实现和学生法治素养大幅提升,以供相关人士参考和借鉴。

融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下载:225 浏览:2056

罗梦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随着5G网络的快速发展,移动智能设备更新越来越迅速,人工智能、AI技术等不断应用,融媒体时代正式来临。面对媒体的融合发展,教育领域的改革创新工作也在继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对各种媒介平台进行应用。本文对融媒体时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进行分析。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