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奥氮平预防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顺铂方案所致恶心呕吐 下载:32 浏览:211

吴锡林 王均惠 陈建新 《肿瘤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奥氮平用于预防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顺铂方案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11月至2017年5月住院的非小细胞肺癌接受含顺铂的双药联合化疗患者,随机分组为奥氮平联合托烷司琼治疗组和单用托烷司琼组。根据方案设定相应予化疗及止吐药物干预,治疗过程中采用国立癌症研究所的常规毒性判定标准(NCI CTCversion 3.0)版常见不良反应分级标准对恶心/呕吐症状进行分级,同时在第0,5天分别填写EORTC QLQ C-30 version 3.0问卷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迟发性恶心试验组和对照组完全缓解率为71.05%和42.20%(P=0.003)。迟发性呕吐试验组和对照组完全缓解率为79.14%和63.22%(P=0.037)。生存质量方面单药组中总健康状况量表、躯体功能和角色功能在化疗后存在较为明显的恶化(P<0.05)。在试验组组中,相关生存质量未显示出明显恶化(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5-羟色胺受体阻滞剂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顺铂方案化疗进程中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症状的预防方面存在一定的应用价值。

丁郁柿蒂汤调控5-HT、5-HT3R干预急性CINV的机制研究 下载:94 浏览:497

李洪海 韩琦 李萍 安冬 李璐 梁永林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从蛋白定量分析和基因表达水平探讨丁郁柿蒂汤治疗急性化疗性恶心呕吐(CINV)的作用机制,并通过观察大鼠症状并检测相关指标证明丁香配伍郁金治疗急性CINV的可行性。方法:采取慢性束缚法+顺铂注射法复制急性CINV大鼠异食癖模型;造模组分别用丁香柿蒂汤、郁金单方、丁郁柿蒂汤、昂丹司琼和蒸馏水干预;用ELISA法和RT-q PCR法观察5-HT和5-HT3R的表达情况。结果:急性CINV造模后23~24 h模型组大鼠的糖水偏爱度较低,急性CINV造模后12~24 h高岭土摄食量显著升高,血清和回肠组织中5-HT的合成显著升高,5-HT的代谢率显著降低,回肠和延髓组织中5-HT3R的基因表达显著升高。丁郁柿蒂汤可降低血清和回肠组织中5-HT的合成,升高5-HT的代谢率,降低回肠和延髓组织中5-HT3R的基因表达。结论:丁郁柿蒂汤能够通过降低血液和回肠组织中5-HT的合成,并加速其代谢来降低5-HT的含量。再通过抑制5-HT3R的表达,有效阻滞神经冲动的传导,在急性CINV时显著减少传入呕吐中枢的信号,起到良好的止呕效果。丁郁柿蒂汤中用丁香和郁金相伍,不仅能大大降低郁金在急性CINV时表现出来的毒性,而且能增加丁香柿蒂汤的药效,具有减毒增效的效果。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和地佐辛术后镇痛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恶心呕吐的作用分析 下载:310 浏览:3230

王涛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舒芬太尼和地佐辛术后镇痛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恶心呕吐的作用。方法:采用本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接收的剖宫产单胎妊娠初产妇共计30例进行研究,按照抛硬币法将产妇划分成对照组(15例)和研究组(15例)。对照组产妇使用大剂量(0.09μg/kg/h)右美托咪啶复合舒芬太尼和地佐辛进行术后镇痛,研究组使用产妇使用中剂量(0.06μg/kg/h)右美托咪啶复合舒芬太尼和地佐辛进行术后镇痛,归纳总结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恶心呕吐和疼痛评分情况。结果:恶心呕吐、疼痛评分方面,研究组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剖宫产产妇使用中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舒芬太尼和地佐辛进行术后镇痛,能够缓解产妇恶心呕吐症状,值得临床借鉴。

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下载:300 浏览:3144

王华 钱海洪 杨亚平 王雪梅 张恒姣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分析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120例行化疗治疗的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止吐药物,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穴位敷贴。比较两组患者恶心严重程度、呕吐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恶心严重程度、呕吐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能够有效缓解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减少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消化道护理在肿瘤化疗后患者中的作用研究 下载:159 浏览:1705

崔琳琳 《肿瘤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 研究消化道护理对化疗后肿瘤患者的作用。方法 便利抽取100名2022年到某院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消化道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接受消化道护理干预措施的患者,其消化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偏低,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消化道护理应用于化疗后肿瘤患者中,能够明显的降低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广泛开展。

耳穴埋豆对消化道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 下载:219 浏览:2228

蒋红芬 《肿瘤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探究耳穴埋豆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消化道肿瘤化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分为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选择耳穴埋豆。结果观察组化疗120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耳穴埋豆能有效降低化疗相关恶心呕吐发生率。

早期的护理干预对于甲状腺癌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效果分析 下载:290 浏览:2919

王亚娟 《肿瘤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的护理干预对于甲状腺癌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0例甲状腺癌全麻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1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频率。结果:研究组恶心、呕吐发生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甲状腺癌全麻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频率,值得推广应用。

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下载:298 浏览:2982

王华 钱海洪 杨亚平 王雪梅 张恒姣 《肿瘤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120例行化疗治疗的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止吐药物,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穴位敷贴。比较两组患者恶心严重程度、呕吐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恶心严重程度、呕吐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能够有效缓解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减少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乳腺癌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下载:197 浏览:1677

卫榕 倪静怡 顾海娟 张陆 倪美鑫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研究乳腺癌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危险因素的研究。方法:选该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90例患者,随机分为发生(64例)和未发生(26例)组,对患者的年龄、孕期妊娠反应、病理分期、不良情绪、合并疾病等进行研究。结果:晕车史、过往有妊娠期反应较重、年龄较小、不良情绪、化疗方式等是CINV高发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发生CINV与年龄、晕车史、妊娠期反应程度等有密切联系,因此可依照该因素制定个性化方案。

集束化护理策略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在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防治中的应用 下载:196 浏览:828

许梅花 《中医研究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在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防治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肿瘤内科收治并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联合中药穴位贴敷。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情况的评价和比较采用CINV分级评价标准;干预前及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和比较采用呕吐生活功能指数量表(FLIF)。 结果:干预前两组FILE评分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更为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严重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更轻,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对肿瘤化疗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联合中药穴位贴敷,通过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调节情绪,配合中药穴位贴敷,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呕吐情况,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负性情绪。

中医治疗子宫腺肌症 下载:136 浏览:2172

曾妍 《中国中医药》 2021年3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许多人的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女性妇科疾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子宫腺肌症便是比较常见的临床妇科疾病之一,其具体病因目前尚未明确,通过实验及临床观察能够发现子宫腺肌症主要是通过激素生长和存活的肿块,育龄期女性比较常见,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在激素分泌过剩的情况下,如妊娠等情况下,生长是非常明显的,绝经之后子宫腺肌症便会慢慢缩小,患者经常同时伴有卵巢充血、胀大、子宫内膜增长过长等症状,也能够充分说明激素过多对该疾病有着很大的影响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